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时达标(十一)一、选择题“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如图),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1~2题。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沙尘暴肆虐全球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A.海平面上升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1.B2.C解析第1题,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故选B。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造成冰川覆盖面积减小。故选C。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02mm,预计未来30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50mm。读上海沿海每月平均海平面变化图,完成3~4题。3.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A.4月B.6月2C.9月D.12月4.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变化可能给上海市带来的影响是()A.泥沙堆积增多B.水产产量增长C.赤潮频繁出现D.咸潮发生率增大3.A4.D解析第3题,图中横轴表示月份,对应每个月份作垂线,与对应曲线相交,根据各月交点的海拔,计算高差,可以判断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4月。A正确。第4题,2016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升高,使河流枯水期易出现海水倒灌,咸潮发生率增大,D正确。海浪侵蚀能力增强,泥沙堆积可能减少,A错误。海平面升高与水产产量增长、赤潮频繁出现关系不大,B、C错误。下面图a、图b分别表明了1961~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的中心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读图回答5~6题。图a图b5.1961~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中心的迁移规律是()A.整体向南迁移B.整体向东迁移C.波动向西北迁移D.波动向东南迁移6.1961~2010年,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的变化可信的是()A.天山雪线上升B.黄河汛期延长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5.C6.A解析第5题,由图a可以发现≥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的中心波动向西迁移,由图b可以发现≥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的中心波动向北迁移,故选C。第6题,≥10℃累积积温为4500℃等值线中心波动向西北迁移体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该现象会导致天山雪线上升,故选A。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7~9题。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3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8.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9.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7.A8.B9.C解析第7题,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气压带、风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起阻挡作用的风力(极地东风)减弱;故A正确。第8题,高空云是近地面大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而成的,其高度取决于大气上升的高度,夏季气温高而对流上升高度大,故夏季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由“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可知,其气候效应是使气候变暖。第9题,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同时会使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则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从而加剧了全球变暖。读北极海冰范围变化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海冰范围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烈B.全球气候变暖C.地面辐射增强D.反射作用增强11.缓解北极海冰范围进一步变化的对策有()①提倡绿色出行②加快第二产业发展③植树造林④发展低碳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B11.C解析第10题,图中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小趋势,其直接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北极海冰面积减小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及吸收减少有关,所以应对措施有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绿色出4行和植树造林等,而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容易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区域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图1材料二图2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2(1)读图1,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读图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A海域航运价值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4)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有直接关系。你认为可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特点可直观的从示意图中读取出来。原因可结合实际气温观测值的变化规律来分析。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实际气温观测值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尺度中,气温明显上升主要与人为原因有关,结合这一个世纪中人类工业的大发展、城市的不断壮大等实际情况分析原因。第(2)题,根据海域位置判断其在航行方面的海域特点。A海域位于北冰洋,结冰期长,海冰范围广。全球变暖会导致该海域的浮冰(或冰盖)融化,有利于船舶航行,则A海域航运价值提高。第(3)题,全球变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会上升,从海岸、河流、土壤、港口与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第(4)题,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有关,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从源头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5答案(1)模拟值: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不断升降和波动。观测值: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波动上升。原因:人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植被的破坏。(2)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船舶航行,A海域航运价值提高。(3)海平面上升,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增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加重;港口、航道的功能受到影响;等等。(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低碳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等等。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是我国积雪、冰川非常丰富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图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量、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冰川零平衡线处,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高度和冰川面积变化图及该冰川2001年和2006年夏季景观图。(1)简述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冰川变化特点,并分析冰川变化的原因。(2)新疆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试分析气候变化对其流量和汛期的影响。(3)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的绿洲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也有人持相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分析气候变化特点,从冰川零平衡线和冰川面积两方面分析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面积减小的原因从冰川消融量增大和冰川形成量减小两方面分析。第(2)题,河流流量以大小来描述,河流汛期以长短来描述,气候变暖意味着气温升高,夏半年高温日期增多,则流量增大,汛期增长。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有利影响主要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考虑,不利影响主要从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答案(1)气候变化特点:气温、降水量波动上升。6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退缩或冰川后退),冰川面积减小。原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气温升高使降雪量减少,冰川补给量减少;降雪减少,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下降,使冰川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冰川融化量增大。(2)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汛期(夏季)流量增大;气温≥0℃时间增长,冰川融化时间增长,河流汛期增长。(3)支持有利影响。理由:气温升高,农作物气候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多,灌溉水源增加。支持不利影响。理由: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大,冰雪洪水(融雪洪水)增多;冰川退缩,水资源减少,干旱加剧;蒸发量增大,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
本文标题:(优质课堂)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达标11 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