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热点2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部分考前增分策略第2讲聚焦热点关注四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源于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指引。链接1文化兴盛与彰显自信——古代中国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1.古代中国的思想: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儒学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过程。具体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熟(儒、佛、道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2.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科技: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先后出现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古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链接2文化危机与找寻自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1.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2.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特征(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以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为主题,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3)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链接3文化创新与回归自信——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路径。2.现代中国的文教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60余年的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作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教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3.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改革开放前,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及生物技术方面,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初步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载人航天等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1.春秋晚期,孔子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出现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为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B.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儒家学派的分化C.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儒家两大阵营的争论,并不是不同政见的争论,也不是儒法两家的争鸣,故A、B两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动,不同学派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儒家内部也因政治主张不同分化为两个阵营,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其他学派的思想,无法表明儒家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2.据史书记载:行军途中,曹操的坐骑受惊践踏了麦田,曹操按令当斩。执法官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因援剑割发以置地”。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B.同罪同罚律令深入人心C.严刑峻法有助匡复汉室D.曹氏集团的弃儒崇法思想解析:“按令当斩”是以法律治国的体现,但是执法官援引儒家经义,“罚不加于尊”,这是法律儒学化的体现,反映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故A项正确,D项错误;B、C两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答案:A3.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A.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C.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时尚解析:材料强调新思想而非出版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科举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1903年的时间信息可知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由材料“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可知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时尚,故D项正确。答案:D4.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这是国家危亡之际的一次群众性爱国运动,它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标志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这一事件是()A.太平天国B.公车上书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故A项错误;由材料“群众性爱国运动”“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标志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可知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公车上书,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利益,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D项错误。答案:B5.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解析:题干主要述及评判东西方文化标准的变化,而“中体西用”思想不仅仅是指文化方面的标准,故A项错误;民主科学思想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故D项错误。答案:C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1858年,参加童生试未中,赴上海学习经商。次年入洋行工作,充任买办,后积累大量资金,入股洋务民用企业。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其间,逐渐产生维新思想,并于1891年基本完成《盛世危言》一书。辛亥革命后,混乱动荡的政局使他的改良思想屡次受挫,遂倾主要精力办教育。他主张广设学校,全面改变教学内容,以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既有观念。郑观应注重家风家训,特别强调知足与慈善,要求把德行为上、慈善为怀的家风传承下去。——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国人追求进步的案例,蕴含了“个人与社会”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本题通过中国近代人物郑观应的实践活动评价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解题关键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论证。示例一:论题结合所学得出精英人物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阐述,据材料“次年入洋行工作,充任买办,后积累大量资金,入股洋务民用企业。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并结合所学得出郑观应与外国人展开商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资侵略;据材料“其间,逐渐产生维新思想,并于1891年基本完成《盛世危言》一书”得出郑观应在洋务实践中提出早期维新思想,被后来的康梁继承并发展,成为维新变法思想基础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革命派在此指导下,开展一系列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民国期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举起反对封建思想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不断开启民智,解放思想。结合所学唯物史观,要全面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虽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精英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抹杀。示例二:论题结合所学得出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影响。阐述,据材料“赴上海学习经商。次年入洋行工作,充任买办。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并结合所学得出郑观应的商战实践源自中国国门洞开后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据材料“其间,逐渐产生维新思想,并于1891年基本完成《盛世危言》一书”得出他的早期维新思想来自于早年办洋务过程中,与外界密切的来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认识;据材料“辛亥革命后,混乱动荡的政局使他的改良思想屡次受挫,遂倾主要精力办教育”并结合所学得出康梁推行变法,孙中山致力革命,这是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选择。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以各种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受十月革命胜利实践以及国内文化氛围、政治环境共同影响的。示例三:论题结合所学得出爱国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阐述,据材料“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得出郑观应带领中国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对保护本国经济有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爱国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史实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民族资本家,提出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抵制外资,促进中国工业发展。五四期间的青年学生站在反帝潮头,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毫不屈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积极抵抗日本侵略,保家卫国。示例四:论题结合所学得出个人应勇担国家、民族、社会责任。阐述,据材料“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得出郑观应担负民族责任,与外国人展开商战,抵制外资侵略;据材料“混乱动荡的政局使他的改良思想屡次受挫,遂倾主要精力办教育。他主张广设学校,全面改变教学内容,以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既有观念。郑观应注重家风家训,特别强调知足与慈善,要求把德行为上、慈善为怀的家风传承下去”得出他倾心办教育,担国家、民族未来之责,尽力改变国人陈旧观念;结合所学得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积极投身中国交通建设,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倾尽全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的艰难岁月,不断思考中国革命问题,逐步形成、完善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答案:略。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第2讲 热点2 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8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