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文科班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1.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土地面积C.地形D.水源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计划生育措施有力,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C.人口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3.大规模的人口迁移()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③调节了地区间劳动力的余缺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2-根据表中数据得知,甲、乙均位于东南沿海,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均位于湿润地区,所以两地的气候和水源差异不大,排除AD。甲、乙两地土地面积相差不大,但人口数量相差很大,说明不是土地面积大小造成人口数量差异,B不符。甲地人口较稠密,乙地人口密度小,最可能是乙地地形不适合人类聚集,故C正确。【2题详解】根据乙地人口总数及城镇人口数得知,乙地城镇化水平低,经济欠发达,人口自然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较轻,所以人口数量下降不可能是人口老龄化和生育观念的改变造成的,排除BD。两次人口普查期间,国家人口政策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不是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数量下降,A错。乙地人口数量下降很可能是区域经济落后,人口大量外出导致人口数量下降,C正确。【3题详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会改变区域老年人口数量,不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①错误。人口迁移能加强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加强区域文化、经济交流,缩小区域差异;还能调节区际间劳动力余缺,②③正确。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可能会加重迁入区的交通压力,④错误,故B正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与现在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5.甲国最可能位于()A.非洲B.亚洲C.拉丁美洲D.欧洲6.与其他三国相比,丁国()A.出生率最低B.人口增长数量最多C.死亡率最高D.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答案】4.B5.D6.D-3-【解析】【分析】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获取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4题详解】我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甲属于现代型,但已出现负增长;丙和丁属于原始型和传统型.符合的是乙.B正确。【5题详解】甲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且出现了负增长,最可能是经济发达的欧洲。D正确。【6题详解】丁国人口出生率最高,A错误;图中只给出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没有给出人口数量,故不能判断出哪个国家人口增长数量最多,B错误;死亡率最高的是丙国,C错误;丁国人口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高,为传统型,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读上海市某年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阴影部分表示外来人口),完成下列各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年上海市的人口特点是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增长模式为现代型③人口机械增长多④已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8.外来人口到上海的主要目的是A.上学B.养老C.就业D.随军【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上海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超过10%,青少年人口比重小,说明人口增长模式已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慢,已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海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青壮年,这说明人口机械增长多。【8题详解】上海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说明外来人口到上海的主要目的是就业。上学、养老和随军人口都属于特殊的群体,所占的比重都不会很大。考点: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0.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11.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5-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答案】9.D10.B11.D【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图示①位于市中周围,且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所以应为住宅区;图示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应为商业区;图示③位于市中心周围,且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应为工业区。故选D。【10题详解】印染厂排放的污水多,而甲处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的水污染小,故选B。【11题详解】图示乙处位于河流沿岸及上游,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所以广告词可以为: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故选D。考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12.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13.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A.ⅠB.Ⅰ和ⅡC.Ⅱ后期和ⅢD.只有Ⅲ【答案】12.D13.C-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化速度及城市人口【12题详解】甲图反映的现象是逆城市化。逆城市化中心城市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其原因就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加上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工业向郊区迁移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城市污染,故选D。【13题详解】逆城市化最早出现在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向郊区以及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迁移,此进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变慢,处在后期阶段,即Ⅱ后期和Ⅲ,C正确。【点睛】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注意从曲线图中提取有关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5.乙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B.政策改变C.劳动力增加D.科技进步【答案】14.C15.D【解析】【14题详解】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据图可知,丙处环境供给资源与人口-7-消费资源量差值最大,因此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故选C。【15题详解】据图可知,乙处环境供给资源量明显增加,说明科技的进步,人口发现的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故选D。16.上海在临港新城滴水湖环湖景观带采取了包括蓝色透水沥青铺装、碎石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其目的是A.增加地表径流B.增加雨水下渗C.减少地表蒸发D.降低地表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详解】滴水湖环湖景观带采用透水铺装,包括了蓝色彩色沥青路面铺装、生态透水混凝土铺装和碎石铺装,增加雨水下渗,达到雨水就地下渗吸纳的海绵城市要求,在降雨时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故选B。【点睛】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表是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7.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18.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A.发展灌溉B.依托生物技术C.改善温度D.保持土壤-8-水分【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表中记录了两年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两年内种植了一季冬小麦,一季玉米和一季西瓜,属于两年三熟制。故答案选C项。【18题详解】现代种植方式由两年三熟变为两年四熟制度,主要通过地膜覆盖和小拱棚等措施,改善了温度条件,把西瓜种植放在了春季和夏初,缩短了西瓜种植时间,从而多种植了一季玉米。故答案选C项。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温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9.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A.3—4月B.7—8月C.9—10月D.12月—次年1月20.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C.较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答案】19.D20.B【解析】-9-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凉爽,是旱季。香稻扬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应是北半球冬季。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12月~次年1月。品质享誉全球,主要得益于信息传播快。【19题详解】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凉爽,是旱季。香稻扬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12月~次年1月,北半球冬季,D对。根据图示气温曲线,3~4月气温高,A错。7~8月、9~10月多阴雨天气,B、C错。【20题详解】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主要得益于信息传播快。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发达交通运输,B对。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不是实现远销的主要原因,A错。充足的化肥与农药不是品质优良的原因,D错。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其果实个大、味甜、抗病性强,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湖北省东部的罗田县,是著名的板栗产区,所产板栗色、香、味俱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罗田的板栗生产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经济价值与其良好的声誉极不相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与北方产区相比,罗田板栗上市时间较早,主要原因是A.罗田纬度较低,夏季均温高B.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罗田生态环境优良D.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22.为提高罗田板栗的经济效益,以下措施可行的是①扩大种植规模②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产③改良品种,提高产量④鼓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21.A22.C【解析】【21题详解】-10-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与北方产区相比,湖北罗田属于南方地区,板栗上市时间较早,主要原因是罗田纬度较低,夏季均温高,故A项正确。【22题详解】目前,罗田的板栗生产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经济价值与其良好的声誉极不相称。为提高罗田板栗的经济效益,应扩大种植规模,①对;大量使用化肥会降低板栗的品质,②错;所产板栗色、香、味俱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需要改良品种,提高产量,③错;鼓励加工企业整合、扩张,扩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④对,C项正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A.种植业、畜牧业B.畜牧业、林业C.畜牧业、种植业D.种植业、林业24.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答案】23.B24.C【解析】【23题详解】-11-根据图示,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属于非季风气候区,水分较少,加上纬度较高,热量不够充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排除AD。甲地属于内蒙古东部的草原区,草场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乙地位于小兴安岭山地上,不宜发展种植业,较适合发展林业,故C错误,B正确。【24题详解】丙位于我国东北,是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其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C正确。商品谷物农业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
本文标题: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