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业达标]1.近代妇女报刊以1898年问世的《女学报》为先声。据不完全统计,1898-1918年间上海出版的妇女报刊数量就有26种之多,超过半数出版于民国初年。这说明()A.女性成为推动近代变革的主力军B.女性的觉醒推动了妇女报刊的发展C.救亡运动有利于进步思想的传播D.新文化运动极大影响了近代出版业答案C解析题干不能体现出女性成为推动变革的主力军,排除A项;妇女报刊的发展推动了女性觉醒,B项错误;从题干1898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开始的,与题干时间不能完全吻合,排除D项。2.《民报》创刊于1905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党人讨伐专制政府、抨击晚清虚假“宪政”的檄文都是从该报刊传播开来的。据此分析()A.近代传媒的发展有利于启蒙社会B.《民报》是当时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报刊C.早期报刊的发展与政治运动相伴而生D.立言议政、通达民情是早期报刊的主要功能答案A解析《民报》宣传三民主义、革命党人讨伐专制政府、抨击晚清虚假“宪政”等内容,具有启迪人的思想的启蒙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只是反映《民报》的作用,不能说明它是当时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报刊,故B项错误;早期报刊是适应普通民众阅读需要而产生的,C项错误;立言议政、通达民情是政论性报刊的主要功能,故D项错误。3.1932年,《申报》公布其编辑政策,有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该政策体现了《申报》()A.是民国政府的喉舌B.具有信息传播功能C.是较强的学术刊物D.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有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可以看出《申报》内容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这表明它具有信息传播功能,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中均未体现,排除。4.20世纪40年代,《大公报》不听国民党的“戡乱剿匪”“训令”,报上仍直书“中2共”“共军”,坚持不让“匪”字上版面。这表明《大公报》()A.坚持独立办报的原则B.具有支持革命的倾向C.不关心现实政治斗争D.力促国共之间的合作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大公报》不听国民党的“戡乱剿匪”“训令”,可以看出其不受政治影响、坚持独立办报的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表现出它支持革命、力促国共合作的倾向,排除B、D两项;它既然报道时政,表明它是关心现实政治的,排除C项。5.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为,采用“1905”是因为这一年()A.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B.中国第一部自制电影放映C.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放映D.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成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可以推知,这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采用“1905”的原因,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1905年,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的是()A.《定军山》首映成功B.《歌女红牡丹》首映成功C.《渔光曲》获国际荣誉奖D.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故A项正确。7.我国电视行业起步晚,发展快。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是()A.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B.上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C.1958年中国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D.20世纪80年代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被搬上荧屏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是1958年中国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38.“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用脚弹钢琴的“断臂达人”刘伟说的这句话,成为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最为叩动人心的闪光点。《中国达人秀》反映了电视的()A.把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的功能B.直接购物功能C.娱乐功能D.传播资讯的功能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中的综艺类节目主要是起到了娱乐功能。故选C项。9.当今,QQ聊天成为人们互相沟通的重要方式,小小的企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这主要归功于()A.电视机的发明B.量子理论的提出C.互联网的出现D.航天技术的应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通过QQ聊天互相沟通,是互联网出现的结果,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软件,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这反映了()A.人们交通工具的改变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C.信息技术普遍被应用D.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不是论述交通工具的改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排除A项;材料中未反映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互联网技术被普遍应用,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说明,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升级换代产生新的产业链,D项正确。[等级提升]11.1872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其成功核心在于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和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报刊讨论,讨论围绕公众关心的话题展开,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说明了()A.报刊推动民众生活的近代化B.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C.报刊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政治D.科学知识得以进一步普及答案A4解析从题干中“其成功核心在于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和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报刊讨论,讨论围绕公众关心的话题展开,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可以得出,报刊业有助于推动民众生活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1937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如下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申报》的营销方式十分独特B.实业和救国是矛盾的统一体C.发国难财的制烟公司不道德D.广告内容增添了时代元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爆发了七七事变,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国难当头”的字样。由此可知,这个广告内容与时政相联系,增添了时代元素,故D项正确。A项分析片面,B项分析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分析错误,均排除。13.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当时,每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B.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C.“百花奖”促进杂志销售D.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答案D5解析从获奖影片的得票数来看,《大众电影》的大多数读者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反映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D项正确。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数较多,说明在美术片中深受观众欢迎,不能说明人们更喜欢美术片,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电影事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排除B项;从材料来看,订阅《大众电影》的读者并不多,且“百花奖”与读者多少没有关系,排除C项。14.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答案D解析新的传媒手段的出现并不表明旧的传媒手段必然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一个新旧并存、传媒手段不断丰富多样的过程,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15.当今中国正在进入“微时代”。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传播特征的时代,人们在身体力行地写微博、读微博之后,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乃至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可以完全实现。这说明现代中国()A.民众生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B.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的更新C.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D.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了经济格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人们在身体力行地写微博、读微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的更新,B项正确。A项“依赖于”说法过于绝对且无依据,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没有体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了经济格局,排除C、D两项。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创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6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哪些人?报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着怎样的意义?答案(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方面,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方面,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以及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回答;第三小问,结合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报刊的宣传内容总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报刊约120种”“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在北京……上海……湖南……”“推动……促进……”等信息总结。第(3)问,需要注意限制词“自办”“当时”;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而不是回答报刊对社会的所有角度的影响。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业达标 新人教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