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赴浙江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赴浙江大学培训学习体会2021年6月18日至6月24日,在浙江大学参加了莒南县政协系统干部能力培训班,为期一周。能够进入浙江大学这个百年名校的校园,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品味师生情谊,在有生之年再次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欣慰。一:浙大有灵气浙江大学是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历史悠久,具有绝佳的口碑,为祖国培育了大量的人才。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也是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浙江大学是东方的剑桥!”这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翰给予浙大的赞誉!我是渴望学习的人,更是尊敬园丁的永远的学生。我们过去的校园生活处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时常参与批林批孔,经常外出勤工俭学(砸石子、收集废纸、玻璃),更有种粮种菜和参与农村劳动的劳动课。更多的时候,呆在防地震的简易帐篷听老师讲故事,高唱革命歌曲......转瞬36年过去,期待重回校园的梦想一直萦绕着自己。那湛蓝的天空,那飘逸的白云,那倒垂的油绿的柳枝,那和蔼可亲的老师,那天真无邪的同学;校园的阳光与月色,欢声笑语和朗朗的读书声至今还徘徊在脑海中。一直期盼着有机会再回校园,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导。对校园生活的回忆与向往,对校园时光的渴望令我倍加努力,不解的学习。一直在寻找去高等学府进修的机会。当莒南政协系统干部能力培训班通知下达的那一刻,我期待已久的愿望实现了。苦苦等待了一月之久,在端午节这天奔赴浙大报到。浙大的灵气令人心旷神怡,校园内如西湖般意境的水面波光粼粼,绿色满园,石凳、长椅别有神韵,令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我们学习的地点在浙大华家池校区,我们的教学楼在奔腾广场后面的中心南楼611教室。每天行进在教室、餐厅和宿舍之间。在从住宿酒店到教室的途中,每天平均4次往返穿越。恰逢梅雨季节,淅沥沥的小雨始终伴随着我们,从开学典礼到结业典礼不弃不离。古语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绿树成荫和水天一色的校园间,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紧张而快乐。在校园内,我居然发现了角砾岩月球陨石,并且极其经典。难以想象的激动和兴奋:古往今来,有多少学子在这里读书?而真正认识这些来自宇宙陨石的人们却不曾有过,这或许注定与我有缘吧。发现陨石之后,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也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传播陨石文化的捷径。这也从陨石能量的角度合理的解释了浙大校园树木旺盛,水源柔和而甘甜的事实。陨石的能量与校园和学习的师生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大多数生活中校园中的师生而言,他们是被动的接受了陨石能量的关爱,而我和我的同学们却是积极主动的接受了浙大陨石能量的厚爱!二:浙大的老师有水平虽然仅仅是短暂的一周。对于各个专题的授课却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老师们博学多才,将深奥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阐述着。不同的老师风格不同,却可以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有的生动活泼;有的沉稳有趣;更有妙趣横生,不拘一格的演绎,每一堂讲课都是从欢迎的掌声开始,到致谢的掌声结束!浙大的老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他们中有杭州市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教学指导与学术委员会委员朱晓明;也有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世界史研究学所所长刘国柱;浙江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明;杭州市政协八九届政协常委、民革杭州七--九届常委和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杭州政协信息处处长张少华;更有浙江大学生物与技术学院教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沈伟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理事长、浙江省科技厅原厅长、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蒋泰维;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马良。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教学水平,在明亮的教室中以阵阵掌声中展现。这是过去校园生活不曾有过的,也是难以忘怀的经历。对于教学课程的安排可谓是科学和周到。从课堂教学到现场教学,再回到校园课堂,从理论到实践;然后在返回现场,最终回到教室总结提炼。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劳逸结合,也易于学习和巩固,非常科学,备受同学们欢迎。老师们知识渊博。思维活跃,见解独到,令人茅塞顿开。特别是对于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的分析,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剖析、新旧动能转换与企业升级改造的研究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观点。很多模糊不清的问题清晰了,很多困惑明了了。从学习中,从浙江与山东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对比找差距,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唯有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他们广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使我逐渐构筑起了一个新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解析、社会管理与体制创新以及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茅塞顿开,对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也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习中,这正理解了:授之以渔和授之以鱼的问题,更加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和自然差异,应该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按照国家精神和现实基础的同时,应该有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计划,唯有宏观高度的策略才能有超常的发展和收益。浙江大学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的,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在领悟中央精神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前提下,谁拥有前瞻的发展意识,谁掌握高端人才,谁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成就!事实证明,浙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浙江大学精英教育的推动和提升。三:文化产业提纲挈领从踏进浙大校门的那一刻,到离开浙大的最后一天,我们始终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他们是来自国内各地的求学者,这样的人流为浙大带来生机与活力。我们知道:人气就是财气!有人气,有活力,就有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新形势下不断壮大和茁壮成长的浙大,凭借自身百年名校的金字招牌,凭借自己的教学力量,开启了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新思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点,参加学习培训的同学们有目共睹。应该说浙大的培训学习为杭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竭的财力与活力,也带来了希望和人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的范畴,所有领域的专业在浙大都有对应的培训专业,也有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这是浙大百战百胜的奥秘所在!在学习期间,我们注意到浙大的培训依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因培训一周时间而需要的交通、餐饮、住宿、各种生活需要所产生的消费;因现场教学产生的观摩、门票、购物、餐饮与交通,再次增加了杭州的经济活跃度。这种模式下,教学本身的经济收入与各相关部门和机构间有机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利益链形成了。可以说,浙大的培训是一种高智商的策划与创意,是非常成功的文化产业的典范。仅仅短短七天就有如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将这个培训时间延长一倍,其收益翻番,作用更大!效果更好!浙大的培训与各个环节的安排显然是深思熟虑的,也是刻意研究和商定的,这是一种具有战略高度的合作模式。求学的学员学到了知识,学校名利双收,杭州实现了留住客人消费的经济意义。这样的整合资源与密切配合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看看我们山东的各种项目建设与投资,多体现一种单纯的功能与意义,极少有考虑综合的资源共享和战略合作,都是各自为战,独行其是,没有将互相合作,互惠互利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考虑。我们缺乏的是一种高度,合作意识与资源共享,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相关机构与审批部门没有宏观发展的思想,就事论事,造成资源浪费和投资效果不佳的问题就在所难免。总而言之,浙大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学习浙大利用自身品牌做大、做强的精神;学习浙大宏观策划与实践的模式;学习浙大整合资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创举;学习浙大开拓进取的思想;学习浙大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指导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学习浙大构建新时代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与升级改造的精神......浙大学习可以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新生活的起点。结合我们莒南是中国陨石文化之乡,中国陨石第一县和世界陨石文化交流中心的优势地位,我们应该考虑进一步将好客山东,红色莒南,陨石文化胜地建设成世界陨石样本交流、交换与交易的集散地,为世界陨石研究和国际陨石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标题:赴浙江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