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3章战略选择(4)XXXX下
第三章战略选择(4)主讲教师方光正教授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第四节国际化经营战略一、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经济学家从各个层次和角度探索和研究跨国公司的行为特点及其作用与影响,提出了许多理论和主张。这些理论和主张的研究无非也是沿着两个基本主要思路:一是国际生产要素的组合;二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特征(特别是寡头垄断市场特征)。(一)国际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1.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与东道国区位因素的提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首先必须具备两大基础:一是作为投资方跨国公司自身的优势;二是作为受资方东道国的条件。而首先在这两方面作出贡献的:一是美国学者海默;二是索思阿德和艾萨德。(1)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后得到其导师金德尔伯格的支持并加以完善,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独立的理论。该理论利用两个基本论点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②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③市场不完全的四种表现: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2)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3)由政府干预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税赋与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④垄断优势: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要素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2)区位理论索思阿德提出区位理论,用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艾萨德等用此理论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企业拥有的优势并不能单独地说明为什么直接投资优于出口。企业拥有某些特殊优势,可以不对外直接投资,而只是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因此,又必须引进有关东道国的区位因素。以便充分说明为什么一个企业会不辞辛劳,并承担风险到国外去从事制造经营活动,下面的区位要素则适合解释这种情况:①生产要素。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可能导致实际工资成本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当技术已经标准化的时候,人们就可能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投入的来源地。那些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把某些装配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属于这类对外直接投资。国际企业实行世界范围的制造和装配政策,其目标就是要使总生产成本最小。②市场定位。东道国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发展阶段以及当地竞争程度等特征,会对直接投资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东道国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市场规模等因素明显与利用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有关。同样,如果在东道国的竞争剧烈,一张当地制造的标签也许有助于推销产品。③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会影响在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选择。即使东道国选用关税等手段不是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但是关税手段仍可促使外国企业改变供应东道国市场的方法。④经营环境。一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对风险的估计,并影响到他们选择建立子公司的地点。同样,有关购买当地企业、当地参股的比例和利润汇回,也会影响外国企业选择参与市场的方式。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弗农教授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著作中,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更,阐述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时机和区位选择的关系,系统地提出了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模型。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的创新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①创新阶段。在此阶段,企业有在国内选择生产地点的固有倾向。价格的需求弹性可能相当低,因为发明企业拥有产品特异性或垄断优势,因此产品的创新、生产与销售是在同一个国家里。②成熟阶段。在此阶段,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有了某些标准化的因素。一般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品的发展,产品已经较少需要变动。因此人们较多地关注起生产成本,特别是当竞争对手已出现时更是如此。此时,发明国要通过出口维持和扩大其国外利益则难以实现,因此,它们必须对外投资,并设立子公司,进行就地生产,以便维持和扩大出口市场,保障自己的利益。③标准化阶段。在此阶段,产品和技术都已完全标准化,发明者的技术优势已消失,随着竞争的加剧,成本和价格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市场知识和信息流通已退居次要地位。其最终结果就是把生产或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国外生产的仿制品最后可能导致原来的发明创造国或国外子公司进口该产品。【例题·单选题】(2009年)乙公司自1880年成立以来一直在A国从事烟草经营。近几年A国居民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加之A国政府不断提高烟草税收,使乙公司的营业额持续减少。为解决所面临的经营困难,乙公司最合理的做法是()。A.采用适当的密集型战略B.增加在价值链中的增值活动C.利用国际贸易生命周期创造商机D.采用收缩型战略C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1976年,英国雷丁大学邓宁教授首次提出了综合理论学说。系统阐述“综合主义”理论,并将其动态化,从而形成了目前对国际企业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邓宁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1)所有权优势。即指国际企业拥有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获得的资产、规模、技术和市场等一切有形、无形的综合优势。(2)内部化优势。指国际企业通过形成自己的内部交易体系,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转变为企业的内部交易,从而减少贸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3)区位优势。是指相对于国际企业母公司市场与环境来讲,国外的投资环境良好,使得国际企业通过在东道国建厂而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避开贸易壁垒,享受东道国政府给予的特殊的投资政策而获得的优势。邓宁指出: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②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只能进行出口贸易。③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则只能考虑采取技术转移的形式,将技术出让给其他企业。④企业具备了3种优势,却只采取技术转移的方法,则会丧失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能带来的收益。(二)寡占市场(即寡头垄断市场)的反应对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为,一些学者更侧重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角度,特别是从跨国公司投资产业大都属于寡占市场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1.海默论跨国企业的寡头垄断反应行为对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向或交叉直接投资来说,海默认为,必须利用寡占反应行为来加以解释。海默所说的寡占反应行为是指各国寡占企业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地盘来互相牵制和加强自身能力行为的综合表现。海默认为对向直接投资只是国内寡占竞争行为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但基础仍在于各国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等垄断优势,各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及规模经济方面的相对优势决定了直接投资的流向及多寡,决定了一国是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还是主要的直接投资接受国。海默对跨国公司寡占反应行为的解释还只是作为垄断优势理论的补充,在寡占反应理论上作出较为系统阐述的是美国学者尼克博克。2.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从垄断企业战略竞争角度出发,尼克博克提出了寡占反应理论,也称为寡头垄断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海默的“垄断优势论”,他通过分析187家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发现在一些产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者之间的相互的行为约束和反应。他指出,寡头企业采取任何一项活动,其他企业都会效仿,力求缩小差距,降低风险,保持双方力量均衡,这就是寡占反应原理。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垄断企业模仿领头企业的竞争策略。为了与领头企业瓜分市场,在领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刺激下,其他竞争企业也会模仿其战略相继到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投资。该理论认为,战后美国企业大举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由寡占反应行为所致,投资主体是寡占行业少数几家寡头公司,它们的投资又大都在同一时期成批地发生。尼克博克将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进攻性投资”与“防御性投资”。在国外市场建立第—家子公司的寡头公司的投资是进攻性投资,同一行业其他寡头成员追随率先公司也建立子公司,是防御性投资。尼克博克认为,决定这两类投资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进攻性投资的动因可由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而防御性投资则是由寡占反应行为所决定的。尼克博克在其寡占反应理论中还详细分析了与对外直接投资成批性有相关关系的各种因素,他证明,对外直接投资成批性与行业集中程度、行业盈利率及东道国市场容量等因素成正相关,与规模、产品创新、产品差别及产品多样化的程度等因素成负相关。(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1)寻求市场;规避贸易壁垒(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2)寻求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3)寻求资源;原材料(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4)寻求现成资产。发达国家(品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外向投资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三个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层面上。(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一大优势是具有更大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经营模式一般比较接近于发展中东道国公司所用的技术和模式,这意味着有益联系和技术吸收的可能性较大。(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上也往往是更多地采取新建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并购。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投资尤其如此。就此而言,他们的投资更有可能直接推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例题•单选题】(2012年)企业根据劳动分工将活动分布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劳动分工来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这属于国际化经营动因中的()。A.寻求资源B.寻求市场C.寻求效率D.寻求战略性资产C二、钻石模型分析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钻石模型”用以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如果说波特价值链是分析企业内部活动的微观分析工具,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是分析企业所属产业环境的中观分析工具,那么,波特的钻石模型就是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分析工具。钻石模型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一)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企业所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天然资源、人口、气候以及非技术人工、资金等等,通过被动继承或者简单的投资就可获得;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才、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体系、现代通讯的基础设施等等,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才能获得。(二)需求条件在钻石模型中,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需求的结构、需求的规模和需求的成长。(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单独的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都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波特认为,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往往同国家环境相关,同产业差异相关。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善用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适应本国特殊环境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融入当地社会,并符合所处产业的特殊情况。【例题•多选题】(2012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的有()。A.生产要素B.需求条件C.相关与支持性产业D.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ABCD三、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一)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模式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主要有出口、股权投资、非股权安排等几种。每一种进入模式都有各自的利弊。1.出口模式出口模式包括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既专业性的外贸公司)来从事产品的出口。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贸部门,或者使用目标国家的中间商来从事产品的出口。(1)间接出口的优缺点。间接出口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即能以最小的代价改变出口的地理方向或转换到其他的进
本文标题:第3章战略选择(4)XXXX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