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西方经济学知识课件宏观部分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李红欣135925243241042思考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比较,有哪些联系和区别?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3一、引入(一)微观经济学的总体框架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及市场理论效用论供求理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市场失灵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二)宏观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国民收入核算理论IS曲线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铺垫投资改变LM曲线IS-LM模型实践运用宏观政策分析实践AD曲线AS曲线AD-AS模型失业通货膨胀运用IS-LM-BP模型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假设资源稀缺、充分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分析对象家庭、企业、市场国民经济总体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国民收入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之一: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Economy)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GDP(grossdomesticproducts)含义注意事项1、一国或地区2、计算期内3、是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4、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5、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流量flow存量stock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最终产品finalgoods8纺纱厂纺纱20万元织布厂织布30万元制衣厂制衣45万元售衣商售衣50万元消费者假设棉农生产15万元的棉花,且15万元就是新增价值产出=新增价值之和生产法棉农种棉15万元9收入产出工资和薪金20000利息15000地租5000利润10000成品纱200000减:原材料150000总收入50000增值50000产出=总收入收入法纺纱厂纺纱20万元棉农种棉15万元10若生产的50万元的衣服恰好都售完,则产出=总支出;若有10万元的没有售出,则将其看作是该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支出,此时仍有产出=总支出支出法产出=总支出11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消费支出(consumption)投资支出(Investment)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purchase)净出口(netexports)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含建造住宅的支出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和存货)的支出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及新住宅的增加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NX=X-M12收入法GDP=C+I+G+X-M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要素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13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补充说明:14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一)GNP(GrossNationalProduct)含义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与GDP的区别GNP统计范围为该国“永久居民”即: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居住在海外的该国国籍公民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GDP统计范围为: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在本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与GDP的联系G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产值-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产值15(二)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NDP=GDP-资本折旧(三)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四)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ersonaldisposalincomeDPI=PI-个人所得税16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假设:只有消费者和企业,没有政府也就没有企业间接税。同时,为使问题简化,不考虑折旧。用Y表示国民收入(一)两部门经济储蓄-投资(I=S)恒等式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即Y=C+SI=S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S和I总量相等的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即Y=C+I17引入政府:政府一方面有政府收入(征税),另一方面有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二)三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还要先纳税(T0),但是又从政府得到转移支付(Tr),所以Y=C+S+T0-Tr,假定T=T0-Tr,则Y=C+S+TI=S+(T-G)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转移支付是否列入?18引入国外部门:出现了对外贸易(三)四部门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从收入角度看,Y=C+S+T+Kr,Kr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I=S+(T-G)+(M-X+Kr)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Y=C+I+G+X-M19I=SI=S+(T-G)I=S+(T-G)+(M-X+Kr)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20五、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实际GDP用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从前某一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美元)数量价格(美元)书本1001011010面包(个)20012001.5菜豆(千克)5000.545011998年名义GDP1999年名义GDP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21GDPdeflator=名义GDP实际GDP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9的GDP折算指数22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一)几点假设:1、只有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2、不论需求量是多少,价格均不变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0(二)均衡产出的含义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稳定。若生产超过需求,企业非意愿存货就会增加;若生产小于需求,企业库存就会减少23y=c+i1、y,c,i是剔除了价格变动之后的注意:2、c表示的是居民实际想要有的消费,i表示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投资,即计划消费和计划投资3、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24均衡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若用E表示支出,y表示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450EAEyE=y25(三)i=s计划投资=计划储蓄isisi=sy450EAE支出收入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计划投资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计划储蓄26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呢?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函数:c=c(y)凯恩斯观点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c/△y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APC=c/y27收入消费MPCAPCA90009110B100001.00C108500.85D1200011600E130000.64F140000.921.01100000.89110000.990.750.970.94122400.591283028450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可能小于1,可能等于1y0OA的斜率代表什么?A点切线的斜率又代表什么?A29若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α+βyα称为自发消费,βy称为引致消费1、消费曲线的形状2、MPC3、APC30(二)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函数:s=s(y)=y-c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MPS=△s/△y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e,APS任意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APS=s/y31收入消费储蓄MPSAPSA90009110B1000010000C1100010850D1200011600E1300012240F1400012830-110-0.010.010.151500.030.254007600.360.0611700.470.0800.11032S边际储蓄倾向大于0小于1平均储蓄倾向可能小于0,可能小于1y0OA的斜率代表什么?A点切线的斜率又代表什么?A33若储蓄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储蓄函数可表示为s=y-c=-α+(1-β)y1、储蓄曲线的形状2、MPS3、APS34(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c+s=y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APSMPS3、APS+APC=1MPS+MPC=1(四)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不是简单加总其他影响因素国民收入的分配政府税收政策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重35三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J.S.Duesenberry)观点一: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观点二: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36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观点:个人的支出和储蓄取决于一生的预期收入,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特定的生命周期阶段假设:某人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80岁去世。每年收入是24000元,20岁之前时间不计,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平均消费这些收入,则每年的消费是???24000×40/60=16000基本结论:C=aWR+cYL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37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弗里德曼(M.Friedman)观点:个人的消费支出由其永久收入决定。多数家庭希望能在长期内保持消费水平的相对稳定。因此,在短期消费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其他影响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货币幻觉38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条件:y=c+i消费函数为:c=α+βy假定计划投资是一个给定的量,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两方程联立得:y=(α+i)/(1-β)例:消费函数为c=1000+0.8y,投资为600亿美元,均衡收入是?39收入消费投资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知识课件宏观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3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