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1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名师导语』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品大量输入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引入西方的机器生产等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经济开启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洋务运动。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及影响、洋务运动与近代化仍需重点关注。知识点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对中国的侵略。2.表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外国商品倾销,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3.影响(1)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知识点二洋务运动1.背景(1)清政府内外交困。-2-(2)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口号:“自强”“求富”。4.活动(1)军用工业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②1865年,李鸿章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2)民用工业:1881年,开平煤矿是我国首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5.评价(1)洋务企业存在种种问题,未能直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对我国早期的现代化起到推动作用。洋务运动与近代化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工矿交通通讯事业。我们知道,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存在使用雇佣劳动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然而却没有自发地出现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知识点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产生(1)原因:19世纪70年代前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③中国人民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3)表现: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3.艰难生存(1)原因:列强的压制和清政府的勒索。(2)结果: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构图解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信息提取: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洋务企业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出强烈的半封建性。【漫画解史】洋务企业信息提取:洋务派企业,从性质上讲,依然是封建政府或官僚的一个生产部门而已。官督商办企业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资本主义企业性质。【漫画解史】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机遇信息提取: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之所以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探究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洋务运动的作用(1)思想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近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4-(3)外交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经济形态: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2)生产方式: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3)商品流通: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4)阶级分化: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1.(2019·四川广安等四市调研)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这一状况()A.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B.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C.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D.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解析据材料可知,“纺织女工”和“码头搬运工”的工资高于自然经济的“农妇纺布”和“农民种地”,促使从事自然经济活动的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化,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课标全国Ⅰ,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力,从而导致了英国棉布在中国的滞销,成为了“无用的”的商品,成为中国生丝的包装布,故选D项。材料并未体现A、B、C三项。答案D探究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买办”的出现及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1.全面认识买办阶层的影响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情况-5-时间(年)类别投资比例(%)1883~1913轮船航运54.5%煤炭开采67.7%1890~1910机器纺织23.23%1872~1893机器制造27.68%核心论点:从中国近代发展历程看:一方面,买办为外国侵略者效劳,为外国资本家推销商品、收购原材料,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工具;另一方面,买办在客观上有利于中西经济交流;买办凭借雄厚的资金,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社会。半殖民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受控于列强。西方国家对被侵略国家进行经济掠夺、资源霸占,将资本主义经济渗透到被侵略国家的经济结构中,使得那里的旧有经济遭到瓦解。半殖民化使得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较资本主义萌芽更多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对于中国来说,殖民主义……带来了资本主义文明,迫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了现代。——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中增加了资本主义色彩,迫使中国被动地走向“近现代化”。1.(2018·湖北新高考联盟质测)徐泰来在《洋务运动新论》中说:虽然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掌握着实权,但由于他们笃信纲常名教,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的表示。由此可推断出()A.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B.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C.清朝统治的分崩离析D.汉族地主的排满情绪解析据材料“他们笃信纲常名教,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的表示”可知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故B项正确。答案B2.(2018·河北衡水金卷模拟)1879年,美国官员杨格访华时说:“中国若不自强,外人必易生心欺侮……中国之大害,在弱之一字,我心甚敬爱中国,实盼望中国用好法,除弊兴利,勉力自强,成为天下第一大国,谁能侮之。”这一时期中国“除弊兴利,勉力自强”的实际举措是()A.自强求富进行改良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设立了农工商总局D.废科举设新式学堂解析1879年,中国正在进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故A项正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B项错误;设立了农工商总局是在戊戌变法期间,-6-故C项错误;废科举设新式学堂是在1905年,故D项错误。答案A考法1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影响【考题1】(2017·课标全国Ⅱ,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答案B『方法突破』★明立意从福州船政局经营方式的角度考查历史解释。★抓关键理清一个变化:由“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到“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化。★清误区本题为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难度适中。洋务运动是晚清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但单纯引进西方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制度是其失败的根源。考法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及影响【考题2】(2018·吉林新高考联盟质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史料二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有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7-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史料三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0分)(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15分)答案:(1)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呈现下降趋势,与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本能抵制有较大关系。(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解题技巧』★关键信息信息1从史料一数据看,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由第一个时间段到第二个时间段呈增长趋势。但从第二个时间段到第三个时间段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其销售情况受阻。信息2“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说明,近代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信息3“1840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等表明,上海开埠后,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思路点拨本题从自然经济解体的角度切入,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来阐述事件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第(1)问,从数字对比分析的角度概括。第(2)问,据史料二、三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及影响角度综合分析。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名师导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及抵御外侮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兼有一定的非选择题;内容涉及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抗战-8-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从考查方式看,常依托教材主干知识,选用多种材料(如社会现象描述、观点引述、文献记载及历史图片等形式)创设情境,迁移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重视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知识点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时间: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2.原因(1)1912~1919年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21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8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