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法治”,墨子主张“尚贤”。他们探讨的共同问题是A.人的本性B.治国方略C.人际关系D.自然规律2.董仲舒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他A.强调纲常名教B.维护等级秩序C.强调君权神授D.重建儒家信仰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4.某思想家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他主张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君民共治D.致良知5.下表为北宋至清朝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变化表(%)(部分)。据此可知A.各时期都重视理论研究B.宋代科学技术最为发达C.古代科技以技术为重心D.明清时期轻视科技文化6.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是7.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这里他强调A.道德是理想的核心价值B.快乐是理想的终极目标2C.快乐与美德是相辅相成D.享乐是人生的奋斗目标8.彼特拉克说:“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这体现了A.人文主义精神B.理性主义原则C.人人平等思想D.天赋人权理念9.马丁•路德主张,灵魂要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一主张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强化了上帝的统治地位D.强调了人们积德行善的重要10.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他认为启蒙的真谛在于A.推翻专制B.人身自由C.思想自由D.主权在民11.近现代西方的一些画家“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使用各式各样的新材料,表达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风格的是12.《人间喜剧》以资产阶级的发迹和封建贵族的没落为主线,展示了金钱如何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如何腐蚀人的灵魂、捉弄人的命运,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求、追逐和争夺。该小说A.是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采用反传统、反理性的艺术手法C.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D.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先进性13.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听广播、看电视上。这表明A.科技发展缓和了社会各种矛盾B.科技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科技进步使人们摆脱精神空虚D.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逐渐消失14.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A.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B.冲击了教会神学统治C.改变了认识世界的视角D.为工程力学奠定基础15.“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与该观点一致的主张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坚持传统夷夏观念16.某学者认为:“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个方案。”两个方案的本质区别在于A.前者以自强为目标,后者以求富为目标B.前者维护封建统治,后者反对君主制度C.前者坚持君主专制,后者倡导君主立宪D.前者维护传统道德,后者反对孔孟之道317.某史书写道:“……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里的“激烈变革”应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8.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其目的是A.推动思想解放B.方便民众阅读C.推广白话文体D.普及科学知识19.“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人冷宫,却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孔子及其学说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20.孙中山说:“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因此他A.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C.仿照俄国发动了无产阶级革命D.强调工农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力量21.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它折射出当时A.美苏展开激烈的空间竞争B.“冷战”有利于科技的发展C.苏联在“冷战”中占有优势D.“冷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23.习近平主席评价某位科学家:“以其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位科学家的贡献是A.发明克隆技术B.成功提取了青蒿素C.培育杂交水稻D.发现结晶牛胰岛素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该法A.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B.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D.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25.1956年,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生物学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的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C.“双百”方针的贯彻D.“文革”即将结束4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某班同学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课题,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各小组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第一小组搜集的古代科技的资料: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摘自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摘自《全球通史》第二小组搜集的近代科技的资料并整理成表格:第三小组搜集的现代科技的资料:(1)根据第一小组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8分)(2)请完善第二小组整理的表格中划横线的内容,并按照相应序号写在答题纸上。(4分)(3)根据第三小组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看法。(4分)(4)在以上三个小组资料的基础上,请你为其中一个小组补充一项该时期的科学成果。(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魏源认为西方长技有三: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是养兵练兵之法。他强调引进5西方各国的军事技术,举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国防,使中国赶上西方国家。魏源的另一个贡献是允许商民自办民用工业。他看到,西方先进技术输入中国后必将受到民间商人的欢迎,这种商民自办的工厂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私营企业。魏源认为,要真正做到“上师外夷”,除引进吸收军事技术,做到早日“自行改造”外,还要改革科举取士制度,培养军事技术骨干人才。——摘编自史远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材料二20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摘自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原文)(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维新”的背景及其政治目标。(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然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自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材料二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摘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的观点,并简析其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小平“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2分)6历史(Ⅰ类)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BCBDC6-10DAABC11-15DCBCA16-20CDADB21-25DABA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8分)(1)8分。评分说明:主题2分,说明6分。示例:主题: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说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指南针用于开辟新航路,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火药用于征服殖民地和战胜封建势力,加速了欧洲的历史
本文标题: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