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答案:B2.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答案:C3.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A.绍兴和议B.澶渊之盟C.宋辽协议D.雁门关协议答案:B4.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频繁换相B.培植亲信C.分化事权D.重视法治解析: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反映分割宰相权力,不是频繁换相,故A项错误;据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知,北宋通过分割宰相权力以加强皇权,不是培植亲信,故B项错误;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体现了分化宰相事权,故C项正确;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是为了分化宰相事权,加强皇权,不是重视法治,故D项错误。答案:C5.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济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这表明()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C.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D.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北宋朝廷任命京官出任地方知县,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答案:A6.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①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②分军权于地方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④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北宋初年,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军权收归中央,以加强中央集权,②与之相背,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项。答案:C7.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①极力提高皇权②竭力削弱相权③首先集中军权④削弱地方权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①②是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排除含有①②的选项,故选D项。答案:D8.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A.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B.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C.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D.选拔杰出军事人才解析:宋太祖这一做法,可以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宋太祖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不是宋太祖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题干没涉及选拔军事人才,故D项错误。答案:B9.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宋真宗想了解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在多次询问后,宰相李沆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材料反映了()A.宋代政治危机日益加深B.宋代行政机构效率低下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D.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3-解析:宋真宗任用李沆为宰相时,勤于政务,并无政治危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君主询问多次时,宰相给出不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数字,而是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是防止君主的恣意妄为,故B项错误;宰相的行为是对君主权力的制衡的体现,故C项正确;民主用于宋朝不符合史实,宋朝依然实行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答案:C10.下表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答案:B11.《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某一时期的职位称呼是:“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这一称呼反映了宋朝()A.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内重外轻的文官体制D.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答案:D二、非选择题12.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图二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4-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1)根据材料一、二,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2)根据图二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如何导致“君主独裁体制”形成?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来看,宋代宰相与其他官员地位平等,材料二对行政体制进行了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即可。第(2)题,回答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第(3)题,提取材料中信息“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然后找出皇帝如何处理军国大事即可。答案:(1)特点: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制约。(2)影响: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加强了皇权;导致君主专制独裁体制形式形成;既能集思广益,又降低行政效率;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宰相处理的政务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如果宰相与枢密使和三司使未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政策便难以实行。(答出三层意思即可)(3)导致:中央常设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由于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职级相同,部门之间如有冲突或合作,需要君主介入和仲裁,这就抬高了君主在日常决策上的地位。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犯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5-(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涉及哪些领域?据材料二分析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答案:(1)问题:政府要不要“理财”。实质:反对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2)领域:为富国强兵,改革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教育等诸多领域。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具有前瞻性。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