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七甲中心小学课题组一、研究背景:农村小学由于生源的逐年减小,教师配备也相应逐年减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小学办学的现实越来越要求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多面手”、“万精油”,然而由于工学矛盾突出、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学校管理制度落后以及经费短缺等问题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小学逐渐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的“真空地带”。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课程即教师”,即教师角色由教学情境的“支配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平等的“对话者”、知识的“生成者”,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特别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么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普遍感到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强化和反馈教学信息的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等还不够。因此,如何让每一位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促使他们不断获得专业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但是,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在岗培训。因此,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体制的构建无疑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当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二、有关概念的分析1、“校本教研”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一种融学习、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2、“校本教研的模式”校本教研的模式”就是“校本教研的途径与策略”,就是学校为了改进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运用可行性手段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要求教师不应该是知识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更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通过写即时案例、教后记、教学随笔,进行反思,以便于将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不断增强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还要求教师在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要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学校通过学校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技能训练、专题研讨和理论学习等注重实效的同伴互助活动,能形成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组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互动研究氛围,能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如果说校本教研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专业引领就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教师与专家的互动中,一次次平等的对话,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次次理念的升华,必能让教师感受理性与智慧的碰撞,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必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设想1、终身学习理论为校本教研提供了理论支持。2、成人学习理论揭示了教师具有自修自研的能力。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为教师主要以自修自研方式促进专业成长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其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须接受的理念。四、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让每一位教师学会利用校本教研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深刻感受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2、通过研究,认识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局限性,并且能通过自己的自修自研来加以弥补;3、通过研究,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课例。4、通过研究,教师能习得、发现、交流教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增加教育教学智慧,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实施内容及措施为了确保研究顺利进行,我们于2011年9月开始组建课题组,建立了由行政、教研、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体系,课题组依托教研部门,努力创造条件,以科研教研为先导,以问题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新教材、课题为载体;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为方向;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培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一、建立管理机制,保障校本教研有效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建构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课改之初,我校成立了“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管理。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和组织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分别成立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中层干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研组长和实验教师组成。成员结构充分考虑到职务、职称、年龄、学科之间的优化,保证实验组的领导力量和教研水平。2、建立健全的校本教研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七甲小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讨论稿)》、《七甲小学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制度(讨论稿)》、《课题组成员学期工作要求》、《七甲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等相关的制度,学校对领导、实验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教研活动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直接抓,教务、教研部门负责人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课改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迹。3、强化过程管理,使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工作中,我们把重点工作放在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上,学校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成员分到各教学备课组,组织和指导集体备课活动;各备课组组织集体学习、备课,进行研究课探讨;领导、实验教师听课、评课,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理论笔记不少于20篇,形成良好的学习、教研氛围。二、注重抓好教师各项学习,增强教师的内力。(一)学校安排集体学习,使培训工作日常化。1、学理论。我校把校本教研当作常规工作来抓,规定每周一为全体教师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时间,使校本培训工作日常化。我们按校本培训的要求及时组织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如何写案例》等,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转变教师的角色,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校领导还组织教师听名师、专家作讲座和指导工作。我校曾邀请了教研室孟建平主任来校做了专题的教科研讲座。教师们听了讲座,对自己所从事的教科研工作有了更明确的工作方向。学校还专门派教师外出听专家、名师讲座,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家门。这种以名师、专家引领为主的集中培训,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如果说教师的理论素养是教师的血肉,那么,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的灵魂。因此,我校在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及职业道德的学习,增强教师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敬业精神。2011年春,我校结合学校实际,举行了“学习戴林,岗位比奉献”的教师座谈会,教师们在会上都纷纷表示,要学习戴老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纪念殷老师。2、抓“三字”。我校以写字教学为突破口,对教师的“三字”过关长抓不懈。学校成立了“写字领导工作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对教师们的写字作品进行考核。每学期,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要按时上交毛笔字、钢笔字作品,每周写好粉笔字作品。每到星期五,教师们都自发来到写字展示处,观看、学习同事们的作品。在这种浓厚的“墨香”氛围中,教师们的写字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加强了教师的内在文化底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教师个体反思,学会自主思维。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让领导在很多关键问题上掌握教师思维的“生杀大权”,长此以往,教师会滋生思维的依赖性,从而变成理论学习的听众或沉默者。由于校本教研要求教师要有自主思维的空间,因此,校领导把理论学习的重心下移,为教师搭建“反思”的学术平台,规定每周五学生放学后为教师自主学习的时间,让教师由学习的配角变为学习的主角,让教师自主读、自主想、自主观察、自主表达。为了激发教师的自学热情,学校根据教师的发展需要,专门派教师到南京购买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为教师们的理论学习大开方便之门,正如有的老师所说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们在自学中摘抄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师们在学习中,冷静地观察、思考,不断地反思总结,隐藏在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充分激活,个性得以张扬,教师们乐此不疲。如今,个人自主反思学习已经成为我校校本教研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各自的自主学习中,理论都得到了升华。赵亭茹老师的《早读课走到尽头了》、《多媒体教学岂是万能的》,罗雨老师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学理性回归》、《用我们的身体说平等》等优秀论文均是他们在自己的观察、思考后的经验所得。(三)加强集体学习,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学习研究集体。我校之所以被评为“张家口教学工作先进学校”,与教师们平时的互助、合作是分不开的。我校把每个单周的周二放学后定为教研组集体学习时间,同年级、同学科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把个体学习中的困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拿到集体学习组来解决、讨论。教师们在讨论中分析教学现象,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并把自己的或和他人讨论的观点形成书面材料,来帮助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研组集体学习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以学校主课题为依托,每学期开展1-2次“学术沙龙”活动,开展了“青年教师主动发展俱乐部”、“第一课时如何上”、“期中质量检测后的思考”等活动。在这些学术活动中,教师们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现象与考试成绩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在这些活动里,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把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学校营造的学习环境,让教师们形成了人人重视教科研,人人开展教科研的良好氛围。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以往的校本教研中的教学模式是:一节课,教师单独备课,单独上课,形式单一,教师发展的速度较慢,因此,我校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创新,采用了教师参与、互动的方式,让单一的校本教研模式逐渐走向多元化,让校本教研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具体做法是:1、同课多人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校本教研中,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一场战斗的物资准备。只有物资贮备充足,才有打胜仗的信心。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自研教材。即教研组成员针对同一个上课内容,各自认真分析单元内的全部教学内容,重点准备自己主备的内容,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写在发言稿上以便交流时讨论。第二步,集体讨论。各成员依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已形成的共识进行笔录,就出现的争论各自再次阐述,以寻求最佳方案,教研组长做好笔录,以征求学校骨干教师的意见。第三步,分工主备。在集中研讨的基础上,组员领取“主备内容”,在“集体备课教案书写纸”备出详案,上交组长检查后印发给组员。第四步,修改教案。组员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案进
本文标题: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2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