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3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大主题: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两大阶段: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论成果;现代中国重大理论成果。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六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顺乎潮流——西学东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2.目的: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3.概况(1)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2)魏源: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4.影响(1)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索,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2“师夷长技”之论,既有“开眼看世界”的宽阔胸怀,更有贯通古今、察时知变的学术底蕴。唯其如此,“师夷长技”才不仅从一般的时论层面,而是从更加深刻的社会变革层面,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巨大的影响。梁启超称其“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二、体用之争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在解决内忧外患的争论中出现了“体用之争”。2.表现(1)洋务派的主张: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实现“自强”、“求富”。(2)顽固派的主张:坚守“夷夏”的精神堤防,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评价: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评价“中体西用”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以后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三、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2.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3.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评价: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实践。四、维新思想3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学知识的增长。2.代表人物(1)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康有为“披着传统的外衣”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策略。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2)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3)谭嗣同: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4)严复: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3.影响:它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历史的怪圈”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一度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的怪圈”在康有为、严复、辜鸿铭的思想进程中都有鲜明的显现。——据何晓明《破解历史的“怪圈”——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素养提升·融会贯通]4►探究1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认识史料就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来说,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李小庆《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解读]史料中第一句话从经济近代化角度说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和作用;第二句话中的“旧有思维定式”指“中体西用”思想,从侧面指明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试答]现象:部分开明知识分子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到政治制度的飞跃。多角度评价“中体西用”主张(1)从目的上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上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经济上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思想上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探究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史料一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思考]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解读]史料一说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新学伪经考》产生了不利于变法的负面作用。[试答]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变法思想。问题:康有为的变法理论过于武断,反而使变法陷于被动,阻碍了变法。史料二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5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摘编自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思考]根据史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并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解读]史料二表明,梁启超认为科举制度选拔不出有真正治国之能的人才。[试答]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②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③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2)成因①主观原因:康有为、梁启超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②客观原因: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以唯物史观认识中体西用在晚清时期的演变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04年清政府《奏定大学堂章程》对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计划和规定。序号学科课程计划1经学科分设周易、尚书、毛诗(诗经)、春秋左传、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理学十一学门2政法科分设政治、法律两学门3文学科中国史、美国史、中外地理、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日本文学等八学门4医科设医学、药学两学门5格致科分设算学、星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六学门66农科分设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四学门7工科分设土木、机器、造船、造兵器、电气、建筑、应用化学、火药、采矿及冶金九学门8商科分设银行及保险、贸易及贩运、国税三学门围绕表格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解析:本题属开放型试题。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京师大学堂设立的课程中,既有中国的传统儒家经典,又有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在课程的设置上,京师大学堂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这在客观上会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据以上分析可拟定论题。在阐述时可充分利用表格信息,简明扼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论题:京师大学堂的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特点。阐述:晚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创立了京师大学堂。其在课程的编排中,虽然传统经学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更多的课程,如格致科中的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学门,工科中的电气、应用化学、火药学门,商科中的银行、保险等学门都呈现了教育近代化的特征。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进而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富强,所以京师大学堂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特点。(注: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晚清时期“中体西用”内涵的演变发展(1)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中学”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等。“中体西用”论的持有者既看到了清王朝变的一面,同时也坚持清王朝不变的一面。他们认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及文教举措才能更好地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晚清社会变革中的“中体西用”①“维新变法”: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提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中体西用”作为维新变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政策颁示天下。②清末新政:新政改革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是清朝统治阶级的成员,他们的地位、思想、目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超出“中体西用”的界限,这时期的“西用”已经深化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中体西用”中的“西用”更加深入。[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7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C[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在面临列强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变革,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进行政治改革,A项错误;魏源并未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愿望,D项错误。]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数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恭亲王奕也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这些主张()A.有利于减少引进西学的阻力B.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C.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D.是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奕强调西方的文明源于中国,这有利于人们接受和认可西方文化,可以减少引进西学的阻力,故A项正确;西学东渐开始于明代末期,故B项错误;当时“华夷之辨”的偏见仍然存在,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3.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的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篇文章《道器》却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洋务派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D[晚清时期,中国人“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仍然强烈,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开篇文章中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这是为了迎合当时国人的观念,减少传播西学的阻力,回避以夷变夏的攻
本文标题: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3 第13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2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