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贺州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二)
-1-广西贺州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二)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表明()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拱卫王室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2.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政治态度3.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4.下列关于郡县制评价,正确的是()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6.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7.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2-的古典官僚制。”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8.从汉至元国家中枢机构的职权不断变化,下列说法符合元代中书省的是()A.军国政令,草拟待诏B.统领六部,密折奏事C.总领百官,掌管政务D.出纳常命,封驳诏类9.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皇帝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10.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1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12.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的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A.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B.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C.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13.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A.埃及习惯法B.罗马万民法C.雅典自然法D.罗马公民法14.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3-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A.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B.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D.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16.1820年,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说:“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是虚,君主专制是实B.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被削弱C.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是国家权力核心D.美国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总统只是国家象征17.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18.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倒阁权的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20.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4-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法国——原生型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次生型21.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B.割占中国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D.抢占商品市场2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24.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中含有可贵的“抗灾救灾”思想.下列摘自这一文件的内容中能够体现这—思想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D.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25.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26.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5-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A.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B.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C.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D.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28.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孙中山之所以如此告诫,反映了他()A.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惋惜B.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C.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D.对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29.梁启超曾对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国体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之处最多。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B.贵族政治、列国分立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0.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二、选择题(共4大题,31题8分,32题10分,33题8分,34题14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材料二: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请回答:1.材料一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4分)2.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3.材料二中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2分)-6-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有历史学者认为:现代化的历程就是西方化的历程,但是任何一国的现代化又不能完全脱离本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而全盘西化。否则就会产生传统与现代“脱节”而导致社会分裂或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阻碍现代化的正常历程。——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史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34.阅读下列材料
本文标题:广西贺州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8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