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生命活动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的是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B.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DNAC.参与动物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有:①结构成分,如肌动蛋白;②调节功能,如激素;③催化,如大多数酶;④运输,如血红蛋白;⑤免疫,如抗体等。【详解】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受体是糖蛋白,A错误;B.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DNA,需要DNA聚合酶催化,酶是蛋白质,B错误;C.参与动物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的是胆固醇,胆固醇属于脂质,C正确;D.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D错误。2.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l2O6,在线粒体中则不会发生C6Hl2O6→C3→CO2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O2,而线粒体内膜上能产生CO2D.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都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详解】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线粒体中不会发生C6H12O6→C3→CO2,A正确;B.[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消耗,B错误;-2-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通过光反应产生O2,而线粒体基质中通过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C错误;D.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但是在线粒体中不能发生化学能转变成光能过程,线粒体是把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错误。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分裂的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B.正常细胞可以凋亡有利于个体发育,发生癌变的细胞不会凋亡不利于治疗C.细胞分化后,细胞表面结构以及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改变D.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后的植物细胞,其物质交换速率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个体发育是有利的。细胞分化是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癌变则是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有机物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的特征:(1)癌细胞失去接触抑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扩散转移。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里的交换的物质就越多,代谢也就越快。【详解】A.正常分裂的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该细胞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B.细胞凋亡对个体时有利的,癌变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容易转移和扩散,因此不利于治疗,B错误;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C正确;D.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后的植物细胞生长快,相对表面积减小,其物质交换速率减小,D正确。4.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注射放射性碘,②注射一定量促甲状腺激素。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3-A.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细胞需要载体,不需要ATP供能B.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C.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加大D.曲线下随,小鼠血液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注射放射性碘后,可合成甲状腺激素并分泌,给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将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故放射性强度降低更快。【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不断吸收碘,需要ATP,A错误;B.由题图无法得出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B错误;C.注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细胞利用更多的放射性碘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降,故若不注射促甲状腺素,曲线下降速率减小,C错误;D.血液中含放射性碘甲状腺激素会分解释放出放射性碘,D正确。5.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翻液来培养小球藻,可降低沼液中的氮、磷等物质的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B.用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小球藻可将鸡粪沼液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4-D.小球藻可利用鸡粪沼液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能量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流动的特点则是反复循环的,物质是不减少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必须遵循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规律。【详解】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摄入的能量,但是不属于同化的能量,A错误;B.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符合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正确;C.小球藻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但是不属于分解者,将鸡粪沼液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由分解者完成,C错误;D.小球藻利用的能量来自光能,D错误。6.下表是四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亲本基因型及优生指导,其中匹配不正确的是选项遗传病夫妻基因型优生指导A抗维生素D佝偻病XaXa×XAY选择生男孩B红绿色盲症XbXb×XBY选择生女孩C白化病Aa×Aa产前血细胞检查D并指症Tt×tt产前基因诊断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5-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aXa与XA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都患病,男孩都不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男孩,A正确;B.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不患病,男孩都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女孩,B正确;C.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预防,C错误;D.并指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预防,D正确。二、非选择题7.探究钾盐对荔枝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大小一致的荔枝植株先停止施肥5个月,再移栽至盆中,均分成甲、乙、丙三组,依次施加氯化钾0g、70g、70g。实验重复4次。结果如下图所示。(注:丙组不含N、P,甲乙两组含适宜N、P)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荔枝对土壤中的无机盐选择性吸收取决于_______________;给植物施肥用量不能太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图中丙组的光合速率显著低于乙组,结合实验过程分析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6-(3)比较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施加氯化钾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而使荔枝的净光合速率提高,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会使氯化钾的作用明显加强。(4)题中所述实验方案能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答案】(1).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2).施肥量过大,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而出现烧苗现象(3).丙组植物含氮、磷不足,叶绿素及酶的含量减少(4).能明显降低荔枝的呼吸作用速率(5).含适宜N、P(6).处理前先停止施肥5个月,再移栽至盆中;均等分组;整个实验重复4次【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本实验探究钾盐对荔枝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氯化钾添加量,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图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甲、乙、丙光合作用强度都增加。单独考虑氯化钾的影响,比较甲组和乙组(均含适宜N、P),发现无添加氯化钾的甲组的呼吸速率最低的,乙组的光合速率比甲组高不少,推测施加氯化钾可能有利于降低荔枝的呼吸速率;单独考虑N、P的影响,比较乙组和丙组(均含等量氯化钾),含有N、P的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强于丙组,说明N、P可以增强荔枝的光合作用。综合甲乙丙三组数据,甲组不含氯化钾,呼吸速率最低;乙组既含氯化钾又含N、P,光合速率最强;推测施加氯化钾的可以降低荔枝的呼吸作用速率,施加适宜量的N、P可以增强荔枝的光合作用。【详解】(1)荔枝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对无机盐选择性吸收取决于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施肥量过大会导致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最终出现烧苗现象。(2)丙组和乙组相比,自变量是有无N、P,丙组没有N、P,光合速率显著低于乙组,说明N、P可以增强荔枝的光合作用,综合无机盐的功能,可能原因是丙组植物含氮、磷不足,导致植物细胞内叶绿素及酶的含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3)比较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施加氯化钾的作用是能明显降低荔枝的呼吸作用速率,从而使荔枝的净光合速率提高,在含适宜N、P的条件下,会使氯化钾的作用明显加强。(4)根据题干描述,“处理前先停止施肥5个月,再移栽至盆中”、“均等分组”、“整个实验重复4次”等操作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识记探究实验设计的原则,并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得出结论。8.细胞免疫中,被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表面会形成一种抗原复合体,能够被效应T细胞识别。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7-第一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的遗传物质,分别感染甲乙小鼠。第二步:提取甲、乙小鼠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1和细胞悬浮液2;同时提取小鼠甲体内的效应T细胞(TC甲)和小鼠乙体内的效应T细胞(TC乙)。第三步: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按下表加入各种物质。试管编号细胞悬浮液1细胞悬浮液2TC甲TC乙A+-+-B+--+C-++-D-+-+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第四步: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分层,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1)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能够被效应T细胞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2)结合所学知识预期,一段时间后,上清液能检测出较高放射性的试管是____________,则说明效应T细胞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信息交流(2).A和D(3).特异性(4).保温时间过长,病毒可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而被释放出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免疫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解答时可根据病毒的专一性特点,设计标记病毒遗传物质的方法,结合免疫过程进行分析。【详解】(1)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能够被效应T细胞识别是因为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会形成一种抗原复合体,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2)由于被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表面会形成一种抗原复合体,能够被相应的效应T细胞识别,
本文标题: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7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