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
-1-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第一次质检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藻单个细胞的直径比细菌大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D.蓝藻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是原核细胞,主要是蓝藻的种类、细胞结构等知识,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蓝藻细胞的直径比细菌细胞大,A正确.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正确.【点睛】易错点:蓝藻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但它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2.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高尔基体D.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器的分工协作,涉及多种细胞器的功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考查,属于识记水平。【详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错误.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对肽链进行合成、加工,高尔基体对来自于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B正确.中心体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错误.溶酶体储存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D错误.-2-3.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1、2、3分别表示反应的场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所l表示线粒体B.场所2表示线粒体C.场所3也存在于酵母菌细胞D.场所l、3均表示细胞质基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1是葡萄糖酵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真核细胞中,发生在线粒体中,原核细胞发生在质膜上;3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1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质膜上,B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不是乳酸,C错误。葡萄糖酵解过程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点睛】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和发生场所的比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因此解答此题的关键学生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4.下列物质与其分布和功能的对应,错误..是A.叶绿素——类囊体膜——吸收转化光能B.纤维素——细胞壁——主要储能物质C.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主要遗传物质D.磷脂——细胞膜——基本支架-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内叶绿素、纤维素、脱氧核糖核酸、磷脂的分布与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判断。叶绿素分布于类囊体膜可吸收转化光能,纤维素与果胶形成细胞壁,支持和保护植物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详解】叶绿素分布于类囊体膜可吸收转化光能,A正确;纤维素与果胶形成细胞壁,支持和保护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B错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C正确;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可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正确;故错误的选B。5.雾霾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光照强度减弱B.土壤肥力下降C.吸收CO2减少D.吸收水分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属于识记水平的基础知识的考查。【详解】雾霾天气会使光照强度减弱,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产量降低,A正确.雾霾不会使土壤肥力下降,B错误.雾霾不会使CO2吸收减少,C错误.雾霾不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D错误.【点睛】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会下降;矿质元素、水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6.下图显示了一些盐离子在某水生植物细胞内和细胞外水环境中的浓度,可知该植物细胞吸收这些盐离子的方式为()-4-A.被动运输B.自由扩散C.渗透作用D.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详解】据图分析,细胞内无机盐离子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水环境中的浓度,说明细胞吸收这些盐离子的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故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判断运输方式时首先要看运输的方向,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全能性及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5-B.同一植株的根尖和叶肉细胞的差异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C.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D.原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分化、全能性及癌变,考查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基础题。【详解】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本物种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全能性,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B正确.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正确.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错误.【点睛】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由全套遗传信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原癌基因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A.S型细菌的蛋白质B.S型细菌的DNAC.S型细菌的荚膜D.S型细菌的RNA【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可见,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识记和理解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实验结论,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6-9.控制小麦高茎的基因D和矮茎的基因d本质上的区别是A.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C.基因中的核苷酸种类不同D.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与等位基因的内涵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同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不同,但核苷酸种类相同,A正确,C错误;基因D和d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D错误。10.下图为DNA分子片段平面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解旋酶作用于结构1和2之间B.结构6可以代表核糖核苷酸C.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结构5D.结构4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考查对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可判断1为鸟嘌呤,2为脱氧核糖,3为磷酸,4为脱氧核苷酸,5为氢键。【详解】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A项错误;结构6代表脱氧核苷酸链,B项错误;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项错误;结构4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项正确。-7-1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往往含有许多基因B.蓝藻的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参与控制生物的性别【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概念和伴性遗传,考查对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和性别决定的理解。明确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往往含有许多基因,A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项错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参与控制生物的性别,如色盲基因,D项错误。12.下列对遗传信息翻译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B.以核糖体RNA作为遗传信息模板C.翻译时同时需要三种RNAD.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ATP)和tRNA.据此答题。【详解】翻译的原料是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A正确;翻译的模板是信使RNA,B错误;翻译时同时需要tRNA、mRNA与rRNA三种RNA,C正确;翻译过程能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翻译的模板、原料、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8-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D.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答案】D【解析】【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倒位或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者减少。2、a表示多了一条染色体,b表示重复;c表示三体;d表示缺失。【详解】图a所示细胞中,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其余皆为两条,属于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图b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增加了一部分(片段4),为染色体片段重复;图c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故为三倍体;d图细胞的染色体缺失了片段3和4,为染色体片段缺失。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生产上培育无籽番茄、黑农五号大豆、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依据的原理依次是()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A.②④③③B.①④③③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②【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的原理,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即①;黑农五号大-9-豆原理是基因突变,即④;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即③;培育抗虫棉是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即③。故A、C、D错误,选B。【点睛】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杂交,连续自交,不断选种。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3、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4、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5、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1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定向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自然选择使种
本文标题: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