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特点,认识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2.了解经济危机来临时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成效。3.识记并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归纳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4.认识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5.知道凯恩斯主义的概念,能正确评价凯恩斯主义的作用。一、“黑色星期四”[情景导学]下图为经济危机时期,农场主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思考:农场主为什么将牛奶倒掉?提示:经济危机时期,人民的购买力下降,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教材导学]1.背景(1)20世纪2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2)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3)美国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4)股票投机过度。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3.表现: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所有的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持续时间长达四年,后果空前严重。24.影响(1)国际关系日趋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2)政治危机严重: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图解识记]世界经济大危机[易错易混]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二、罗斯福新政[情景导学]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罗斯福(1938)思考:罗斯福新政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提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教材导学]1.背景3(1)经济危机严重。(2)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解决危机。(3)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2.内容措施内容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谈判的权利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并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3.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4.影响(1)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2)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图解识记]罗斯福新政三、凯恩斯主义[教材导学]1.背景: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2.内容: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3.地位:其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它的提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4探究点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6.4%,而消费品产量的增长率是2.8%,这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受阻,②这种低下的购买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资本投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这场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③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④1933年与1929年相比,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材料三⑥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2%。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⑦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最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结合材料二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信息解读](1)由①中“增长率”的对比及②中“低下的购买力”可提炼出突出问题及后果。(2)根据材料二中③、④、⑤分别概括出三个特点。(3)根据材料三⑥中“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和⑦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分析其问题。[答案提示](1)突出问题:供需矛盾尖锐,生产过剩。后果:经济危机。(2)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3)反映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启示(1)原因①根本原因: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5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扩大,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品严重过剩,生产难以维持。③具体原因: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地扩大再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④直接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市股价的暴跌。⑤政策原因: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2)启示①注意协调社会化大生产和私营企业无序生产的矛盾,做好指导性经济计划。②防止经济过热,银行信贷、分期付款、存贷款利率等金融刺激手段的使用要适度。③面对危机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④国内要注意综合平衡,稳定社会,防范极端势力,适当加强政府干预等。[题型突破]下面是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项目指数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美国46.2%75.5%1700余万德国40.6%70%近600万日本8.4%50%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A.来势特别猛B.波及整个世界C.持续时间特别长D.破坏性特别大[解析]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未涉及来势猛,故A项错误;整个世界,与材料中“美国、德国、日本、资本主义世界”不符,故B项错误;持续时间特别长,与材料中“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表中数据”直观表明了破坏性特别大,故D项正确。[答案]D[针对训练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这种现象反映了()6A.市场虚假繁荣B.工业生产过热C.股票投机盛行D.经济危机爆发[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和材料中的现象不能得出市场虚假繁荣,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工业生产,故B项错误;清洁工、股市评论员、护士、牧场主的行为体现股票投机盛行,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不能得出经济危机爆发,故D项错误。[答案]C探究点二罗斯福新政[材料探史][史料呈现]材料一①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②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③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④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用童工。——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⑤“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据材料一,分析“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材料二中政府此举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做出的贡献。[信息解读](1)根据材料一中①②中的“《紧急救济法令》”“《社会保障法》”提炼其方式。(2)由材料二③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及④中“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不得雇用童工。”进行分析此举的目的。(3)根据材料三中⑤“政府干预经济”从其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提示](1)通过立法方式建立。(2)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3)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及实质7(1)特点①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立法手段,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②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缓和社会矛盾。③开始只是应急措施,想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的混乱状态,摆脱危机;在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演变成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政策。(2)影响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②间接影响a.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b.新政也使总统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③深远影响: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3)实质:是一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题型突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D.“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解析]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故C项错误;“滞涨”型危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之后,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针对训练2]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8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解析]“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调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的本质,“开拓者和革命者”,强调其措施的创新性与建设性。B项未能体现其创新性,C、D两项均认为罗斯福背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事实。只有A项正确评价了罗斯福及其新政。[答案]A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1.新的理论: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导致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给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2)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3)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指导思想,促进了西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9课时跟踪训练(十五)一、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7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