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B.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血缘关系统治的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可以得出这种“分封”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是在秦代建立的,A项错误;周王把土地分封给贵族使用,是间接控制地方,故C项错误;从商朝“方国”诸侯“自然分布在原地”到西周分封打破自然分布,重视“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体现了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的趋势,D项错误。【点睛】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商代相比,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仍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2.战国时魏国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贵族政治逐渐衰落D.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答案】D-2-【解析】【详解】从战国时期各国纷纷采取奖励农战的作法,以功劳作赏赐,不再以“亲、故”为标准,可知宗法制正走向瓦解,D项错误,符合题意;军功授爵的标准,破坏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逐渐衰落,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和扩大统治基础,所以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3.“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这些做法A.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弱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D项正确。汉代解决地方对中央威胁是在汉武帝时期,A项错误;这些措施并未废除封国制,不是针对“行政体制”进行的调整,B项错误;这些措施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缓解了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C项错误。【点睛】推恩令使地方诸侯数量增多,力量削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4.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答案】B【解析】材料中所讲到的“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3-说明了当时的评价者着重评价了这些重大工程的消极影响,没有全面的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因此,依据材料就无法得出“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个结论,故可排除A;对于同一历史事实,由于评价者所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材料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故选B;CD的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可排除;5.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中书门下从“决策”的“首脑”机关到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结合所学可知,,即中央官员日趋成为皇帝的办事人员,职责日益明确具体,日益专业化,故C项正确;“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是中枢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不是“吏治清康”,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唐中后期以来“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中书门下和尚书省事务重合,部门关系并不触洽,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机构职权的变化,不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的加强,故D项错误。【点睛】从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宋代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6.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答案】D【解析】-4-【详解】宋朝“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故D项正确;宋代实行“守内虚外”的方针,改革地方管理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主旨不是要扩大疆域,故A项错误;材料提供的是地方建制的原则、方法,无关官员的“文武分权”问题,故B项错误;“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是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状况,与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7.清朝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不再公开立皇太子,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这一制度创立反映了A.传统宗法观念的彻底瓦解B.贵族政治发展到了新阶段C.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D.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秘密立储制度有效排除了统治集团或个人的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故D项正确。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打破了嫡长子观念的束缚,但不能推断出在清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观念彻底瓦解的结论,表述绝对化,排除A。秘密立储制体现的皇权加强,而不是贵族政治的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是强调秘密立储制体现的皇权加强,排除C。点睛:本题以秘密立储制度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不再公开立皇太子,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结合秘密立储制度的内涵和皇权加强的史实即可知道正确答案。8.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意识有所提升B.传统治边政策延续-5-C.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D.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答案】A【解析】受到近代民族国家之统合意识的支配,此时清政府改变了早中期的“边疆民族自治”之治边模式,开始实施行省管理,说明此时清政府国家意识的提升,A正确;材料中政策是对传统政策的改变,B错误;材料主要是从民族国家角度出发,不是加强中央集权,C错误;军事管理和边防稳定不是此次地方行政设置管理的主因,排除D。点睛:从民族—国家统一体的角度看,于对外层面,国家是民族的政治组织形式,维护、争取国家利益就是为了民族利益,任何国家代表都应是其民族利益的代表。但在对内层面,一个国家之内,国家与民族两者未必能够等量齐观。国家表现为政府等具体的组织形式,民族则是由其领导的社会大众。9.北京一次会试期问。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眺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北京条约》割九龙给英国C.《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答案】C【解析】【详解】由“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上书”痛陈割让土地生民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尚未觉醒,普通举人不知道条约签订和相关内容,更没有“台湾人”上书皇帝,反对外国侵略的行为,AB两项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没有“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眺之手”的割地内容,D项错误。10.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6-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答案】C【解析】由材料“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可以得出新政受到农民守旧思想的制约;材料“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反映出农民因经济利益而反对新政,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与新政的内容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的普遍反映,说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B不正确;农民反对新政,不能说明其具有民主革命意识,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近代化的阻碍因素加以回答即可。1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某刊物登载的漫画《鹊巢鸠占》。此漫画所反映的事件A.反映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C.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情感D.推动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片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排除A项;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开始觉醒”,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前后,国共正在内战,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共双方的努力推动了联-7-合抗战的实现,D项错误。【点睛】抗日战争唤起了民族救亡的新高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复兴。12.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D.“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不同力量纷纷发声,明确提出了看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可以看出各方意见并不一致,B项错误;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提出是在二战结束后,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了各方的态度,没有说明各方之间的矛盾激化,故D项错误。【点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战役。此次战役-8-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序幕C.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地区D.加速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中三支作战的野战军和战线分布可知,这次战役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是在1947年,图中人民军队是在进攻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不是战略防御,A项错误;揭开人民军队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项不符合题意;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地区的是三大战役,C项错误。14.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B.新中国体现依法治国理念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答案】C【解析】【详解】“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这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的人民民主的原则,C-9-项正确;新政权建立于1949年,与材料“1953年”不符,A项错误;1997年中共十五大时,我国提出了“依法
本文标题: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