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9 中考总复习·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A卷一、选择题(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2.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电子层数不同3.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22B.26C.48D.无法确定5.据报道,云南、广西等地发生铬、镉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小军同学查阅元素周期表,得到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B.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4C.铬、镉的元素符号分别为Cr和CdD.铬、镉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2.00和112.46.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C.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7.粒子M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N,如图所示,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核电荷数B.带电情况C.化合价D.化学性质化学 10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含3种元素B.生成了2种物质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9.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24.31gB.镁原子有12个质子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D.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正价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D.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空1分,共40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硫酸根离子;(2)2个镁原子;(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2.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图中空格处应填写的符号是,请画出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3)B、C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相同。(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A~D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化学11 (1)如图A、B、C、D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符号);(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E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X=,离子的符号为;(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族15.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Ⅲ中狓的数值为,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4个镓原子;2个硫离子。(3)硫化镓属于(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3周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2)在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写一个)。(5)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17.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从右图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表示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b.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为。化学 12 18.把握微观世界,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答一条即可)。19.金属钠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当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氯原子成为氯离子。(2)从氯气变为氯化钠时,氯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为→。(3)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了大量自由移动的(填微粒符号)。20.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然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实验一:如图甲,烧杯B中加入2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并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无色变成红色。(2)该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的性质,请你简述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色的原因。实验二:先往图乙装置烧杯A中装入30℃蒸馏水20mL,往图丙装置烧杯A中装入70℃蒸馏水20mL,再进行实验(乙、丙装置其余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乙装置烧杯B中溶液颜色完全变化的时间比丙装置的时间长。(3)该实验研究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小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化学
本文标题:2018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A卷,pdf,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2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