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国内外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国内外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综述作者:车闰平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09期摘要: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趋于严重,养老资源匮乏、老年人口基数大等问题使国家及社会不得不对老年人的养老现状越发重视。为满足我国老年人急切的养老需要、建设更加优越的养老环境,政府提出发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策略。此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医养结合的模式选择以及付费机制两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整合,并对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提出: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探索科学可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的三条可行建议。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选择付费机制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96-04TheResearchSummaryontheCombinationofMedicalandSupportatHomeandAbroadCheRunping(CentralSouthUniversity,PublicAdministrationCollege,ChangchunJilin,410006,China)Abstract:Ourcountry’sagingproblemismoreandmoreserious.Thelackofendowmentresourcesandthelargeamountofelderlypopulationmakecountryandsocietyhavetopayattentiontothepensionstatusoftheold.Tomeettheurgentpensionneedsofourcountryandbuildupamoreexcellentpensionenvironment,governmentsuggestsdevelopingthenewpensionmodestrategy,theCombinationofMedicalandSupport.Thearticleintegratestheliteratureresearchonthemodechoiceofcombinationofmedicalandsupportandthepaymentsystemathomeandabroadandsuggestthreeadvicestothedevelopment.Governmentleadingroleshouldbeinsistedandexplorethescientificandfeasiblelongtermcareinsurancesystem.Allsocialpowershouldbearousedtobuildupmultilinkagemechanism.KeyWords:Combinationofmedicalandsupport;Modechoice;Paymentsystem国家统计局[1]2015年1月20日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劳动力连续三年呈萎缩趋势,人口老龄化情势趋于严峻。根据全国老龄办[2]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截至目前,我国大约存在将近4000万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口,预计这一数据在本世纪中叶将持续增长至1亿人。面对严峻的老年困境,国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等政策文件,旨在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龙源期刊网“医养结合”是我国近年来不断探索的养老新型模式,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方的资源交流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及医疗需求,这一模式或可对我国当前的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1模式选择国外学术界未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作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以“长期照护”这一概念作为研究基础对医养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探索。长期照护(long-termcare),简称LTC,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3]的定义,是指由非正规护理者(家庭、朋友或邻居)和专业人员(卫生和社会服务)进行的护理照料活动体系,以保证那些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继续得到其个人喜欢的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程度、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国外学术界对长期照护模式的研究起始时间较早,研究内容也比较完善。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研究方法或视角对不同国家的长期照护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一定的研究成果。AllisonM.Williams[4]等人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加拿大的长期照护模式进行了归纳整理。作者使用2007年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综合社会调查周期报告(GSS)的数据,分析了长期照护的三种模式:居家照护(homecare)、机构照护(institutionalcare)以及安宁护理(palliativecare)的护理状况。其中安宁护理是指针对生命垂危的家庭或成员进行的专业护理。这种类型的护理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和高水平的服务内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减少被护理人员的痛苦。作者最后还运用社会人口学的相关理论对长期照护事业的发展做出建议。FrancePortrait[5]等人采用数学模型的原理将柔性非参数方法总结出多维健康状况这一概念作为指标运用于阿姆斯特丹纵向老龄研究所的研究中,发现的个人健康状况、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变量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的使用价格都会影响老人对长期照护模式的选择。同时通过通过这一模型预估了荷兰老年人的保健需求,对荷兰国内的非正式照护(informalcare)、家庭正式照护(formalcareathome)和机构照护(institutionalcare)三种照护模式的适用性做出了阐释。Auguststerle[6]的研究基于其一项针对CESS(CentralandSouth-EasternEurope)国家的国际比较项目课题,他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现有社会政策下中欧和东南欧7个国家(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的长期照护模式现状。结合特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作者得出7国的护理重点还是主要停留家庭责任层面,因此又从社会福利政策角度比较了各国的家庭护理系统。ShwuChong以及WuChao-MeiChu[7]采用I994在台湾社会形象调查的数据对台湾现行的3种长期照护模式(机构,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照护)进行描述研究,数据来源为全台湾随机抽样条件下年龄在20~64岁的1556名受访者。此研究将不同年龄段、生活地域、教育水平、收入等多个指标作为变量,分析了受访者对3种照护方式的公众态度及倾向,结论得出由政府主持的机构照护和社区照护才最符合大众对长期照护的要求。龙源期刊网[8]等人以老人临终前两年接受的长期照护服务为研究主体,探讨了芬兰全国不同地区在使用六种(非正式护理,正式护理、住院治疗、公共住宅住房、庇护住房、普通家庭护理)不同的长期护理模式时的差异性。作者采用多层次的二元逻辑回归思维分析了于2008年去世的70岁或以上的34753位老年人的被服务情况,结论得出城市的面积、位置与长期照护模式的选择关联性最强,而城市经济地位及人口患病率则关联较弱。DukSunWoo与韩国卫生研究院和社会事务部合作进行的的研究[9]主要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分析了社会人口背景下该如何引入长期护理制度模式以及当前长期照护系统出现的问题。作者同时整合了本国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研究成果,最后认为应通过长期照护方面的基础设施、保健体系、资金援助等国家政策的改进来解决以上问题。国外学术界在长期照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对中国“医养结合”的相关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国内学术界开始兴起关于“医养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国内学术界也愈发关注起医养结合的相关问题。大部分关于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从运营主体及合作方式的选择开展进行。吴侃,钱佳慧等人(2016)[10]根据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的不同形式,认为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大致分为(1)“养中设医”型: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例如青岛福山老年公寓开设医疗中心;(2)“医中设养”型:医疗机构中设立养老科室或全部转化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01年经原四川省卫生厅批准挂牌成立自贡市老年病治疗中心,开启了医养结合的新模式;(3)“医养合作”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与湖南康乃馨养老机构进行合作,积极整合医疗及养老资源。刘稳等人(2015)[11]的研究则更为重视社区对养老的作用,由此将我国目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分为“整合照料”(养老机构内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联合运行”(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在服务内容上的相互合作互补)及“支撑辐射”(依托社区或整合社会医疗资源实现一体化养老)三类,研究采用SWOT模型对3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刘清发[12]结合我国的养老现状与需求,运用嵌入性理论中的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原理进行分析,认为医养结合的模式可以分为医养结合科层组织模式、医养结合契约模式以及医养结合网络模式。医养结合科层组织模式是指机构评估自身拥有和运用医疗资源的水平,通过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在机构内部建立养老科室或是医疗科室,实现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内部化,提供全方位的老年人服务;医养结合契约模式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通过市场契约或者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对自身的医疗或者养老服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共同满足老年人医疗养老服务要求;医养结合网络模式是医养结合契约模式和医养结合科层组织模式的联合体,指某一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结合自身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拥有的差异性资源,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关系,或签订契约,或设立医疗科室(养老科室),实现医疗和养老资源区域联合与合理配置。龙源期刊网付费机制不同的国家及社会性质使长期照护系统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长期照护的费用分担方式也反映了国家间公共政策的差异。大多西方国家拥有健康的保险系统,NicholasBarr[13]肯定了社会保险对长期照护系统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长期照护的费用分担方式主要分为:纳税人资金、事前社会保险(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以及事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特别援助),这3种模式涵盖了大部分西方国家,且是现行管理体制下最合理的选择。美国是十分注重个人主义的国家,因此在长期照护分担问题上也主要依靠个人责任。CullenTHayashida[14]的研究就探讨了医疗保险、自费及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赔这3种费用分担方式在美国的适用情况,其中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或不到65岁却丧失了工作能力的人们,而另外两种方式则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同样,英国也在长期照护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强调个人的作用。JoanCosta-Font[15]以英国作为欧洲长期照护费用分担问题的研究典型,英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照护体制和机制。筹资通常来自于国家和(或)地方的税收,以及使用者的自付费用,但是政策规定只有少数群体可以获得享受公共资源的资格。资格的审查条件非常严格,一般是以需求作为基础。德国及日本、韩国等国的公共医疗覆盖率较高,因此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长期照护的社会保险进行筹资。Jose-LuisFernand等人[16]认为这些国家和美国的长期照护资金分担模式截然相反,他们致力于扩大自己的社会健康保险计划。这一模式以广覆盖的医疗保险作为基础,在医疗保险下的范围内建立了更有针对性的长期照护保险,通过雇主和被雇佣者的共同缴纳费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BarbaraDaRoit[17]等人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法国、奥地利、意大利三国的长期照护资金政策进行了对比,重点比对了三国的现金照护
本文标题:国内外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7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