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新晃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新晃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分数: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第1—25题,共50分)1.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由此可见,商代A.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B.农产品大多进入流通领域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D.“众人”大多应属自耕农【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可以看出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说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单凭个人力量不利于农业生产,正确答案为C。材料看不出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A错误。商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更不可能进入流通领域,B错误。商代是奴隶社会,“众人”多为奴隶而不是自耕农,D错误。2.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指出:“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东汉王充也提倡“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强调集体耕作B.注重精耕细作C.侧重理论概括D.急需国家投入【答案】B【解析】【详解】李悝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王充也提倡“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表明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所以正确答案为B。材料中没有体现集体耕作,排除A。材料通过李悝和王充提倡精耕细作,而不是侧重理论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急需国家投入问题,排除D。-2-3.宋仁宗天圣年间,朝廷要求“拆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神宗时开始收取“侵街钱”,徽宗时征收“侵街房廊钱”,默许沿街居民摆摊设点。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中后期A.城市生活风俗变迁B.官府鼓励人民经商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经商方式不受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看出收取所谓的“侵街钱”,就是默许沿街居民摆摊设点,可以看出有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所以正确答案为C。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鼓励意图,排除。从材料看不出经商方式不受限制。排除D。4.日本学者在《宋代都市的发展》中说:“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路造屋开门了。”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北宋时期不再有坊市之间的界限了B.这种变化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C.这反映了宋代政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管理了D.这说明宋代的商业活动不再有空间的限制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坊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就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不再有坊市之间的界限,故A正确,排除。这种变化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B正确,排除。宋代政府仍然对商业活动进行管理,故C错误,符合题意。坊市界限打破说明宋代的商业活动不再有空间的限制,故D正确,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坊市制度5.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3-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企业兼并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放映了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和财富资源的猎取,但不符合“实质”限定,排除AD;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由材料“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可知这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6.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①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②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③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塑料用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物,故①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话与电报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不用面对面地谈话,故②项正确。火车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的描述不符,故③错误。石油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新兴工业部门,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排除ABC,选D。7.下图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B.B代表中国,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答案】C【解析】注意图片中时间从1750~1900年,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①线在19世纪前后发展趋势是不断下降,应为中国,A错误;②线在工业革命开始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比重下降,应为英国,B错误;③曲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所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只有美国的情况符合,C正确;④线应为德国,19世纪60年代德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故D错误。8.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5-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C.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图表显示1913年至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厂数、创业资本数、工人数都大量增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A错误。1895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故B错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故C错误;材料表明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故D项正确。9.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这里的“时务”是指A.兴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时务”是指兴办民用工业求富,故A正确。创办军事工业属于第一阶段,故B错误。洋务运动没有发展民族资本-6-主义,故C错误。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在1895年后,故D错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0.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布局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提供了中部、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全面反映国统区和整个中国的经济,故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故选D。本题考生错选AB两项的原因是没有仔细甄别“国统区”“中国”和“中部”“西部”这些区域概念。错选C项的原因是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迁移了过来。【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11.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实行废银两改银元的金融改革。据资耀华回忆:当时银号、钱庄坚决要求慎重处理,新式银行则一直要求早日实行,而外资银行则明确表示赞成。1933年4月1日,废两改元的法令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最终能得以出台,究其根源在于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B.中国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C.西方列强统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努力D.民国政府控制金融、巧取豪夺的图谋【答案】B【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各方主张明显不同,但1933年币制改革最终执行,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推动,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和市场,而传统的银号、钱庄应随时代的发展日趋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答案选B,A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是经济随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原因,C项是西方国家支持币制改革的原因,D项是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同时此时四大家族巧取豪夺并不甚突出。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2.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发展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84年,故A项错误;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在1978年后,故B项错误;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可以看出实际上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发展市场经济,故D项正确。点睛:关键时间点“1991年3~4月间”。13.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私下签订了一份包干合同书,“(分田到户后)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由此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A.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8-C.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答案】C【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C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发生在1958年;题干涉及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14.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解答本题须理解经济特区是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对外开放的试点;题干问的是主要原因,应从中国这个内因角度分析。②是从外因角度分析,不符合题意;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与试点,从内因来看,①符合题意;③“经济基础薄弱”说法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置是现代中国开始对外开放,从思想这个内因来看,是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故④正确。正确选项为D项,ABC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15.邓小平说:“对外
本文标题:湖南省新晃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6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