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21〕12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2021年版)〉的通知》(鲁卫疾控字〔2021〕10号)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落实《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2021年版)》文件要求,统筹协调,广泛参与,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全面提升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水平,努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的目标。二、工作目标(一)政策完善。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项公共卫生政策,多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二)环境支持。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功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三)体系整合。积极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四)健康管理。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口腔疾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慢性病防治中医药适宜技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慢性病医疗保障,促进医养结合,发展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五)健康促进。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推进“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健康细胞工程”,构建健康支持环境。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推广运动处方,促进体医融合。开展烟草危害控制,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六)全民参与。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载体,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三、主要指标(一)健康知识知晓率。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以上,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0%以上、糖尿病知晓率达到50%以上。(二)健康行为形成率。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低于22%。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10%以上,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10%以上。(三)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医疗机构18岁以上就诊者首诊测血压率不低于9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不低于90%。医疗机构开展肥胖与超重人群筛查,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维持健康体重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开展比率>85%。每两年体检1次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的覆盖率达到50%。(四)慢性病管理率。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自我管理小组社区覆盖率不低于50%。(五)慢性病控制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六)高危人群建档率。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血压偏高、超重、空腹血糖和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登记率100%,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不低于30%;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四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不低于50%。(七)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到100%。学生体检率不低于90%。(八)口腔防治。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学校比例不低于60%,12岁儿童患龋率低于25%。(九)监测报告率。全县死因报告率不低于6‰,脑卒中报告率不低于2‰,冠心病报告率不低于1‰,肿瘤报告率不低于2‰。四、工作步骤(一)启动阶段(2021年6月)。根据《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制定实施方案,把慢性病防控等健康措施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县创建领导小组,动员部署各项工作任务。(二)攻坚克难阶段(2021年7月—9月)。按照工作要求,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逐条逐项进行落实,完成指标任务后,提请县创建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进行指导和督导。(三)考核验收阶段(2021年10月—11月)。各部门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查漏补缺,迎接省级考核各项工作,实现创建目标。(四)建立长效机制阶段(2021年12月-2024年12月)。巩固前期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根据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创建任务。五、职责分工(一)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创建示范区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审核印发。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部门协调和部门履行职责情况。(二)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1.县委宣传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卫生与健康知识传播计划。2.县融媒体中心要在各类媒体分别设置宣传倡导健康生活的栏目,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每月至少一次(新闻报道除外)。3.县融媒体中心每月播放1次减盐公益广告片,每季度播放1次《盐与健康》科普电影。4.强化健康生活方式与行动促进,县融媒体中心每月播放1次公共卫生健康信息和公益宣传广告,主要以滚动字幕方式播放。5.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融合,负责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有效衔接。(三)县委编办负责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股室及专业人员编制的核定和落实。(四)县医疗保障局负责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健康膳食与慢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公共营养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六)县财政局1.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决算管理,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2.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专款专用、管理规范。3.保障疾控机构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且每年不少于业务总经费的10%。4.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出台与慢性病防控及病人治疗相关公共政策,并组织实施。(七)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八)县统计局负责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九)县工业和信息化局1.倡导全县企业创建促进职工身体健康活动的支持性环境,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2.负责全县企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的开展,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3.推进健康促进企业创建工作,每年至少创建一家健康促进企业。(十)县卫生健康局1.负责协调组织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议事协调机构。2.负责协调出台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以及与慢性病防控和病人治疗相关公共政策。3.负责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及慢性病防控队伍。4.负责统筹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协助制定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组织及配合相关单位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5.组织落实慢性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6.统筹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创造条件积极倡导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等。应用推广成熟的技术早发现早诊治患者,加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管理,并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协助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性健身活动方案,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8.开展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9.负责辖区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每五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10.协助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工作。11.负责落实中医综合服务建设及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及技术推广。12.负责落实社区为群众提供快捷的自助式健康监测服务。13.负责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组织落实无烟医疗机构创建工作。14.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十一)县教育体育局、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1.负责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2.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及多部门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开展多部门联合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1次。3.协助在社区建立健身场所,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不低于90%。4.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前)健身、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5.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6.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7.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包含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授课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不少于6学时。8.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9.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三减”(减盐、减油、减糖)健康教育主题活动。10.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及健康指导,学生健康体检率≥90%。11.组织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数量要达到同类学校总数的30%以上。组织落实无烟学校创建工作。12.协助组织学校适龄儿童为重点的口腔检查、龋齿充填、窝沟封闭项目工作实施。(十二)县民政局1.协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2.落实因病(特别是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致贫、困难家庭经济救助政策,提供人口死亡信息资料。3.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工作。4.发挥社会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十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十四)县综合行政执法局1.在职责范围内,协助在公共场所设置以慢性病及示范区创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警语、标识、户外广告、宣传栏等。2.规划和建设科学合理、适宜性好的主题公园、步道、步行道、自行车道。3.建设2处健康主题公园及2处健康步道,维护健康主题公园及健康步道。(十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1.负责禁止烟草广告工作。2.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餐厅(食堂)的创建工作,每年创建不少于2处,创建标准符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要求。3.在实施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督促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提高健康意识,落实减盐、减油、减糖工作措施。餐饮服务单位减盐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各餐饮单位开展低盐和减盐膳食宣传,建立菜品营养标签,建立食盐和调味品使用台帐,在对餐饮服务单位日常管理中增
本文标题: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39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