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考点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1.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引发“商业危机”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3)影响①世界市场之路: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2-②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③思想解放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④社会转型之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⑤生活变迁之路:各地原有物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表现①荷兰: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②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3)影响①对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②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③对世界市场:各地联系进一步密切,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答案C2.据统计,1503—1660年,来自秘鲁等地的18.5万公斤黄金和1600万公斤白银被运到西班-3-牙,使其白银的数量超过了欧洲白银储备总量的三倍,“财富历史性地集中于西班牙一边”。这一现象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是()A.南美地区很快被殖民地化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西班牙C.激起了欧洲殖民拓展浪潮D.加速瓦解了亚洲的封建制度解析西班牙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在殖民掠夺中获利的国家之一,会刺激欧洲其他国家进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故C项正确。答案C考点二近代欧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国王仍保留行政权。(3)发展:1721年,开始逐渐确立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4)特点①延续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内阁制的完善。②渐进性:君主立宪制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不断完善。③创新性: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④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3)内容①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②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③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4)评价①积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权与制衡”-4-原则;确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②消极: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1.“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解析根据题干“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权力在增大,故C正确。答案C2.钱满素在《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写到: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下列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A.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B.政府分权和制衡降低行政效率C.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D.联邦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杰弗逊强调了“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使权利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可知是分权与制衡,故A正确。答案A考点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思想和科技-5-1.文艺复兴(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经济的繁荣。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③文化底蕴: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3)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4)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等、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5)影响: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众多艺术家创造了永放光芒的精湛艺术作品。2.宗教改革(1)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压榨。(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6)意义①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革命旗帜。③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3.启蒙运动(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新兴资产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解放。(2)核心:理性。(3)内容: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反对专制、等级、特权、愚昧,追求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6-(4)成就①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③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④康德:人非工具。(5)影响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蓝图。③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4.近代科技成就(1)哥白尼的日心说: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2)伽利略的实验科学:17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3)牛顿的经典力学①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前人科技成就奠定基础。②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③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④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1.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与他们的祖先一样地笃信宗教,轻信人言,满怀阶级意识和封建思想。可是他们也是唯物论者、怀疑论者和个人主义者,这些都是中世纪闻所未闻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是()A.理性主义思想已经占据主导B.教权弱化,世俗权力的不断强化C.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D.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的特征-7-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既继承中世纪学识与艺术,而且又进行批判和发展,这体现出文艺复兴运动呈现过渡时期的风格特点,彰显人性价值的特征,故D项正确。答案D2.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伏尔泰的这一思想()A.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专制统治B.强调平等以维护社会稳定C.体现了要求分权制衡的主张D.要求摆脱权威统治的束缚解析依据材料“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可以看出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摆脱权威统治的束缚,主张信仰自由,故D项正确。答案D考向一世界市场的雏形与拓展——从新航路开辟到早期殖民扩张(1)以马铃薯传入欧洲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从整体史观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3)结合《鲁滨逊漂流记》考查新航路开辟和近代殖民扩张。(4)以16—18世纪英国、荷兰的经济增长率为切入点,考查英、荷殖民扩张的表现及影响。[考题例证1](2018·海南单科,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关联主干早期殖民扩张寻找题眼由材料“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8-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可以看出海外贸易发达错点诊断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答案B拓展教材宽度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进步的影响(1)经济: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并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总的来说,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发展壮大,而封建阶级逐渐衰落。(2)政治: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或掌握政权。资产阶级、新贵族因为掌握大量财富,开始要求政治权利,以便更大规模赚取利润,革命和改革反过来又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交:殖民扩张开始成为欧洲的历史潮流。欧洲国家逐步确立了开放的、侵略性的外交体系,整个世界开始以欧洲为中心。(4)科学文化: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地理学革命、天文学发展,也推动文艺复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在美洲等地发现大批新的物种,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挖掘认知深度早期殖民侵略的特点(1)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主要方式是抢占殖民地、武力抢劫、欺诈式贸易、贩卖黑奴等。(3)殖民侵略的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板块四 世界古代、近代史 第11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3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