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是图中哪个箭头起到的关键作用()A.③B.④C.⑦D.⑩2.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A.水文B.地貌C.植被D.气候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该地绿洲的形成与水文有关。第2题,从描述上看可知两地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气候造成的。答案:1.A2.D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图,回答3~4题。3.该景观所示为()A.桂林山水B.长江三峡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D.九寨沟风光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4.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C.风力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解析:第3题,据图可直接判断为桂林山水。第4题,桂林山水景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的。答案:3.A4.D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回答5~6题。5.②地典型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6.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5题,综合分析图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可以判断出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类型和对应的植被分别是:①—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②—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③—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和荒漠,④—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6题,从①地到③地的植被由森林过渡为草原和荒漠,能够明显地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答案:5.B6.A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完成7~8题。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7.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8.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7题,桉树需水量较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第8题,该案例反映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会使整个环境发生改变。这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引进外来物种,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7.C8.A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下图,回答9~10题。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9.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荒漠带,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海拔10.图中植被由A到B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9题,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荒漠带,是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第10题,图中植被由A处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B处的温带荒漠,这种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答案:9.B10.A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2.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11题,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疏林草原带,但①是因海拔高形成的;③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⑤是因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的。第12题,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答案:11.A12.C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13~14题。13.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是()A.地形平坦B.地下水丰富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4.此景观所在地以及由邯郸到该地所体现的分异规律,组合正确的是()A.华南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西北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西藏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华北地区垂直地域分异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13题,该地植物矮小,却有发达的根系,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第14题,此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为西北地区,由邯郸到西北地区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答案:13.C14.B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15~16题。15.从图甲→图乙→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6.上题体现的分异规律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解析: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分布典型。答案:15.B16.B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读南北美洲森林与热带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7.图例①~④代表的森林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热带雨林B.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③—温带落叶阔叶林D.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8.导致太平洋沿岸自然带景观呈南北狭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地形B.洋流、热量C.热量、水分D.地形、洋流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17题,图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故选C。第18题,在太平洋沿岸自然带景观呈南北狭长延伸,其中热带荒漠和北半球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表现最为明显,主要影响因素一是洋流的作用,二是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直逼海岸。答案:17.C18.D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9.下图为某山体自然带垂直变化示意图,关于该山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坡为阴坡B.位于北半球C.位于南半球D.北坡为阳坡解析:选B。该山体同一自然带在南坡的分布高于北坡,故南坡为阳坡,该山体位于北半球。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m)。读图完成20~21题。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0.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21.图中海拔2100~3000m的高度为云杉林,其成因为()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多降雪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20题,在不同海拔高度出现不同的自然带类型,反映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C正确。第21题,该山地应该为天山山脉,天山北坡2100~3000m的高度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有云杉林分布,B正确。答案:20.C21.B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中的哪个环节()A.①B.②C.③D.④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3.为维持⑤环节从而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A.开垦沼泽B.开发水能C.保护热带雨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22题,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的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的CO2,A项正确。第23题,⑤环节表示的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来降低CO2含量,热带雨林的这一作用最显著,因此要保护热带雨林,C项正确。答案:22.A23.C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读图完成24~25题。24.影响该山地西坡山麓自然带分布复杂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25.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西坡③处低山地区适宜发展茶树种植业B.西坡④所处地区适宜发展游牧业C.自然带⑥的分布上限西坡均高于东坡D.东坡⑦处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第24题,结合纬度跨度达60°、主要位于南半球等信息,可判断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图中显示西坡比东坡多了③④两个自然带,可判断这两个自然带对应的气候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第25题,西坡④所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以游牧业为主;东坡⑦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位于西风的山地背风坡而降水稀少。答案:24.B25.B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材料二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8分)(2)疏勒河流域先后修建了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赤金峡水库等水利设施,有学者认为在该地区发展大型灌区弊大于利。试分析在疏勒河沿岸修建水库的弊端。(6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解析:(1)根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从气候、水文、土壤、地貌、植被等方面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2)疏勒河流域修建水库,发展灌区,一方面会使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扩大耕地面积,过度引水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小,进而造成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多戈壁、荒漠;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少。(2)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河流下游水量减小;下游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第三单元从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章末综合检测课件 鲁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9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