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材料
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为我们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新方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叧収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一、坚持改革引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过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激发和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就我们临夏而言,就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中央、省上“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把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重要任务,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优化提升行政审批、项目审批、企业扶持、政务服务等关键环节,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企业减负,着力整治行风政风,进一步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水平。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落实好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生态文明、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努力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添活力。二、坚持绿色崛起绿色发展关系民生福祉,关系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方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普惠民生观、系统治理观,牢(来自新文秘网)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大力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循环农业、中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努力培育支撑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认真整改中央、省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三、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紧盯这一短板弱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系,在创新中实现新突破、获得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培育本土科技企业与实施引强入临相结合,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与省内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加大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性领军企业。要强化企业科技扶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推进高校毕业生进企业服务,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上技术改造、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技术创新扶持资金和贴息科技贷款,助力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要着力依托园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把园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好省列园区的聚集效应,招商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园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使园区成为技术聚集、扩散和辐射中心。四、坚持统筹协调,努力开创发展新格局推进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是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格局一直影响着我国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法天进,造成了很大的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协调发展,当下最紧迫的就是要解决好城乡的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互哺、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均等化。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加大农业新科技、新产品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重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改善城镇道路、水电气、公用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城中村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环卫保洁、交通秩序、物业管理,提高城市宜居水平。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五、坚持普惠共享,持续释放发展新红利普惠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共享发展解决的是高质量发展中“为什么人、由谁享受”的问题,唯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团结,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我们深度贫困地区而言,就是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培育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增收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着力补齐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农村道路、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短板,注重激发和培育群众内生动力,以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功夫和敢死拼命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和为民办实事力度,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全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着力营造安全安定的社会环境,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来源网址:本文资料珍贵,涉作者版权,仅限会员本人使用,绝对禁止外传。如果其它收费网站里有更好的文章,我们尽力帮你。也可联系本站代写客服,帮您撰写更高质量的文章(代写专用QQ:524523809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本文标题: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72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