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4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基础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0℃,100g水中能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B.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了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D.在同一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3.某温度时,将10克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干,得到2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10克B.20克C.50克D.25克4.下面关于溶液及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的石灰水中溶质较少,是因为石灰水容易变质B.硝酸铵可作制冷剂,因为其溶于水吸热C.碘酒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溶液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下列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溶质、溶剂的多少D.温度6.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酒精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硝酸钾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共24页)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00g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8.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C.t1℃时,100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KNO3D.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B.升温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大第3页(共24页)D.两种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甲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后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天饮水桶的内壁挂满一层气泡11.不能说明气体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C.喝下汽水时,感到饱胀打嗝D.天气闷热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13.在去瓤的新鲜冬瓜内有5%的氯化钠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如图甲所示).常温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木块下沉,同学们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函数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表示(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①溶质质量分数;②溶液的密度;③溶解度;④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体积.第4页(共24页)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D.②⑤14.现有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克/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15.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A.100g水中溶解了16g氯化钠B.100mL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占16gC.100mL溶液中氯化钠占16mLD.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6g16.实验室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李晓取出一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李晓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3gB.9gC.15gD.18g17.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用蒸馏水冲洗已用自来水洗净的烧杯.设洗后烧杯内残留“自来水”为1mL,用20mL蒸馏水洗2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为原来的()A.B.C.D.无法计算18.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B.100gC.200gD.280g19.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第5页(共24页)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A.B.C.D.20.在一定温度时,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S%B.等于S%C.小于S%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某物质t℃溶解度为60g,则在该温度下40g饱和溶液中含该种溶质.22.(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在温度为20℃时,g硝酸钾溶解在g水中,恰好达到状态.(2)“20℃时,氯气的溶解度是2.5”这句话的含义是:在温度为20℃、压强为时,在水中最多溶解氯气.23.初三(5)班小李想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猜想】因素l:溶质的种类;因素2:温度.【实验探究】(一)因素l:溶质的种类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第6页(共24页)各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4.如下图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水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请分析推断产生的现象和原因..25.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Ⅰ.20℃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Ⅱ.40℃时,乙和丙(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第7页(共24页)26.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1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20℃时,将20g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g.(3)若使A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冷却”或“蒸发”).(4)50℃时,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7.0℃时,氦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是指温度是,压强是,水里最多溶解氦气的体积为.28.自来水刚加热时,水中就有气泡冒出;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中也有气泡冒出.可见,气体溶解度随着而减小,随着而增大.29.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KNO3,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④:20℃时100g水①②③④(1)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30.墨墨为了探究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液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并将数据第8页(共24页)记录表中,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试管编号①②③水的体积/mL51015(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颜色最深的是编号试管.(2)由此实验可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选填“浅”或“深”).第9页(共24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基础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0℃,100g水中能溶解36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B.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了C.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D.在同一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解答】解: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这种物质的质量,A中没说饱和,故错误;B、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大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多,说法错误;C、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都有溶质结晶析出,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来说就没有晶体析出,如氢氧化钙,说法错误;D、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达到最大值,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说法正确。故选:D。2.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解答】解: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因为甲乙两种物质所处的温度不同,所以溶解度是无法比较的,故选:D。3.某温度时,将10克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干,得到2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第10页(共24页)A.10克B.20克C.50克D.25克【解答】解:设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S:═解得S=25克。故选:D。4.下面关于溶液及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的石灰水中溶质较少,是因为石灰水容易变质B.硝酸铵可作制冷剂,因为其溶于水吸热C.碘酒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溶液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解答】解: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配制的石灰水中溶质较少,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所以硝酸铵可作制冷剂,故正确;C.碘酒是紫褐色的溶液,故错误;D.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极少数的固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误。故选:B。5.下列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溶质、溶剂的多少D.温度【解答】解: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A、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如蔗糖和氯化钠在同样温度的水中的溶解度的不同,是因为蔗糖和氯化钠性质的不同,故选项错误。B、溶解度还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如碘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是因为水和酒精的性质的差异,故选项错误。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质、溶剂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正确。D、溶解度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度越大,故选项错误。第11页(共24页)故选:C。6.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酒精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硝酸钾【解答】解: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其特征应该是可以无限制溶解的物质,酒精能够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所以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选:A。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00g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解答】解: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无意义。故A错误;B、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50g。故C错误;D、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基础题(pdf,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4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