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月考高二生物(理科)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醋酸菌④大肠杆菌⑤毛霉⑥青霉⑦乳酸菌A.①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⑦D.①②⑥⑦【答案】C【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③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④正确;毛霉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青霉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因此,属于原核生物的有①③④⑦,故选C。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A.核糖体和细胞壁B.线粒体和内质网C.核糖体和染色质D.线粒体和细胞膜【答案】A【解析】【分析】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霉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各种具膜的细胞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详解】放线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二者都具有核糖体和细胞壁,A正确;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内质网,B错误;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C错误;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蛋白质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B.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C.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核糖体D.哺乳动物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详解】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高尔基体,A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细胞生物一定含有核糖体,C错误;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合成血红蛋白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明确所有的细胞中都具有核糖体且遗传物质一定是DNA。4.下列有关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3-①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与真核细胞壁的成分不同②纤维素和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③植物细胞壁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④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但是没有细胞壁,①错误;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②正确;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③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没有选择作用,④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②③,故选C。5.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没有叶绿体,但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B.硝化细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硝化细菌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与小麦相同,但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答案】B【解析】【分析】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A正确;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小麦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两者都属于自养生物,但是两者的能量来-4-源不同,D正确。6.根瘤菌共生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肉眼可见的根瘤。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水、无机盐及有机物,根瘤菌内的固氮酶可将N2转变为氨以便植物利用,但氧气过多会破坏固氮酶的结构。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是由植物和根瘤菌共同合成的,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B.豆血红蛋白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C.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豆血红蛋白的结构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进化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绿色植物等;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会引起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等的改变,从而可能会改变蛋白质的性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详解】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所以根瘤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A错误;豆血红蛋白具有吸收和释放氧气的能力,可调节根瘤中的氧气含量,B正确;共生的豆科植物基因突变会影响性状的改变,因此可能影响豆血红蛋白的结构,C正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它们长期协同(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7.下列属于自养型生物的有()①蓝藻②酵母菌③木耳④水绵⑤小球藻⑥自生固氮菌⑦硝化细菌⑧大肠杆菌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B【解析】【分析】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属于自养生-5-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绿色植物等;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详解】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①正确;酵母菌属于异养生物,②错误;木耳属于异养生物,③错误;水绵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④正确;小球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⑤正确;自生固氮菌属于异养生物,⑥错误;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⑦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⑧错误。因此,以上生物中属于自养生物的有①④⑤⑦,故选B。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成分是氨基酸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有关酶的易错点整理:①酶必须在活细胞才能产生(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②酶的化学本质为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③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④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⑤酶只具有催化作用;⑥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详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的催化作用的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C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9.如图表示一酶促反应,它所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B.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6-C.专一性、纤维素酶、纤维素、葡萄糖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与b就像一把钥匙和一把锁的关系,而a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说明a表示酶,b属于多聚体,并且在a的作用下分解成了二聚体c。【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酶,b属于多聚体,d也是一种反应物,但是a只能催化b水解,不能催化d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对照四个选项,淀粉属于多糖,麦芽糖属于二糖,符合图示现象,故选B。10.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A.④B.③C.②D.①【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所以中期可以闻到酒香;最后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所以酒香逐渐变成醋香。【详解】果醋发酵初期,发酵罐是密闭的,不需要通气,但发酵装置中仍有部分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较多的葡萄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pH下降;随着氧气的消耗,到发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酒精,pH稍上升;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醋酸菌大量繁殖,利用葡萄糖或酒精生成醋-7-酸,pH迅速下降,所以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②,故选C。11.下面图像可以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A.温度与植物呼吸速率的关系B.pH对酶活性的影响C.人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D.最适温度下,果胶酶用量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随着横坐标含义(自变量)的增加,纵坐标代表的含义(因变量)先增加后维持稳定,据此答题。【详解】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错误;酶的活性受pH影响,随着pH的增加,酶的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且pH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得酶的活性丧失,B错误;人成熟红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要载体的协助,因此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钾离子吸收速率先不断增加后维持稳定,C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果胶酶处理可以使得果汁澄清,因此在最适温度下,随着果胶酶用量的增加,果汁澄清度逐渐增加后维持稳定,D正确。12.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8-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曲线b使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温度过高、过酸、过碱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详解】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A项错误;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项正确;图中曲线b是最适温度、最适pH下的曲线图,因此,升高温度,减小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应为曲线a,C、D项错误【点睛】曲线图中限制因子的判断方法:(1)曲线上升阶段:纵坐标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横坐标为时间时,限制因子不是时间,而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温度或光照等环境因素)。(2)曲线水平阶段:纵坐标不再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以外的物理量。13.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它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答案】A【解析】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说明沉淀是蛋白质,加入其它酶没有用说明没具有专一性,故选择A。【考点定位】酶的特性。【名师点睛】本题通过果子酒为背景素材,考核学生对酶及专一性、高效性、受到环境影响等特征的理解,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1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