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87—2088年B.2022—2023年C.2006—2007年D.2000—2001年【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由此向前推11年,则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00~2001年。依据题意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低,明确太阳活动11年的周期即可解答。2.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下列选项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D.丙图中的CD为晨线【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方法。图甲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弧AC为晨线,弧BC为昏线;图乙中弧AO为晨线,弧BO为昏线;图丙中AB为晨线,CD为昏线.2【详解】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故正确;B、乙图中的弧BO为昏线,故不符合题意;C、图丙中AB为晨线,故不符合题意;D、图丙中CD为昏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的判断方法。3.2018年11月份,北重三中期中考试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包头的昼长逐渐变长B.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C.三中校园内旗杆正午的影长变短D.包头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日影长短和朝向等。昼夜长短状况取决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处地球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1月初)处最慢。日影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密切相关。【详解】1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夜逐渐边长,A错误;11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越来越接近近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B正确;11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重三中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日影变长,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点之外,北半球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解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昼夜长短的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4.2018年11月份,北重三中期中考试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的几天移动的方向是A.北半球向南移动B.南半球向北移动3C.南半球向南移动D.北半球向北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6月22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2月22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详解】2018年1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移动方向是向南移动。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熟悉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5.2017年1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约9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乘专机离开北京,于当地时间中午12时40分抵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如下图),出席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专机飞行时间约为A.10小时40分B.12小时40分C.9小时30分D.7小时30分【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较简单,求飞行时间时注意将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间统一到一个地点。【详解】读图可知,苏黎世国际机场经度为8.32°E,位于东一区。飞机抵达苏黎世时当地区时12时40分,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5日9时左右,因此飞机飞行时间为,10小时40分。故A正确。【点睛】已知经度求区时,步骤如下:4第一步是求时区: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则时区=商数+1。求8.32°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8.32°÷15≈0……整8.32°,则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1区。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的方法。10月中旬,小明错峰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因旅游目的地使用的时间也为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小明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则当地的纬度可能是A.6°NB.6°SC.0°D.15°N7.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12时52分,则该地的经度为A.133°EB.129°EC.13°ED.107°E【答案】6.B7.D【解析】【分析】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大约是每个月移动8°。据此计算本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利用当地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计算经度差,然后推算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直射点纬度和当地纬度之差)【6题详解】10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6°S。此时当地正午物体都没有影子,说明太阳刚好直射当地所在纬度。故B正确。5故选B【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小明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故12时52分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此时该地是正午,地方时为12时,通过计算,当地经度为107°E。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熟练掌握时间差的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8.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则甲地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9.若阴影部分为1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1月2日,则北京时间为A.1日8时B.2日8时C.1日20时D.2日20时【答案】8.C9.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以及地方时的计算。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2.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的应用。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心点为南极,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甲附近的昼6夜半球分界线为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甲地所在经线位于昏线以西45°,故甲地地方时为15时。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9题详解】0时是新的一天的起点,24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根据材料,阴影部分为1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1月2日,则甲附近的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另一条分界线是0时经线,经度为0°,推算出北京时间(120°E)为2日8时。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和日界线的应用。10.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如下图)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读图完成下题。2018年3月2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雨水B.惊蛰C.春分D.清明【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二十四节气”。每相邻的两个节气之间大概相差15天。据此解答该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雨水日期为2月18-20日,惊蛰日期为3月5-7日,春分日期为3月20-22日,清明日期为4月4-6日,所以3月2日最接近惊蛰。故B正确,ACD错误。7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低,掌握二十四节气和阳历时间的关系即可解答。11.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及其运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时差和地转偏向力【详解】昼夜长短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极光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而引起的涨落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现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右岸沉积,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综合性较强,需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故在阳光照射下,形成昼夜现象。1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A.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长相同【答案】B【解析】8【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线的应用及其地理意义。时间的计算与经度密切相关。地方时是指因为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每条经线对应一个时刻,该时刻就是地方时.【详解】线速度与纬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相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相同,故B符合题意;相同纬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相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需要熟悉经纬线的基本应用。14.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一个周期为1恒星年B.我国海口市(约20°N)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C.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且地方时为12时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回归线到赤道之间某点,当直射在此点纬线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详解】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一个周期为1回归年,故A错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海口市位于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B错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且地方时为12时,C正确;回归线到赤道之间某点,当直射在此点纬线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海口市位于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当太阳直射海口所在纬线时,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以及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5.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自转角速度越小B.近日点地球公转角速度最慢9C.除了极点外,地球自转线速度都相等D.远日点地球公转线速度最慢【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区都是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详解】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纬度都相等,为15°/小时,AC错误;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近日点处最快,远日点处最慢,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低,掌握基本概念即可正确解答。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①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5°②使“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B.②④C.①③D
本文标题: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8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