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1.“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展示了桂林山水美景,该景观地貌属于()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冰川地貌D.喀斯特地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详解】“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展示了桂林山水美景,地面上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蜂林立,该景观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D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于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2.哈大高铁单线里程最可能为A.650千米B.1000千米C.1100千米D.1650千米3.下列有关哈大高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是哈大高铁在高寒条件下高速安全行驶的保障B.哈大高铁线路位置尽量靠近高速公路,目的是共用排水沟,节约用地C.哈大高铁开通有利于完善我国路网,缓解东北地区客运压力D.哈大高铁开通对哈大,沈大等民航线的客运量影响很小【答案】2.B3.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布局。【2题详解】从大连到哈尔滨夏季正常时速为300公里,用时3.5小时,故可计算哈大高铁单线里程为300*3.5=1050公里,除去停靠时间,实际里程比这个数据稍短,哈大高铁单线里程最可能为1000千米,B正确。【3题详解】哈大高铁是世界首条“高寒高铁”,科学技术是哈大高铁在高寒条件下高速安全行驶的保障;哈大高铁线路位置尽量靠近高速公路,目的是共用排水沟,节约用地,节省投入;哈大高铁开通有利于完善我国路网,缓解东北地区客运压力;哈大高铁夏季单程只要3.5小时,相比哈大,沈大等短途民航线来说价格便宜,用时相差不大,对哈大,沈大等民航线的客运量影响较大,D说法错误,选D。-3-4.如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B.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C.褶皱、沉积、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D.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沉积岩在下面的老,上面的新.砂岩在石灰岩上面,说明石灰岩老,砂岩年轻.左边的岩层石灰岩向下弯曲,右边的石灰岩向上拱起,因此是先形成褶皱构造.图中黑色图例的岩浆岩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说明当时砂岩还没有形成.而图中方块图例的岩浆岩是侵入到砂岩中形成的侵入岩.说明侵入岩晚于砂岩.断层又将砂岩,石灰岩,侵入岩断裂错位,因此断层最晚形成。故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详解】岩浆岩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说明当时砂岩还没有形成.而图中方块图例的岩浆岩是侵入到砂岩中形成的侵入岩.说明侵入岩晚于砂岩.断层又将砂岩,石灰岩,侵入岩断裂错位,因此断层最晚形成.因此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故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分析形成过程.读下图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4-5.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太行山C.大兴安岭D.雪峰山6.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C.东西坡降水量800米附近差异最大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答案】5.D6.C【解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山地山麓地区降水量为1000毫米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应该为雪峰山,故选D。【6题详解】因东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坡,故图中虚线为东坡,实线为西坡。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速率大于西坡,A错。两侧山坡降水随高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特征,B、D错。在海拔800m附近,两坡降水量差异最大,东坡约1750mm,西坡约1350mm,C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地理信息图判读百合喜凉爽,忌酷暑,耐寒性稍差;喜湿润,怕水涝。日光充足,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百合对土壤要求不严,黏重的土壤不宜栽培.甘肃兰州,江苏宜兴、河南洛阳、湖南龙牙是我国百合四大产地,其中兰州的百合品质最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我国四大产区中,兰州的百合品质最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5-A.地形平坦B.昼夜温差大C.水源充足D.土层深厚8.下图示意的栽种方式中适用于江苏的是A.①B.②C.③D.④9.对湖南种植百合威胁最大的是A.春季风沙B.夏伏旱C.秋季多雨D.冬季暴雪【答案】7.B8.A9.B【解析】【7题详解】百合喜凉爽,忌酷暑,耐寒性稍差,喜湿润,怕水涝,兰州的百合品质最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所以B正确。【8题详解】百合喜凉爽,忌酷暑,耐寒性稍差,喜湿润,怕水涝,江苏省地形平坦,降水丰富,地表易积水,因此百合应种植在垄上,避免积水,选①,所以A正确。【9题详解】湖南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沙天气少,冬季降水较少,湖南夏秋多雨,但种植百合一般选择在避免渍水的地区,而7月份的伏旱酷暑对百合生长威胁最大,所以B正确。某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自行车从甲地到庚地,车行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读骑行路线图(图中乙、丁、己的海拔为500米),回答下列小题。-6-10.该骑乘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四路段中,坡度相对较平缓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戊11.自行车骑行的地区位于A.湖南B.台湾C.广东D.四川【答案】10.D11.B【解析】【分析】图中小黑点密集,说明骑行速度慢,应是上坡路段,稀疏说明可能是下坡路段,密度居中的才是平缓路段。【10题详解】由题中材料可知,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中小黑点密集,说明骑行速度慢,应是上坡路段,稀疏说明可能是下坡路段,密度居中的才是平缓路段;结合题中图,甲乙段黑点密集,A错;乙丙处黑点稀疏,B错;丙丁处太密集,C错;丁戊处密度居中,说明坡度平缓,D对。【11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应位于台湾,湖南、四川、广东都位于120°E以西.故选B。【点睛】本题以骑行路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地貌类型及主要特征.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雨雪)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7-1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中雪,乙地中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12.C13.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流域与河流及其水文特征。【12题详解】首先对该图进行定位,根据“长江”判断该图为我国长江流域,图中“110°”即是“110°E”,它与长江相交于巫山,巫山以西为四川盆地,盆地四周山脉阻挡作用,温度高于同纬度地区,故甲处向北弯曲;巫山海拔相对较高,气温较低,故乙处向南弯曲.在这里,影响雨雪分界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3题详解】图中亚洲大陆为高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北部有山脉的阻挡,气温较高,所以降雨;而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温较低,所以降雪.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乙处等压线比甲处密集,风力较强.①③正确,选B。-8-【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另外要解答本类题目,学生还应该掌握等值线的判读等知识点。读某区域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完成下题。14.M地的年干燥度值可能是A.0.4B.0.8C.1.2D.1.615.1、2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与2地相比,1地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C.距海近,湿度大,降水丰富D.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答案】14.B15.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原因。【14题详解】读图,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变化规律,根据等值线特点,可以判断M的值可能>1.5或<1.0.结合地形图可知,该线经过的地形为大兴安岭。高度大,蒸发弱;山地降水多于西侧的背风坡和东侧的平原,M的干燥度较小,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0.5-1.0之间,因此选B。【15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位于东北地区,①位于长白山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干燥度低;②位于长白山的西侧,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干燥度高。D正确。1月3日,受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江西省星子县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9-完成下列小题。16.鄱阳湖水位逼近极枯水位时,对下列功能影响最小的是A.灌溉B.旅游C.航运D.养殖17.专家指出,鄱阳湖水位的高低主要受长江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当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顶托湖水,鄱阳湖水域变大;当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被长江拉空。近10年出现的枯水期,多是湖水被拉空所致。下列对鄱阳湖水被拉空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枯水期长江水位低B.长江上游大坝蓄水导致干流水量减少C.工农业用水量增加,长江水量减少D.上游水库群清水排沙,下游河床沉积加剧【答案】16.A17.D【解析】试题分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鄱阳湖水位逼近极枯水位时,仍足以满足灌溉用水,对灌溉影响最小;水位降低,风景质量下降,会导致游客减少;水位逼近枯水位,会增加航运的危险度,容易搁浅或者触礁;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减小,生存环境质量降低,导致减产,A正确。【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分析可知,当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的时候,水从鄱阳湖补给给长江,鄱阳湖处于枯水期。上游水库清水排沙,下游水位升高,河流水补给给湖泊水,鄱阳湖处于丰水期,D不正确。下面是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0-18.有关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a坡雪线高度高于b坡B.c坡水能资源丰富C.乙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太阳辐射能沿b到d的方向递减19.有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为湿润性盆地,是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的理想地区B.丙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以旱涝为主C.自北向南,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农耕区畜牧业向牧区畜牧业转变D.乙盆地内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呈环带状分布【答案】18.C19.D【解析】【18题详解】根据图示地区是沿东经87°5′做的剖面,甲为天山,a坡为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为迎风坡,雪线低;c为昆仑山北麓,降水少,水能资源小;乙位于塔里木盆地,夏季流量大,冬季可能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受气温影响,所以年际变化小。d处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9题详解】乙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的绿洲呈环带状分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下图为一山坡地的地质剖面图,某营建商将部分的坡地削平准备盖房子出售。该地区潮湿多雨,地层有滑移的潜在危险。回答下列小题。-11-20.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块营建基地中哪处危险性最高,其理由是A.甲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顺向坡地B.甲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逆向坡地C.乙基地最危险,因其位于山顶D.丙基地最危险,因其位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7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