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暑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暑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殷墟出土的甲骨上记录了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其并非向统治者心中的至高神祷告,而是请祖先将要求向神转达。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商代()A.传统宗教饱受质疑B.人文主义融入家族体制C.宗法观念趋于形成D.社会生活充满神秘色彩2.《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知)于君,发仓以赈之而私(自)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凸显)己之德美矣。”孔子此番言论意在强调()A.救助饥民与否值得商権B.儒家思想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C.等级秩序应该受到推崇D.国家统治中“仁”的核心地位3.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4.古代中国所信奉的一些神秘数字,在班固的《白虎通》里均能找到宇宙依据,如“三纲法天地人”“五常法五行”“六纪法六合”。汉代思想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B.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C.制造人为的迷信思想D.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6.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儒学独尊B.国家财政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7.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8.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9.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异姓继承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10.清代中期,棉加工业等“低端”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应市区消费;苏州市区只保留了印刷业等“高端”产业,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这说明此时的市镇()A.经济独立性日益削弱B.区域分工更加明显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产业结构出现倒退11.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e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C.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D.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12.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13.1915年,中国有学者论到:“德意志、日本之军队,节制谨严,故能称雄于世界;法、美等国则不然,能富而不能强。此无他,一为君主,一为共和故也。”此论()A.主张完全照搬欧美政治制度B.意在比较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孰优孰劣C.逆历史潮流遭先进人士抨击D.反映了民众实现民族富强的迫切愿望14.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5.“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A.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B.国民革命兴起的原因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D.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16.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在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的遗址,一块纪念碑这样写道:‘血流成河,染红了大海。’”此次战役()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C.使得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D.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17.1942~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25万涌入边区的灾民。这主要反映出()A.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B.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C.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D.中共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18.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D.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19.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A.在外交上“另起炉灶”的决心B.遵循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C.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D.贯彻万隆会议的精神20.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1949-1952年1953-1957年1963-1965年工业36%19.2%7.9%农业14%4.5%11.1%出现上表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利用市场调节手段B.改变了所有制结构C.改善经济结构比例D.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1.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A.简化了司法程序B.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彰显了契约精神D.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22.尽管西欧在14世纪中叶因黑死病危机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在瘟疫结束后西欧农民的收入却有了很大提高。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根据当时的文献分析认为,14世纪后期意大利地区农民的肉食和糖类的摄入量和贵族基本相当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A.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B.新航路开辟推动物质生活进步C.文艺复兴推动社会消费水平上升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贵族衰落23.阿伦·布洛克在评价西方某一运动时说:“古人世界的重新发现释放了新的能力,刺激了想象力,最后发现了新的真理,创造了新的形式,而不仅仅是恢复了过去已被淹没或歪曲的许多价值。”该运动()A.复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内核B.诠释了全新的文化体系C.导致了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诞生D.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24.美国制宪会议期间,北方资产阶级虽反对奴隶贸易,却支持在宪法中写入引渡逃奴的内容;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在国家权力分配上争吵不休,却对禁止各州发行纸币和破坏契约义务的条款毫无争议。这充分说明美国()A.制宪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B.联邦与各州达成妥协C.对保留黑人奴隶制度形成共识D.两大政党的主张趋同25.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道,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B.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2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27.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28.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29.吴有法在《德国史探研》中说到:“‘德国’问题在不同时期,含义也不同。对刚成立的联邦德国来说,‘德国问题’就是复兴西德经济、取得独立的国家主权,改善德法关系,防止德国成为‘第四帝国’。战后初期‘德国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欧洲一体化途径予以实现的……才有了今天的欧盟和欧洲的大联合。”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联邦德国的建立导致“德国问题”出现B.德法关系的改善解决了“德国问题”C.欧洲一体化有助于解决“德国问题”D.欧洲一体化完成的标志是欧盟成立30.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这一现象()A.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显著成效B.助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C.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发展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一定的优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发展到宋代的时候达到了高峰。主要有田径、球类、射请、摔跤、举重、游泳、马术、式术、荡秋千、放风筝、拔河、龙舟竟渡、登山与踢等运动。宋代体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首先,宋代的体育开始商业化发展,体育器材等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其次,宋代体育注重服务普通民众,开始走入民间为广大人民服务;再次,宋代体育出现总结性的专著,如出现相扑专著《角力记》、摇丸专著《丸经》等。第四,宋代体育对身体对抗性不再热衷,而注重技巧化、观赏性。第五,宋代体育发
本文标题: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届高三历史暑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8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