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1-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D.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己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B.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君主集权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D.专制暴政与秦朝的灭亡无关3.有学者指出:“唐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于政事堂,三省首长制成熟;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来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三省分掌出今、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该学者意在A.凸显权力的“强势”B.突出皇权的“独尊”C.彰显官场的“气派”D.强调权力的“制衡”4.《文献通考》描述宋代官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反映的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A.重视分权和制约B.加强对军队的控制-2-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重视官员的才学5.据史载,一次,宋孝宗的一名幸臣请求法外开恩,宋孝宗答道:“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仿行。”要他去央求宰相,可宰相“坚执不从”,并表示“纵降旨来,定当缴了”。宋孝宗得知此情,不禁浩叹:“书生难与他说话!”此事说明,宋代A.宰相对君主有一定的制约B.司法制度遭到皇权的破坏C.宰相政治地位已超越皇帝D.士大夫全面干预司法事务6.朱元璋废丞相后认识到: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他设置殿阁大学士。成祖时内阁出现,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明朝内阁的形成和发展表明A.明初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专制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趋势D.宰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的复兴7.1832年到1867年,英国有十届内阁因下院的不信任投票而倒台。1867年议会改革之后形成一个常规:大臣必须是两院中的人,首相则必须来自下院。迪斯雷利首相曾说:“全部国家权力都集中于下院。”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B.责任内阁制已名存实亡C.首相权势被明显削弱D.议会垄断国家一切大权8.有学者指出,在已经巩固了的民主政体中,普选产生的代议机构是国家吸纳、整合社会力量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实现国家权力正当化的重要制度形式,但是在德意志帝国这里,虽也出现了国会,但国会只是起到了橡皮图章的作用而已。这表明当时德国A.初具近代社会特征B.一院制国会权力有限C.仍是封建专制帝国D.议员未能由普选产生9.虽然罗马法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被岁月逐渐尘封,然而,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各国-3-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这说明罗马法A.为西方其他国家所继承B.成为欧洲法律的渊源C.具有强大的影响力D.由衰落重新走向辉煌10.美国1781年《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而1787年《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是“自由与绝对统治之间的最成功的调和”。美国国家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美国A.邦联观念业已消除B.统一国家即将形成C.地方主权逐步退出D.州际矛盾得以缓和1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2.1906年冬,同盟会召集会议讨论革命旗帜的设计方案。与会代表提出了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象征十八行省的十八星旗、象征天下大同的井字旗等若干方案。这些方案的提出表明A.国家与民族的观念至上B.各地革命理念趋同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清朝统治分崩离析13.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4-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B.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C.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14.下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示意图(部分),其中“?”处应添写的是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国民》数种→?→1920年左右,大中学生创办的宣传新文化的各种刊物达上百种A.新文化阵营的分化B.辛亥革命的影响C.新式印刷技术发展D.五四运动的推动15.国民革命期间,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党员人数急剧扩充,但组织的内聚功能并未增强,基层组织尤其不健全,这与共产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纪律性形成巨大的反差。由此可知,当时A.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产B.国民革命潜伏着失败的隐患C.国民党开始重视组织建设D.工农革命热情并未充分调动16.下图为中共创立的一份报刊。据图中信息,推测胡考所绘制漫画的主题是A.国共合作,国民革命B.工农红军,万里长征C.解放南京,解放全国D.巩固团结,抗战到底1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基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提出了暴力夺取政权的策略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18.《和平法令》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关于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列宁在报告中宣布,“我们应当帮助各国人民干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当时,列宁签订和约的思想,其和平观的指向是A.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专制政府B.工人阶级掌握全部政治权力C.以和平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D.以革命战争维护苏维埃政权19.1953年3月,新中国颁布第一部《选举法》后,全国首次开展民主普选。尽管人民对选举没有了解,但据当时统计,本次普选共涵盖了新中国6亿人中的5.7亿人。这说明A.政协会议职能日益扩大B.基层民主选举逐步普及C.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D.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贯彻20.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至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援助事由统计由此可见,20世纪80-90年代的对外对外援助A.带有明显的不结盟色彩B.援助亚非拉革命为主要目标C.被报道的数量日趋减少D.以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6-21.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归侨总会副监事长尤肖吾说:“20年来澳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区之一,澳门的人均GDP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区之一,从1999年至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4403亿澳门元,增长7.8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3万美元,增长4.5倍。”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A.“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保障B.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C.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D.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2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倡导召开日内瓦会议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3.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这场“热战”A.北约集团全面参与B.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拖垮了美国的经济D.使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24.下面是二战后的一幅有关国际局势的政治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国际局势A.导致了欧洲的严重衰落B.推动了“杜鲁门主义”出台C.增加了美苏核战争危险D.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25.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该理念表明特朗普A.谋求构建单极世界-7-B.力图主导价值观方向C.掩盖霸权主义实质D.追求利益并推卸责任第Ⅱ卷本卷共3题,共5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材料二伴随着条约体制与民族国家体系对中国的冲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清王朝开始在近代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内审视边疆治理……,以构建近代民族国家为标的,调整“中央边疆”关系,并推行边疆与内地的“均质化”政策,希冀加强对边疆地方的直接控制。1884年,新疆与内地一样被设省治理,翌年,台湾由府州升格为行省建制,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与此同时,通过向内外蒙古移民实边,开始直接介入内外蒙古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摘编自冯建勇《近代中国疆域形态衍变与边疆知识体系生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8-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二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摘编自和讯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
本文标题: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