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浙江省就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设计(论文)题目浙江省就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作者沈建益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专业班级经济学092班指导教师(职称)郑秀田(讲师)论文字数18276字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4月10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浙江省就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经济学专业经济092班沈建益指导老师郑秀田摘要:就业水平如何一直是各届政府关心的焦点,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可能影响浙江就业水平的几大主要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而后通过构造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对于就业水平具有正效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就业水平具有负效应。关键词:浙江省;就业;影响因素;计量分析;11个地级市TheAnalysisontheInfluencingFactorsofZhejiang’sEmploymentLevelandthePromotionStrategiesEconomicsclass092ShenJianYiInstructor:ZhenXiuTianAbstract:Theemploymentlevelisconstantlyconcernedbythegovernments.ThispapertakesZhejiangProvinceastheresearchobject.First,thetheoreticalanalysisonseveralmainfactorswhichmayinfluenceZhejiang’semploymentlevelisconducted.Then,theempiricalanalysisisconductedthroughtheconstructionofquantitativemodel.Theresultshowsthateconomicgrowth,upgradeofindustrialstructure,improvementofmarketlevel,improvementofhumancapitalandtechnologyadvanceshaveapositiveeffectontheemploymentlevel,whilelaborproductivityhasanegativeeffectonit.Keywords:ZhejiangProvince;Employment;Influencingfactors;Quantitativeanalysis;11prefecturecity目录一、引言………………………………………………………………………………………5二、浙江省目前就业水平的现状……………………………………………………………5三、理论描述分析与假设提出………………………………………………………………2(一)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的关系………………………………………………………3(二)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的关系………………………………………………………3(三)市场化程度与就业水平的关系……………………………………………………6(四)劳动生产率与就业水平的关系………………………………………………………8(五)人力资本与就业水平的关系………………………………………………………8(六)技术进步与就业水平的关系………………………………………………………9四、数据来源及处理………………………………………………………………………10五、实证分析………………………………………………………………………………11(一)模型构建…………………………………………………………………………11(二)相关检验………………………………………………………………………12(三)相关讨论………………………………………………………………………14六、结论与建议……………………………………………………………………………16(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17(二)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变…………………………………………………………………17(三)扩大人力资本教育投入………………………………………………………………17(四)实现供需对口,减少结构性失业……………………………………………………17(五)提升市场化程度水平,增加民营经济活力…………………………………………18(六)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因时而宜……………………………………………………18参考文献…………………………………………………………………………………18致谢…………………………………………………………………………………………20附录…………………………………………………………………………………………21浙江省就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经济学专业经济092班沈建益指导老师郑秀田一、引言浙江省虽然地域不大,资源并不丰富,但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的几个省份之一,把握住了历史机遇以其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经济上的高速发展,成为了经济大省。就业率这一名词一直是各国政府尤为关心的话题,当今社会已不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是小农经济,而是以分工为特点,人与人之间存在大量交易以商品经济为主联系更为紧密的人类社会,若就业水平不高,经济的齿轮也就难以快速运转,无法带来大交易下的经济繁荣,生活质量的也就无法得到快速的提高与有效的满足。这不仅仅是一类社会问题,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许许多多政治问题。本文在结合其他学者关于对影响就业的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11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影响浙江省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针对当下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可提升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就业带来正反馈效应。二、浙江省目前就业水平的现状据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较以前有所缓解,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却是逐年持续上升,2012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近70万人,其中26.94万为大学生,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6.0%,1近几年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再加上目前高校提供的教育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这也导致了浙江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上升。此外,由于近几年浙江省长期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就业弹性并不高对就业拉动效果并不明显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再加上近期宏观环境并不乐观,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现象时有存在,这将对地区劳动力就业产生直接影响,不过随着近几年浙江省对于经济转型升级与模式转变政策的提出与落实,这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可能将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对一些熟练,劳动力技能较高的工人需求。根据表2-1浙江省与全国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从业人员增长率两项指标横向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从业人员增长率方面浙江省均处于领先。其中2000年—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上是处于一个下降态势,并长期维持在4%以内,相较于全国总体失业水平浙江省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每年从业人员就业增长率来看,可以看到浙江省1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局网站季度报告每年从业人员的增长率是全国的数倍。这也表明了浙江省在就业水平方面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是存在明显优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浙江的经济发展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的增长,就业水平相较于全国其他大多数省市处于领先水平。那么该发展模式与结构其他省市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因此而提高本地区的就业水平。这就需要对浙江省就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进行分析,通过相关分析,描述浙江省就业结构的特点,从浙江省发展的模式中找出对于其就业水平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关的可提升策略。表2-12000年与2011年浙江省与全国关于城镇失业率、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增长率数据2浙江省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业人员数(万人)从业人员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业人员数(万人)从业人员增长率%2000年3.42726.13.83.1720851.02001年3.72796.72.63.6727971.02002年42858.62.24732800.72003年4.22918.72.14.3737360.62004年4.129922.54.2742640.72005年3.73100.83.64.2758252.12006年3.53172.42.34.174978-1.12007年3.334057.34769902.72008年3.53486.52.44.2774800.62009年3.33825.29.74.375828-2.12010年3.23989.24.34.1761050.42011年3.123674.11-7.94.1764200.4三、理论描述分析与假设提出通常来讲,在一定时期内影响某一地区就业水平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影响地区就业水平的因素,某些因素对于就业的影响又往往具有双重效应,因时期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同一因素又会对就业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根据该地区当下就业结构的特点判断其可能影响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2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经过整理并通过相应方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本文在根据一些可能会对就业水平产生影响的相关理论与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浙江省就业结构的特点有选择性的选取相关因素作为影响浙江省就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能性的假设。(一)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理论较多,主要有:萨伊定律提出的就业的市场决定论,以及一些著名的关于描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模型如索洛模型、奥肯定律及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都直接或间接的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之间存在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通常来讲是具有正相关关系的。但就业会因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推动经济增长的来源点不同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将不同将呈现出不同的水平。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增长通常有四种主要类型:高经济增长,高就业水平;高经济增长,低就业水平;低经济增长,高就业水平;低经济增长,低就业水平(曾湘泉,2003)。[1]四种不同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类型体现出了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强弱,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对于就业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局所提供的数据引进就业弹性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得到了各主要省市的就业弹性指标数据如图3-1所示。所谓就业弹性即就业量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的比值。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表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的效果的大小,可据此进一步判断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与该地区劳动力就业需求的相关性。从图3-1中,不难发现,在近阶段关于地区经济增长对于就业数量的拉动效果方面,浙江省在与全国绝大数省市比较中处于全国前列,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为0.21的就业弹性而言也是具有优势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考虑将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当地就业水平主要因素之一且认为其具有正相关性。图3-1我国主要省市2000年—2010年平均就业弹性3(二)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的关系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经整理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较为著名的有“配第―克拉克定理”描述了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分别向三大产业转移,体现了劳动力就业的“高度化”特点。西蒙.库兹涅茨提出:工业化初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变动是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的变动是具有一致性的。钱纳里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转换相对于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处于滞后状态。此外刘易斯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具有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特点。以上这些理论都表明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影响就业水平。根据表3-1,我们可看到近十年浙江省从业人口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比例方面都具有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特征。虽同属上升,但第二产业相较于第三产业上升的幅度较大,第三产业只是稳中有升
本文标题:浙江省就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3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