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第一篇:知行合一的王阳明读后感《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在工作之余读到了段党委推荐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此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以王阳明传记的形式将他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强大的力量,找到了获得幸福的途径。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顺应逆境,在逆境中成长悟道。王阳明能够剿匪成功不仅靠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他非凡的攻心术。他的悟道教会我们,每天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思。今天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待人接物上有没有不妥?谈吐言语有没有不到?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拷问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那我们必然会不断进步,必然会取得成功。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在在这儿我联想到我们工作中管理的问题。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篇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虽说“知行合一”学说是《心学》的核心要旨之一,但是几百年来对于“知行合一”的解释竟然偏离了王阳明的本意,越趋越远了。要解释什么是“知行合一”,让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司空见惯的词组--“道路”。现代辞典对“道路”有二个基本的释义,一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或两地之间的通道。二是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也就是说,“道路”一词的词意有实指和虚指二种含义。实指的含义是指从某一地点到达另一地点的路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走的路。虚指的含义是指事物发展、扩展、繁衍过程中客观规律的轨迹。但不论是实指还是虚指,总是离不开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这一层中心意思。而路径的寓意又与“践行”相关。先撇开实指的“道路”不说,虚指的“道路”实质是指“道之路径”(在近代用得更多的“路线”一词)。对于什么是“道”?,其解释则显得扑朔迷离。连《老子》开篇也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二十一章》)。事实上,所谓“道”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而“路”就是指践行的路径。假如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是“道路”,这就是符合客观真理的正确路径。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历史上变革的失败,甚至革命的阶段性失败,莫不如此。从哲学的本义来看,目标的确立事实上就是价值观的确立(是否符合“道”的要求);而路径的选择(走什么道路,或选择什么路线)事实上就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由此,哲学意义上的“道路”一词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平常我们常听到的“走什么道路”,“执行什么路线”,就是指“朝什么正确方向”和“如何走”这二层含义。事实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涉及这个二层含义,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因此,对于“道”的选择和判断是要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所以才有“悟道”一说;“路”则是需要亲身亲为,脚踏实地去实践的,所以才有“践行”一词。“道路”一词正是合二为一的哲学概念,而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正是这一层意思。这就是说,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体系一旦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验证,并将实践的结果反过来修正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不断的“知”(感知、感悟)与不断的“行”(实践、践行)形成相互印证、循环往复的矛盾统一体,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地接近真理(致良知)。若用古代的语言表述就是“阴阳互根互寓以成太极者也”。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王阳明全集》-《答友人问》)。“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察也。”(《王阳明全集》-《答友人问》)。从而很好地解释了“知行合一”这一矛盾统一体(整体性)与其中的“知”、“行”(个体性)之间一体两面的关系问题,以及同处矛盾统一体中的“知”与“行”个体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问题。综上所述,假如把“知”设定为价值观的探究和定位(“知”的过程和“知”的结果),而“行”就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行”的配合和“行”的验证)。那么,“知行合一”就意味着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由于现代社会的浮躁,往往“知不深,行不足”,由此也怀疑“知行合一”的当代意义,实在是道之蒙尘矣。篇三:王阳明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1简介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致良知“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层意义:[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知行合一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本文标题: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