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3.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A.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B.淡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4.唐代的科举取士不仅依据试卷成绩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这一做法A.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C.可能影响人才选拔的公平性D.拓宽了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5.“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A.官僚机构日益膨胀B.选官标准不断放宽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社会风气渐趋开放6.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仅占1/4。据此可知,北宋中期A.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B.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C.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D.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2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8.公元前6世纪初古希腊的“公益捐獻制”,是城邦举办文化娛乐活动时,根据收入或资产向富有公民征收不定税额的制度。公益捐献的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戏剧比赛、合唱队和歌舞培训等费用,还有战争、祭祀、节庆活动等费用开支。这种制度A.提高公民文化修养,促进民主政治完善B.缓和公民内部矛盾,加强城邦的凝聚力C.增进了城邦间交流,营造城邦友好氛围D.推进社会精英的责任感和公民爱国热情9.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A.依靠习惯法来不断调整社会关系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D.通过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0.“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1.16世纪欧洲上演的一部戏剧中,女主人公鲍西亚曾发出感叹:“一个活者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但“年轻人是一头不受拘束的野兔,会跳过老年人所设立的理智的藩篱。”这部作品A.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端B.彰显了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C.反映了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D.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12.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3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B.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贡献C.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D.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13.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是A.B.C.D.14.1883年,恩格斯在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爱·伯恩施坦的信中说:“远距离输电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旨在说明A.电力推广将导致阶级斗争的终结B.科学技术对社会变革的重要影响C.发展电力是德国革命成功的关键D.电气技术取代蒸汽技术的必要性15.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俄)在论著中写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农民用一季收成便让全国人吃饱饭。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苦难还没有摧毁人们的心理。大多数人们渴望着能够带来快乐富足的劳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挣到钱,食品和商品的丰富显示了好好劳动的意义。”这些状况的出现是由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战时共产主义”的执行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16.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4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D.合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17.1936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受苏联作家协会之邀进行访问,后来发表了《访苏归来》随笔集。在书中描述,一些地方的商场,普通百姓排起长队,耐心地等待,尽管量少质差,也都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由此可知,此描述作为一种史料A.属于文学性描述已脱离历史语境B.属于个人评价不具有史料价值C.证明西方世界对苏联的恶意丑化D.比较真实的反映苏联民生状况18.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服饰的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19.“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A.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B.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C.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20.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5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D.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21.下表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立宪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B.民众普遍参与清末民主运动C.立宪风潮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D.清政府积极推动立宪的进程22.孙中山说:“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盖事所必至。”据此,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破天荒地宣布赋予几千年来备受歧视的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这反映了A.女子从此获得了参政民主权利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D.辛亥革命使民主政治得到发展23.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1890年1908年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洋货所占比例子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2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诸多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内的事情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或者相似点。如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25.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6A.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B.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C.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正确途径D.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26.中国共产党发布指示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党中央赞成建立“民主共和国”,“苏区可成为统一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红军将服从统一的军事指挥”。这份指示应发布于A.九一八事变前B.西安事变前夕C.七七事变前夕D.八一三事变后27.下表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工人阶级逐渐成熟B.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C.列强侵略不断加剧D.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28.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29.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A.1980年中国城市化基本完成B.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30.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7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31.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年份粮食产量(万吨)国家职工人数(万人)国家财政收支(亿元)第1年195052451+6.0第2年200004532—21.8第2年170004561—65.8第4年143505044—81.8A.削减城镇人口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C.优先发展农村经济D.推行经济体制改革32.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33.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A.自身实力的削弱B.冷战对抗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34.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二战中功勋卓著,战争结束后,举行大选,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8而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目标的工党却赢得393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首相。工党得以上台执政主要由于A.二战后人民普遍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B.工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C.工党的主张顺应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D.英国要在两大阵营对峙中寻找平衡35.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l~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0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