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考历史(全国专用)考点一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五年中考1.(2018广东,6,3分)下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 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答案D《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故D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2.(2018江苏南京,5,1分)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张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答案B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故选B项。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往来与了解;戚继光是明朝抗倭英雄;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故A、C、D三项皆排除。3.(2017山西,3,2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答案A“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体现了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二是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而材料中没有说明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故选A。4.(2017福建,8,2分)右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A.史学B.农学C.建筑学D.医药学答案D据对联关键信息“本草科学”“时珍济世”,可知这反映的是医药学的科技成果。故选D。5.(2016湖南郴州,8,2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排除含④的选项,故正确答案选择D。方法技巧组合选择题四项选三项的,只要确定有一项不对,即可做出正确选择。如进一步验证,还能发现错误项与其他有矛盾。如④中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使中央机构明确分工、相互制约,而①中直接废除丞相,明显不是一个时期同时存在的措施。6.(2016江苏连云港,29,2分)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创立行省制度③郑和七下西洋④设立驻藏大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做出了贡献;郑和下西洋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①③符合题意。②是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创举,④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制度。评析本题以组合选择题形式考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牢固掌握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基础知识,提高辨别能力。疑难突破在狭义范围上讲,西域大致是今天的新疆地区,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西域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张骞通西域,为东西方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7.(2016广东,3,3分)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答案D诸葛亮《出师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它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是第一手史料。A、B、C都是后人根据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是第二手史料。故选D。评析本题考查史料分类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史料分类的标准。知识拓展《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的人,他的著述属于最直接的史料。《出师表》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史料。8.(2015山东临沂,7,2分)右图中的历史人物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答案A由图中文字“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的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选A。9.(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 材料二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天工开物》(1)材料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1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3分)(3)说明《天工开物》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1分)答案(1)宋应星。(2)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包括明中后期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强调人与自然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3)明清之际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或萌芽产生)(列出一条即可)解析第(1)(2)问考查《天工开物》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回顾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可从经济或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天工开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成就,也是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种体现,即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体现。《天工开物》是一本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反映了明清之际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评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天工开物》的相关基础知识。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0.(2014广东珠海,50,1分)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答案B明长城在原来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整修,达到完善,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故本题选B。11.(2014重庆,7,1分)《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为宋应星。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B项符合题意。12.(2014安徽,11,3分)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独树一帜。(1)“医圣”张仲景著有《》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2)“神医”华佗观察动物的活动姿态,创制了一套“”用来锻炼身体。(3)“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的著作。答案(1)伤寒杂病论(2)五禽戏(3)李时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及其成就。回顾所学进行知识再现即可作答。13.(2014山东潍坊,21,16分)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6分)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4分)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答案(1)作用: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传播了东西方文化。(6分)(2)变化:民间海外丝绸贸易发展。(2分)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分)(3)特点:和平、公平。(2分)影响:加强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三句话,可从加强东西方之间的联系、贸易和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概括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第(2)问,从材料二“……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外,民间商人……”的信息中可归纳出变化是民间海外丝绸贸易发展。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促使海外丝绸贸易出现新变化。第(3)问,从材料三中可归纳出郑和下西洋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是和平、公平,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评析此题考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难度中等。得分关键是善于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1.(2018广西南宁,2,2分)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A.重农抑商B.君主专制C.闭关锁国D.对外开放考点二清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答案C本题考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同时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因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导致清政府故步自封,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因此C正确。A、B属于清政府的对内政策,D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恰恰相反。误区警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当时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海外贸易。2.(2017山西,4,2分)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答案D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抗击外来侵略,不属于“对外友好交往”。故选D。3.(2017辽宁沈阳,3,2分)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动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朝代人物事件结果明朝戚继光戚继光抗倭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清朝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清朝康熙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答案C由“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打败沙俄”可知,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反抗外来侵略。4.(2017福建,9,2分)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辽东郡B.伊犁将军C.军机处D.台湾府答案D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中国东南海防。故选D。5.(2017湖北黄冈,16,2分)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答案B秦始皇“废分封,设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6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