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政治 第二专题 第一框题 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列举事例,说明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懂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举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的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感受积极维护权利的重要性和履行义务的必要性,树立维权意识。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难点:列举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由民法调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和内容。3.民事主体的分类:_____________、依法成立的_______或者其他组织。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5.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也有赖于公民依法维护权利意识的增强。6.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民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制度。即时巩固:1.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里的公民、法人应该是()A.特殊主体B.一般主体C.平等主体B.财产主体2.法律上的民事主体是指()A.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2或者其他组织B.除公民(自然人)外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C.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和人格利益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民事行为能力B.民事主体的内容C.民事客体的对象D.人们的实际行动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①主体②法律事实③内容④客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要点理解: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3、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4、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5、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6、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难点探究:探究活动一:31、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谁?2、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3、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探究活动二: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探究活动三:1、甲有没有侵犯乙的合法权益?2、如果甲侵权了乙的合法权益,应该以什么方式承担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活动四: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权利是否过了诉讼期?探究活动五:总结“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点评答疑:1、本课的框架结构2、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1).基本内涵:是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定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2).构成要素4要素含义具体内容主体又称为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物、行为、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人格利益等内容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民事权利是指民法所确认的民事主体享有某种民事利益的可能性;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从而使相对的民事主体实现其利益的必要性(3).如何正确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要增强权利意识:公民应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要增强义务意识: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全面理解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1).含义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民事义务与民事权利相对应,是指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积极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应该承担的义务。(2).积极维护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3).违反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训练提升:51.张某借了李某5000元钱,并按双方约定在借据上写明了次年年底还清。但直到6年后,李某才催讨,张某未偿还。于是李某将张某告到了法院。法院没有支持李某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这是因为()A.张某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行为B.李某没有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C.张某没有能力履行还款的义务D.李某的起诉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2.下列属于维护民事权利的有()①于某丈夫隐瞒彩票中巨奖欺骗其离婚,于某起诉到法院②音乐创作人张怀季指责新版《西游记》侵权③赵某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自己合法权益要求赔偿④李某起诉解除婚姻关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①甲买彩票中奖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收关系②甲向乙借100元而形成的债务关系③甲男与乙女的婚姻关系④甲赠给其18岁侄女乙一台电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①自然人②法人③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④国家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5.宏强周末去某商厦购物。在购物时,商厦发现商品失窃,遂要求在商厦内购物的消费者配合进行检查。商厦保安在检查到宏强时要求搜身,被宏强拒绝,但商厦保安强行搜身,并把宏强打伤。宏强住院治疗,共花费3800元。宏强向法院起诉,要求某商厦及相关人员承担责任。6运用所学法律常识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课堂小结:本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的实现以及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这一框是对本专题内容提纲挈领的阐述,从呈现形式上来说,主要不是在法学理论上的系统阐述,而是与实际生活事例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来展开讨论的。总的来说,这一框涉及民事主体的权利意识和权利实现问题,在讲授本专题时,既要突出民事权利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对其民事义务的讲解。7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1、财产关系、人身关系2、主体、客体3、公民(自然人)、法人4、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5、人们的实际行动6、侵权行为、违法行为、诉讼时效二、即时巩固:1.【解析】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故答案选C项。【答案】C2.【解析】民事主体既可以指公民(自然人),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B错误;智力成果、商业标记和人格利益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C错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民法调整的对象,D错误;法律上的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A符合题意。【答案】A3.【解析】加强民事立法,为公民维护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权利,关键还是要有依法维权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答案选D项。【答案】D4.【解析】选D。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因此选D。【答案】D三、训练提升:1.【解析】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两年。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再来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题中案例已经超过诉讼期间,正确选项为D。【答案】D2.【解析】选A。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①②属于维护民事权利;③是由国家赔偿法调整的,④是由婚姻法调整的。故选A。【答案】A83.【解析】选D。民法调整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在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①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答案】D4.【解析】选D。本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内容。民事主体既可以是公民(自然人),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以民事主体身份参与,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答案】D5.【解析】本题考查了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①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 第二专题 第一框题 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0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