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寸乐乐毕业论文第三稿
12015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蒙自一小三年级为例院-系: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年级:2011级学生姓名:寸乐乐学号:201101100273导师及职称:潘莹(讲师)2015年3月1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渐渐突显出其重要地位。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习作现状却不容乐观,“习作难”一直困扰着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理念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合作学习不断占据教育者的眼球,它利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互动开展学习。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能贯彻新课程理念,一定程度上缓解“习作难”的现状,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实践,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合作学习;研究2目录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综述(一)合作学习的定义(二)合作学习的特征(三)习作教学的定义(四)研究思路及方法(五)研究的意义三、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四、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一)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合作学习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三)合作学习在习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1、学校方面2、教师方面3、学生方面五、解决策略(一)学校方面(二)教师方面(三)学生方面参考文献附录致谢3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理念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方式适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也是新课程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变革的标志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成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的宗旨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以及为终生学习而造就坚实的知识基础。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合理的将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1]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习作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自始至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能,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习作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而小学阶段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这一阶段的习作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习作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大作用。但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仍会发现诸多问题,如重“知”轻“能”,重“外”轻“内”,重“文”轻“境”,重“理”轻“情”,重“写”轻“说”。“习作难”仍然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现状不容乐观。就目前语文课堂上的习作教学而言,在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从课本或练习中找到话题,从题目开始分析,教学生怎么写,重点是什么,有的参照范文,就开始写作。这样的习作教学,教师讲述的太多,而学生主要是倾听,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太少。学生在写作时,即使脑海中已经构想出要写的内容,但到动笔的时候,又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此外,学生只为单纯的完成任务而进行写作,本来应该是充满童趣的习作过程,但似乎却显得毫[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无乐趣。在习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自完成任务,很少有机会与别人讨论,不能与别人分享其中的乐趣。也有些小学生只为单纯的完成任务、获得好的成绩而写作,因此就会出现生搬硬套和任意编造的现象,在习作中经常出现假话、大话。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找不到写作的内容,无话可说,渐渐地对习作产生恐惧、厌倦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习作,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渐渐地就会觉得习作似乎难得让自己无计可施,这无疑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们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只要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就能将问题解决,逐步改善这种现状,让学生能够在习作中找到材料写,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优秀的习作。而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正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合作学习的不断开展,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方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5二、研究综述(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这种教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师生之间应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合作学习起初起源于英国,后来盛行于美国等国家,如今流行于世界各国。目前,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加拿大、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国的中小学课堂,对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活跃中小学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国内外若干代表性的合作学习定义:1.英国著名教育家赖特和以色列著名教育学者梅瓦里克女士根据斯莱文的上述定义,提出了他们对于合作学习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1]2.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学者,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2]3.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并以自主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总称。[3]4.我国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政杰在《台湾省国民小学合作学习实验研究》一文中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的、有结构的教学策略,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4]5.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以及达成了共识“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林晨谢兰荣.语文新课程与教学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4]刘文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6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知道,各国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概念的侧重点的描述各不相同。但仅从对合作学习定义的本质上来看,不难看出它们还是有相似之处。这些定义都强调了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共同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动和共同努力;在合作的开展中,每个成员都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合作学习开展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在以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前提下开展的合作学习主要有以下形式:学生和学生合作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学生和教师合作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教师和教师合作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在这样的条件下,合作学习针对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担任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这有利于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讨论得到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合作学习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有机会进行自我展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动,将自己的意见分享出来,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完成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本论文将合作学习界定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二)合作学习的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个体学习这种竞争性的学习为主,因此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偶而会有的合作也只是一些互相帮助、在讨论之后解决问题的的合作。合作学习则利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和合作,把以个体学习为主的竞争转化为以小组学习为主的竞争,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具有互助性、互补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征。[2][1]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1.互助性在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那就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与队友协同合作,共同进步,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2.互补性教师在准备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小组中进行组员的匹配。只有这样,小组成员之间才能合作互补,发挥各自的优点,同伴弥补自身的不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以实现所有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的目标。3.互动性人际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教学主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合作学习则充分调动教学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互动,它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此外合作学习还特别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由于界入各种互动关系,有合作学习的课堂就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4.自主性自主性是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必须树立“我要学”的意识,在这种內驱力的驱使下,学生才有主动合作的意识,在合作中积极的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完成规定的任务。(三)习作教学的定义习作,简单地说就是练习作文。小学习作,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练习,是小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反映自己的生活现实,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有一定创造性的作文训练,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智活动。[1]此外,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1]夏元佐.小学习作—阳光下的自由飞翔[J].都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5)8上,表达真实情感。[1]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习作的定义,《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把低年级(1-2年级)称作“写话”,中年级(3-4年级)和高年级(5-6年级)称作“习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写作是练笔,即练习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低年级并提出了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叫“写话”,其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三至四年级叫“习作”其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至六年级也叫“习作”,其重点是“能写简单地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能写“常见的应用文”。[2]这种较好的定位既符合小学教学的实际,也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认识规律。本论文中提到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提法,针对中年级的习作进行论述。(四)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1.文献法本论文在研究与合作学习相关理论时,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以及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有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搜集了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提供
本文标题:寸乐乐毕业论文第三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3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