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属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共有的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对该湖泊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判断正确的是A.7月份水位最高B.一天涨落2次C.白天水位较高D.夜间水位较高2.乙图为一游客1月某日在湖边拍摄的日出照片,该游客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1.C2.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和地球的相关知识。【1题详解】该湖泊位于南半球,夏季(1月)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湖泊湖面水位较高,A错误;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位较高,C正确;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水位较低,B、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1月日出东南,人应位于湖泊的东北方向,甲处最符合,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分布状况,该地区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毫来,集中在4-9月,完成下面小题。3.河流PQ段与QR段相比A.河道宽B.落差大C.含沙量小D.水位低4.图中沙洲和沙丘形成的共同之处,都是外力的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5.与周边山地相比,沙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是A.光照强B.昼夜温差大C.降水较大D.地表较平【答案】3.B4.D5.D【解析】图示QR段河道宽,有许多沙洲形成,说明水流平缓,河流落差小。PQ段河道狭窄,说明水流快,落差大。沙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山地地形起伏大,沙洲地区是泥沙堆积作用形成,地形较平坦,发展农业的优势是地表较平。【3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例,图示QR段河道宽,有许多沙洲形成,说明水流平缓,河流落差小。PQ段河道狭窄,说明水流快,落差大,A错。河流PQ段与QR段相比落差大,B对。PQ段流速快,携带泥沙多,含沙量大,C错。图示雅鲁藏布江河段降水很少,位于青藏高原,自西南流向东北,PQ段是河流上游,水位较高,D错。故选B。-3-【4题详解】图中沙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形成的共同之处,都是外力的堆积作用,D对。A、B、C错。故选D。【5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与周边山地相比,沙洲地区水域面积较大,水汽含量大,光照较弱,昼夜温差较小,A、B错。山地地形起伏大,沙洲地区是泥沙堆积作用形成,地形较平坦,发展农业的优势是地表较平,D对。河谷年降雨量仅140毫来,属于干旱区,河心沙洲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不是农业优势,C错。故选D。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深圳被称为“无人机之都”,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一架无人机需要2000~3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A.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B.重化工业——轻工业——高科技工业C.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D.高污染高能耗——无污染低能耗——清洁生产7.无人机配件企业集聚深圳主要是为了A.便于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B.寻求最洁净的环境C.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D.减少工人工资开支8.与上海相比,深圳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丰富而廉价B.科技实力雄厚C.改革开放政策支持D.配套产业齐全【答案】6.A7.A8.D【解析】【6题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改革开放-4-以来,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阶段,A对。B、C、D错。【7题详解】一架无人机需要2000~3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无人机配件企业集聚深圳主要是为了便于企业间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A对。深圳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B错。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优势,C错。与减少工人工资开支无关,D错。【8题详解】与上海相比,深圳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配套产业齐全,一架无人机需要2000~3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D对。深圳劳动力价格较高,A错。科技实力不如北京、上海等地雄厚,B错。有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的不只是深圳地区,C错。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示意1988-2014年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A.1989年B.1991年C.2000年D.2013年10.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A.流速增快B.输沙量增大C.结冰期延长D.径流量变小11.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的主要原因是A.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大B.上游流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C.上游水库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加强D.宁夏平原灌溉引黄河水增多-5-【答案】9.B10.D11.C【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读图可知,在1991年左岸与右岸均为正值,说明以侵蚀为主,河流两岸均受侵蚀,说明河道变宽,故选B。【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读图可知,2006-2007年期间,该河段,左岸侵蚀减弱,右岸淤积增强,说明外力以淤积为主,径流量变小,D对。而流速增快,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应以侵蚀为主,AB错。结冰期长短与气温变化有关,与淤积和侵蚀关系不大,C错。故选D。【11题详解】读图可知,2001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是由于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变小所致,极有可能为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或者植被恢复有关,故选C。【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读图、表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6-(1)根据表中数据,概括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2)分析现阶段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劣条件。(3)上海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内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甚至回流的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4)比较说明上海城市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2)优: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地理位置优越;铁路网密集,长江通过,交通发达;历史发展悠久,人口较多;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等级(类型)的城市。劣:和发达地区比,地区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欠佳;和发达地区相比,城市化率偏低。-7-(3)上海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减少,就业门槛提高;成渝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回乡创业、就业等比例上升(就业和生活成本上升等方面原因也可)。(4)上海城市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和成渝地区(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上海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二、三产业集中,有利于提高城市化人口比重。【解析】【分析】本题以成渝城市群为背景资料,考查城市群的相关知识,涉及点较广,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规律,根据材料加以分析应用解答。【详解】(1)产业结构是指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表中数据可知,成渝城市群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2)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劣条件要从地理位置、交通、人口、现有发展经济水平、现在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分析,要注意劣势分析要和发达城市群相比。材料显示该城市群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地理位置优越;铁路网密集,长江通过,交通发达;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等级(类型)的城市。四川盆地历史发展悠久,人口较多。但是和发达地区比,地区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欠佳;和发达地区相比,城市化率偏低。(3)回答本题要注意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同时分析上海不利于人口就业的原因和成渝地区有利于人口就业的原因。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上海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减少,就业门槛提高;而成渝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因此回乡创业、就业等比例上升等。(4)本题回答要注意分成两问,注意审清题意,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图中数据可得上海城市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和成渝地区(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从产业结构看上海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二、三产业集中,有利于提高城市化人口比重。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在我国川西、滇西北、藏东南以及北欧、俄罗斯、加拿大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分布。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大量矿物质丰富的原生石头(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图6为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示意图。(1)结合材料推断“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2)结合材料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分布纬度较低的原因。(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4)图中“红石滩”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自然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岩石表层。(2)分布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复杂多样;纬度较低,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3)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西侧主要受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4)相比较高的流石滩,红石滩海拔较低,温度适宜;多河谷,水汽湿度大;地质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径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人为破坏较少。【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景观形成条件和区域地理差异及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整体性。【详解】(1)形成条件可以从气温、自然地理环境、原石表层特征等方面作答。(2)原因可以从地形、气温等方面分析。(3)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的原因可以从位-9-于西南季风迎风坡等方面分析。(4)原因可以从温度、湿度、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
本文标题: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4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