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十五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1-南阳市一中2019年春期高三年级第十五次目标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羊绒是生长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抵御风寒能力很强,在国际上被成为“软黄金”。河北清河县是传统棉产区,近年来,靠加工羊绒成为“中国羊绒之都”,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说。但是清河县目前还并非羊绒品牌中心和效益中心,而且产业集群的各个群体间缺乏良好互动,给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阻碍。为此,政府新的发展纲要提出:“在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羊绒制品市场为龙头,巩固提升初加工,全力发展深加工。”据此完成问题1.清河县成为羊绒之都的优越条件是A.原材料丰富B.工业基础好C.科技水平高D.知名度高2.目前清河拥有规模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新上羊绒纺织生产线20条,众多相关企业的集聚目的有A.共用当地丰富原料B.加强交流和协作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D.分享政府优惠政策3.清河县羊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可能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B.依托国际品牌,增强竞争实力C.转移初级环节,全面发展深加工D.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专业分工【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清河县是传统产棉区,原材料没有优势,A错。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水平、知名度没有优势,C、D错。该地加工羊绒的产业集聚的多,成为羊绒之都的优越条件只有工业基础好,B对。【2题详解】-2-目前清河拥有规模企业已经达到300多家,新上羊绒纺织生产线20条。众多相关企业的集聚目的有分享政府优惠政策,D对。当地原料缺乏,A错。产业群体间缺少良好交流和协作,B错。产业集聚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错。【3题详解】清河县羊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可能的是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专业分工,有利于发展深加工,D对。产业结构仍是羊绒加工,没有新兴产业,A错。没有依托国际品牌,B错。筑固提升初级环节,全面发展深加工,C错。智慧农业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产业更具有“智慧”。陕西省大荔县已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内的蔬菜大棚安装了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的盐碱度和pH值以及光照变化。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监测数据对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投放农业生产资料,并根据需要调动各种执行设备,进行调温、调光、换气等动作,实现对农业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目的是①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②拓展农产品市场③节约农业生产资料④提高农产品产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政策支持B.气候类型多样C.黑土广布D.水陆交通便利【答案】4.B5.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4题详解】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科技手段,节约农业生产资料,③对。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④对。智慧农业不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①错。生产措施不能拓展农产品市场,②错。B正确。-3-【5题详解】大荔县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说明发展智慧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有政策支持,A正确。气候类型没有优势,B错。该地是黄土广布,C错。水陆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便利,D错。【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面图是1975~2009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E、23.26°N,海拔高度7.2m)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下表是雾日前后24小时变温概率统计(%)。结合图表完成问题。6.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成反比B.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C.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D.气温20℃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7.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南澳岛2、3月份大雾出现的概率较大的原因可能是①正变温时,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4-②负变温时,风力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③2、3月份气温适宜,有利于大雾的形成④南澳岛上的气温较海洋气温高,且温差较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在当地能看到的现象是A.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是中午12点B.当地台风活动频繁,降水多,多大雾天气C.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D.岛上居民穿着以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衣服为主【答案】6.B7.A8.C【解析】【6题详解】从右图可以看出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从左图可以看出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B正确;图1中左图看秋季大雾天气较少,C错误;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气温是20℃以上,D错误。【7题详解】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升高时易形成雾,正变温时,水汽蒸发多,受暖湿空气影响,对大雾的形成有利,①正确;气温降低时形成雾的概率小,风力较大水汽不易积聚,不利于大雾的形成,②错误;2、3月份气温升高,有利于大雾的形成,③正确;南澳岛上的气温夏季或者白天较海洋气温高,冬天或者夜晚比海洋温度低,④错误。选择A。【8题详解】从上右图可以看出南澳岛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不是在气温最高时,当地大雾浓度最大时一般也不是中午12点,A错误;一般夏季休渔,气温较高,所以B错误;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时气温不高不低,应为春秋分,当地太阳接近于正东方向升起,C正确。广东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岛上居民不可能穿着以羽绒服、棉袄等较厚衣服为主,D错误。【点睛】雾是在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冷却到一定程度,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雾一般有生成、持续、消散三个阶段。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5-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布有附生的苔藓植物。图a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山顶苔藓矮曲林A.群落组成种类复杂B.生长地多岩石碎块C.生存环境相对干旱D.都分布在南方地区10.苔藓矮曲林树木弯曲变形,主要是因为山顶A.气候寒冷B.光照不足C.土层浅薄D.山风强烈11.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上限表现为西高东低,造成其东西分布上限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热量B.土壤C.地形D.大气环流【答案】9.B10.D11.C【解析】【9题详解】山顶苔藓矮曲林主要分布在山顶或山脊,地形复杂,土壤发育差,多岩石碎块。山顶苔藓矮曲林主要以树木和苔藓植物为主,说明其群落组成种类简单;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说明其生存环境较为湿润;山顶苔藓矮曲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同时河南和西藏也有分布。据此分析选B。【10题详解】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甸地面;气候寒冷、光照不足、土层浅薄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但不是树木弯曲变形的原因。据此分析选D。【11题详解】-6-山顶苔藓矮曲林是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的,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据此分析选C。【点睛】山顶苔藓矮曲林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水汽易凝结成雾,又被称为“雾林”。山顶多雾、气温低、土壤贫瘠,植物生长慢。山风强烈,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矮曲。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定西,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苦瘠之地,但马铃薯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且个大质优、口感醇香。当地马铃薯4~5月播种,9~10月采收。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方式耕作。不少农户将收获后的马铃薯窖藏,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定西市政府曾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目标,但遇到了来自内蒙古东部乌兰察布市的强力竞争。下图为定西与乌兰察布地理位置示意图。(1)简述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气候条件。(2)分析定西马铃薯种植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原因。(3)分析定西马铃薯常用窖藏并用水反复打湿地窖的地面和墙壁的原因。(4)与乌兰察布相比,分析定西竞争“中国薯都”的劣势。【答案】(1)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湿润;④喜温凉(任答2点)(2)①年均温低,生长期短,有利于提高地温;②蒸发量大,有利于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③黑色地膜,遮光性强,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④套种豌豆,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⑤豌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⑥增加农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或提-7-高土地利用率。(任答4点)(3)①地窖中光线弱,避免马铃薯发芽;②地窖内温差小,有利于保持适当温度,延长储存时间;③反复打湿地窖,保持湿度,有利于马铃薯水分储存,避免马铃薯(发芽、干枯)变质.(4)①地势相对崎岖,种植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条件差;③距离市场远,产品运输成本高。(任答2点)【解析】【详解】(1)定西位于西北内陆,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大于400mm,位于半湿润区,土壤较湿润。位于黄土高原,气候温凉,适宜马铃薯生长。(2)该地气候温凉,年均温低,生长期短,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地温。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膜覆盖有利于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黑色地膜,遮光性强,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套种豌豆,能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水分蒸发。豌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能提高土壤肥力。套种可增加农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或提高土地利用率。(3)农户将收获后的马铃薯窖藏,是因为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地窖中光线弱,可避免马铃薯发芽。地窖内温差小,有利于保持适当温度,延长储存时间。反复打湿地窖,利于保持窖内湿度,有利于马铃薯水分储存,避免马铃薯干枯变质。(4)与乌兰察布相比,定西的地势相对崎岖,地表沟壑多,种植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苦瘠之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条件差。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远,产品运输成本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涅涅茨人自古以驯养驯鹿为生。驯鹿能刨食雪下一定深度的苔原植被并适宜在较寒冷的地带生活。涅涅茨人每年随驯鹿南北迁徙,在迁徙途中会生食少量富含维生素的鲜鹿肉。21世纪初,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亚马尔半岛传统的驯鹿游牧业受到了冲击。2017年12月8日,中俄亚马尔项目产出的天然气首次由LNG(液化天然气)船通过北方航道(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运往中国。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8-(1)说明亚马尔半岛驯鹿迁徙方向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析涅涅茨人随驯鹿迁徙途中会生食鲜鹿肉的原因。(3)简述亚马尔半岛油气资源开发对传统游牧业的冲击。(4)分析亚马尔天然气经北方航道输往我国成为可能的原因。【答案】(1)春夏季节向北迁徙,秋冬季节向南迁徙。冬季北方黑夜漫长,气候严寒,气温过低;冬季积雪深度较厚,刨食困难,故向南迁徙;夏季南方气温回暖(有蚊虫叮咬),驯鹿喜欢北方气温较低的环境;北方夏季苔原植被丰富,食物充足(2)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主;亚马尔半岛纬度高,气温低,不能生产蔬菜,迁徙途中生食鲜鹿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亚马尔半岛位于苔原带,植被稀少,燃料不足(3)天然气开发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使涅涅茨人从事传统游牧业的人口减少;天然气开发破坏了苔原植被、水源等,使驯鹿在迁徙过程中食物来源减少;开发设施(道路、管道等)的建设会影响驯鹿迁徙的路线(4)科学技术的进步,LNG(液化天然气)船的发明和船只破冰能力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北方航道通行成为可能【解析】整体分析:驯鹿能刨食雪下一定深度的苔原植被并适宜在较寒冷的地带生活。冬季积雪
本文标题: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十五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7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