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标导航】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2.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认识其对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3.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认识其影响。4.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基础认知自主预习|新知预习|一、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具体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渐提出。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3)1955年,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会后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误区警示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1)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2)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重大成就。(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问题探究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其依据是什么?提示: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初,中国是其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民国覆灭后继承这些合法权利。三、历史性的握手1.中美关系正常化(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上海公报》。(2)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3)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签订,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3.影响:打开了外交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交。误区警示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不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问题探究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改变历史”指的是什么?提示:中美结束多年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四、国际交流与合作1.四项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2.成就(1)我国不断扩大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2)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其健康发展。(4)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成就(1)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2)中国还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3)2001年中国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和《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误区警示中国奉行不结盟原则,也支持不结盟运动,但中国始终未加入不结盟组织。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思维导图|核心突破互动探究主题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料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材料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问题材料所说的“某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答案】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材料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会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问题依据材料,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答案】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史论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题二中美关系【史料探究】1.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材料一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问题据材料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2.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及影响材料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问题据材料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原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史论总结】全面认识中美关系(1)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中国外交局面转变的关键。受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影响,西方国家在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大多未与中国建交,而中美关系的缓和使国际上出现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中美建交公报》是对《中美联合公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对“一个中国”的立场和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上。另外,从影响看,《中美联合公报》为以后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础,《中美建交公报》则使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3)由于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台湾问题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这预示着中美关系不会一帆风顺,曲折发展在所难免。反馈训练课时自测[基础巩固]1.《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写道:“中美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材料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B.蒋介石集团伺机反攻大陆C.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美苏“冷战”对峙【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封锁的政策,使中美之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2.毛泽东曾说:“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得以实施的标志。这表明“一边倒”()A.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其实施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清除了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影响,有利于新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帝的严正立场,杜绝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交往D.是根据当时条件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它最大程度地维护了新中国的利益【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在外交上倾向于接近社会主义阵营,倒向社会主义的苏联。这在当时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它最大程度地维护了新中国的利益。【答案】D3.它“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列选项符合上述材料宗旨的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C4.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广大亚非国家决心共同努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为此它们()A.成立联合国B.召开日内瓦会议C.召开万隆会议D.建立社会主义阵营【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答案】C5.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A.“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955年,在万隆召开亚非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赞同,促使会议取得成功。“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B项不正确;抗美援朝发生于1950~1953年,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D项不正确。【答案】A6.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选项史实结论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各国的矛盾和分歧C尼克松总统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解析】自新中国建立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各国的矛盾和分歧,故排除B项;尼克松访华、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分别发生于1972年、1971年,故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D项。【答案】D7.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上合组织”等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B项表述符合题意。A项为万隆会议精神;根据上合组织宗旨同样可以排除C、D两项。故选B项。【答案】B[同步真题]1.(课标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调整以苏联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外交政策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是在1978年改革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