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百万网民学法律民族宗教事务专场知识竞赛题库
“百万网民学法律”民族宗教事务专场知识竞赛题库一、《宪法》(共5题)1.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B)的义务。A.全国各民族平等B.全国各民族团结2.宪法序言指出,在(B)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A.维护社会稳定B.维护民族团结3.《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B)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B)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A.不得强制区别对待B.不得强制不得歧视4.宪法第4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A)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A.民族团结B.社会稳定5.宪法序言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B)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A.中国人民B.中国各族人民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共30题)1.《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3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B)的顺序组成。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A)。A.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B.暂缓执行3.《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B)。A.优先录用B.适当的照顾4.《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A)。A.利益补偿B.政策补偿5.《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A)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三年以下B.三年以上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A)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A.各民族B.各少数民族8.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A),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各族人民命运共同体意识9.《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A)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A.其父亲或者母亲B.其父亲10.《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A)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A.两年B.一年11.《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互联网文化单位不得提供载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B)内容的文化产品。A.民族利益B.民族风俗、习惯的12.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比如:(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显著优势之一。A.坚持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13.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A)三级。A.自治县(自治旗)B.自治乡14.《乡村振兴条例》指出要鼓励农村住房设计体现(A)特色。A.地域、民族和乡土B.地域、现代和乡土15.《乡村振兴条例》指出国家要加大对革命老区、(B)、边疆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A.落后地区B.民族地区16.《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A)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三年以下B.三年以上1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A)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A)有期徒刑。A.三年以下三年以上十年以下B.五年以下五年以上十年以下18.《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A)。A.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B.政务处分19.《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2条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B),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A.现实需求B.历史情况20.《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B)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A.所有工作部门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1.《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9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A)。A.领导和支持B.倾斜和扶持22.《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16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保护其(B)。A.风俗习惯B.合法权益23.《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民族乡人民政府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A)的语言文字。A.当地通用B.国家通用24.《乡村振兴条例》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A)的保护。A.少数民族特色村寨B.少数民族传统村寨25.《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A)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A.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B.发展需要26.《刑法》第250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B),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主要责任人员B.直接责任人员27.《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A)。A.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B.要特殊照顾少数民族28.《义务教育法》第31条规定:在(A)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A.民族地区B.农村29.《公务员法》第48条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B)、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A.促进社会和谐B.增进民族团结3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B)事业的发展。A.经济、社会建设B.经济、文化建设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共10题)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巩固和发展(A)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平等自由互助和谐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B)。A.逆向民族主义B.地方民族主义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用(A)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世界先进文化4.《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A)、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A.中华民族B.伟大民族5.《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宗教工作任务重的(A),党委应当有领导干部分管宗教工作,并明确专人负责。A.乡(镇、街道)B.县(市、区)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A)。A.爱国统一战线B.爱国同盟关系7.《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用(A)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支持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文化的阐释。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在(A)、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A.独立自主B.自力更生9.《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提高(A),善于用法律法规规范宗教事务管理、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处理宗教领域的矛盾和问题。A.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B.宗教工作法制化水平10.《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强调,要防范和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A)、宗教极端活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A.民族分裂活动B.民族破坏活动四、《宗教事务条例》、《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共35题)1.《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A)责令改正。A.宗教事务部门B.司法部门2.《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B)。A.不受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B.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3.《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B)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在对外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动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条件。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相互尊重、平等、友好4.《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可以依法委托(A)对辖区内的宗教进行管理。A.开发区、城市新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B.村(居)委会5.《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B)的有关规定办理登记。A.宗教事务条例B.国家社会团体管理6.《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景区、游览参观点、公园等地建造的供游人参观游览的具有宗教建筑特征但不属于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内,(B)。A.可以设置宗教设施,可以接受宗教性捐赠,可以进行宗教活动B.不得设置宗教设施,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赠,不得进行宗教活动7.《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A),由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或者宗教院校组织,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A.一般应当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B.一般应当在安全保障齐全的地方举行8.某县某宗教活动场所内发生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事件,引起了信众的强烈不满,该场所应立即向(A)报告。A.县宗教事务部门B.省民族宗教事务局9.省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全省性宗教团体申请设立宗教院校的报告之日起(B)内,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家宗教事务部门审批。A.15日B.30日10.《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成立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景区或者依托宗教活动场所成立景区的,应当征求(B)意见。A.省文旅部门B.省宗教事务部门11.《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捐资修建宗教活动场所,(A)该宗教活动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不得从该宗教活动场所获得经济收益。A.不享有B.按约定享有12.《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A)。A.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享受税收优惠B.不需要办理纳税申报不享受税收优惠13.《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经(B)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有关规定办理。A.设区的市级以上B.省级以上14.《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B)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A.可以B.不得15.《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或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处(B)拘留,可以并处(B)以下罚款。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一万元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一千元16.《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侵犯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A);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A)。A.民事责任刑事责任B.严重后果当事人责任17.《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
本文标题:百万网民学法律民族宗教事务专场知识竞赛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8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