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尿动力学的发展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开展尿动力学研究,不但对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对排尿生理学,神经泌尿学,妇科泌尿学和相关的药理学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我国尿动力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重庆(郭廼勉)率先开展这一工作。北京(孙昌惕),上海(熊汝成、沈家立),长沙(张时纯)等少数学者也开始进行。由于缺乏先进的尿动力学设备,测压工作全靠人工操作,限制了我国尿动力学工作的开展。引进或研制先进的尿动力学设备,成为当务之急。1972年,丹麦丹迪公司诞生了世界第一台尿动力仪,但价格昂贵,操作繁杂,国内无法推广应用。20世纪70年代郭廼勉,金锡御等人着手研制尿动力仪,8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SWI、SWII及SWIII型尿动力仪,并应用于临床获取了国人膀胱及尿道压力测定的多项正常参数。研制尿动力学设备1978年上海赵伟鹏、沈家立等利用进口仪器,研究并发表了国人尿流率正常值。其后,无锡、沈阳、上海等地区也相继研制成功不同类型的尿流率计,但均未计算机化。研制尿动力学设备发展我国尿动力学,必须要有一大批从事尿动力学的骨干人才和技术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老一辈尿动力学专家就致力于这方面的人才培养。郑少斌是第一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后有宋波、杨勇、廖利民、鹿尔训、张小东、周芳坚、杜广辉、王东文、关志忱、文建国、卫中庆、沈宏、李龙坤、吴士良、陈忠、赵耀瑞等,还有许多从国外学成归国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人才培养上述专家,如今均为教授职称,绝大多数已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尿动力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着我国尿动力学快速发展。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另一途径是举办尿动力学学习班。20世纪80年代中期,郭廼勉教授等在重庆先后举办了两期全国性学习班,学员共达180余人。以后,宋波、杨勇、关志忱、文建国等人又先后在重庆、北京、深圳、郑州等地办班,培养了大批技术力量。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不忘前辈们的丰功伟绩,他们是:吴阶平、顾方六、郭廼勉、张时纯、郑家富、申鹏飞、曹宁生等。人才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尿动力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与国际接轨,尿动力学研究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受国际尿控协会,及其他相关国际学术组织关注。我国尿动力学现状在吴阶平、顾方六、郭应禄等教授大力倡导和组织下,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尿控学组(时称尿动力学学组)于1994年成立成立尿控学组第一届组长:金锡御、郑家富第二届组长:金锡御副组长:宋波、杨勇第三届组长:宋波副组长:杨勇、廖利民中国尿动力学有了自己的学术机构。在尿控学组的组织领导下,从此我国尿动力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立尿控学组自2019年开始,每两年举行全国尿动力学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一次,先后已在重庆、南京、广州、沈阳、武汉、成都召开共六次。会议所收论文及数量、参会人员、学术内涵等,均逐届上升,对普及及提高我国尿动力学的应用及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诊治指南(2019年,珠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诊治指南(2019年,成都)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9年,兰州)制订诊治指南尿动力学新进展学习班杨勇,2019,北京尿失禁学习班谢克基,2019,广州第一届全国神经泌尿学与尿动力学研讨会廖利民,2019,北京第二届全国神经学与尿动力学研讨会廖利民,2019,长治国际尿控协会教育课程ICS,2019,北京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在泌尿外科应用研讨会尿控学组2019,兰州举办全国性尿动力学专题研讨会或学习班学组每年均举办各种专项研讨会及学习班,其中比较重要的诸如:出版有关尿动力学的专著(不完全统计)《尿道外科学》第一版、第二版(金锡御)《临床尿动力学》(金锡御、宋波)《临床神经泌尿学》(鹿尔训译著)《尿动力学》(张小东译著)《下尿路功能性疾病》(杨荣)《尿失禁》(杨勇)《尿流改道和膀胱替代成形术》(叶章群)《尿动力学图谱》(廖利民)《常用尿动力学检查技术》(廖利民)《神经源性膀胱》(陈忠、双卫兵)著书立说常见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及新技术应用进展20世纪80年代,郭廼勉、金锡御、宋波等开始对BPH的尿动力学进行系列研究。尿动力学检查对BPH的应用意义:1.建立诊断及鉴别诊断。2.确定BPH梗阻部位及程度,指导治疗。3.确定逼尿肌功能状况,预测疗效及术后并发症。4.评价治疗效果及分析术后并发症原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此研究获得全国认同,并于上世纪90年初在北京介绍。吴阶平、顾方六、郭应禄、金锡御共同主持会议。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上世纪50年代,郭廼勉等研究女性尿道长度、压力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并于1960年沈阳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作《尿道长度及压力与排尿》的报告。80年代以前,对中度以上FSUI几乎均行开放手术治疗。80年代以后,杨勇在国内对FSUI进行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开展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并著《尿失禁》一书。目前对FSUI的治疗均采用微创技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2019年尿控学组制订了OAB诊治指南,并数易其稿,先后发表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及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印发全国。指南对OAB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原则及其他疾病伴有OAB症状的处理原则等进行了规范。近年来,在南京美瑞的协助下,对OAB的规范化诊治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使我国对OAB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膀胱过度活动症(OAB)IC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我国确诊病例不多,究其原因之一是对IC的认识不够。早年鲍镇美教授在国内致力于IC的诊治并作过学术报告。近年来杨勇在国内大力推广及普及IC的诊治,使IC在我国的诊治水平有明显提高。间质性膀胱炎(IC)针对严重顽固性OAB,急迫性尿失禁,非梗阻性排尿困难,IC,DSD,完全性尿失禁等,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应用新技术进行治疗。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新技术的推广1.InterStim(骶神经电刺激神经调节治疗)(北京、广州、武汉、南京、重庆等)2.辣椒辣素与膀胱灌注(深圳、广州、北京、重庆等)3.肉毒毒素A与尿道括约肌或膀胱局部注射(北京、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广州等)4.人工尿道括约肌(AUS)(北京、南京、广州、重庆等)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新技术的推广许多因素制约了儿童尿动力学的开展。国内文建国教授为领军人物,建立了系统的儿童尿动力学研究,特别对儿童排尿功能、遗尿症、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断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进行国际交流,成效卓著。重庆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儿童尿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熊汝成等对神经源性膀胱有所研究。60年代,上海沈家立等对DSD曾作过文献介绍。70年代以前,将神经源性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习惯性地称为“神经源性膀胱”,这一概念目前尚未完全统一认识。神经泌尿学的研究进展至80年代,郭廼勉、金锡御等人方提出“神经病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这一病名(吴阶平、马永江主编《实用泌尿外科学》P358,1991)。现亦称为“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因为神经病变引发的排尿功能障碍,绝不仅局限于膀胱,而是膀胱尿道同时发生功能障碍。神经泌尿学的研究进展80年代中期,鹿尔训教授对我国神经泌尿学的研究有进一步推动。当今则由廖利民教授接棒开展神经泌尿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宋波、杨勇、郑少斌教授等致力于我国神经泌尿学的发展。神经泌尿学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不少教授学医院均开展了尿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其中较为系统和较有成效的单位是宋波教授领导的重庆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研究主要集中在逼尿肌的肌源性兴奋性,以及前列腺炎的神经机制相关研究等,已在SCI上发表论著10余篇,2019年AUA会上受到同行专家高度评价,并受EAU所邀作专版介绍,其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尿动力学基础研究文章尿动力学基础研究西南医院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尿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于2019年开始设立大禹奖,授予我国在发展和推动尿动力学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金锡御教授、宋波教授、廖利民教授先后获得2019年度、2019年度、2019年度大禹奖。当今我国尿动力学的领军人宋波杨勇廖利民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兼尿控学组组长全军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女性泌尿外科协会常务理事宋波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尿控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勇首都医科大学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尿控学组副组长国际尿控协会尿动力学标准化委员会委员WHO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委员WHOBPH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脊柱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利民普及:将尿动力学工作的开展推向基层医院提高:有条件的单位,应总结经验,进行科研,进一步提高尿动力学工作质量中国尿动力学的明天创新:开展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多出成果,多在SCI杂志发表论著加强国际协作与交流:成为ICS,以及AUA、EAU、SIU的重要力量申办ICS年会。中国尿动力学的明天中国尿动力学的明天将比今天更好UrodynamicsinChinaTomorrowwillbebetterthantoday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尿动力学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67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