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7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
2017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40分。)1.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A.温故而知新B.书山有路勤为径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学而时习之2.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操作性知识3.耳日克斯一多德森的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B.平行关系C.倒U型关系D.正U型关系4.关键词记忆术、谐音联想法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5.下列有关学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B.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C.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D.学习能够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6.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这一因素的维度是()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7.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A.关注生存B.关注自我C.关注学生D.关注情境8.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A.两种水平四个阶段B.三种水平六个阶段C.三种水平五个阶段D.两种水平六个阶段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B.条件反射C.效果律D.练习律10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A.自我中心B.不可逆C.守恒D.不守恒11.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的对象是()A.家庭教育中发生的现象B.职业教育中发生的想象C.社会教育中发生的现象D.学校教育中发生的现象12.“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该现象是()A.学习策略B.问题解决C.学习动机D.学习迁移13.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就会有迁移现象发生,此观点属于()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经验泛化说D.相同要素说14.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叫做()A.群体规范B.集体舆论C.群体凝聚力D.课堂纪律15.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汤姆。”但反过来问:“汤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A.单维性B.抽象逻辑性C.自我中心性D.不可逆性16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以上答案都不正确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机1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人际关系的影响C.后进生的感受D.学生听课效果19.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水平的优劣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层次的高低20.下列属于场独立性者认知方式的特点的是()A.偏爱人文、社会科学B.善于察言观色C.喜欢抽象思维D.学习欠主动21.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A.能力C.性格B.需要D.气质2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效果律C.动机律D.练习律23.从规划到例子的学习实践实质上是一种()A.上位学习B.发现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下位学习24.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认知技能C.技能操作D.心智技能25.技能是一种()A.智力C.才能B.行为方式D.能力26.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在()A一年级B.六年级C.五年级D.三年级27.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椒工()A.讨论法B.用途扩散法C.启发法D.头脑风暴法28.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的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概率为()A.25%B.90%C.75%D.50%29.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阿特金森C.奥苏贝尔D.布鲁纳30.学习某资料,10遍正好记住,那么学习效果最好的学习遍数是()A.8B.15C.12D.1031.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略32.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初学英语时总要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表现的是()A.正迁移B.具体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33.记忆官能增强后,能够更好地学会和记住东西;学习拉丁文,能够训练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等。这些表现的基本观点理论是()A.形式1)练说B.关系转换说C.概括说D.共同要素说34.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影响迁移的因素之一是()A.相似性B.认知C.思维D.定势35.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A.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B.学习结果与学习反思C.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D.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36.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A.松散群体B.非正式群体C.正式群体D.联合群体37.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顺序不变的()A.5个阶段B.8个阶段C.7个阶段D.6个阶段38.下列关于专家型教师教学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B.专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C.专家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39.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外在因素是()A.自然环境B.社会文化C.学校D.家庭40.关于心理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明确的界限B心理健康是固定不变的A.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D.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41.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A.依从阶段B.内化阶段C.认同阶段D.情感阶段42.下列对学习策略描述正确的有(叉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43.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定向性和川页序性B.不均衡性C.个别差异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44.课堂纪律的类型有()A.教师促成的纪律B.自我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45.下列属于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的有()A.知识的学习B.有意义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技能的学习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46.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47.奥苏伯尔强调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材料有意义。48.对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学习。49.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和手段。50.马斯洛认为,需要是由高到低依次出现的,只有当较低一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一层的需要才会产生。51.学生在某一学科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的信度很低。52.在限定时间内产生的观念数量越多,其思维的的流畅性越强。5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因此前一阶段发展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54.教师资格考试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55.态度与品德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6.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57.简述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58.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59.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及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60.结合实际阐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保存。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61.李明是一个+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老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答案一、单选题1.A2.A3.C4.B5.B6.D7.C8.B9.A10.C11.D12.C13.D14.D15.D16.D17.B18.B19.A20.C21.C22.B23.D24.C25.B26.D27.D28.D29.A30.B31.B32.C33.A34.D35.C36.B37.B38.C39.C40.C二、多选题41.ABC42.BD43.ABCD44.ABCD45.ACD三、判断题XXX√√X√XX√四、简答题56.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具体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强度律: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如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就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并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57.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1)JL童多动综合症(2)学习困难综合征(3))匕童过度焦虑反应(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58.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征主要包括(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59.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包括(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五、论述题60.要想促进知识的保存,能够采取如下方法:(1)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2)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3)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4)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5)合理进行复习包括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六、案例分析61.(1)李明将学习成绩归因于运气,这种归因是不正确的。这种归因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容易让人产生怨天尤人的心态,自己不付出足够的努力,学习的动机减弱学习行为减少,最终学习成绩下降。(2)正确的归因应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比如自身的努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如此,他的学习动机能够增强,学习行为会增加并且更有效。(3)归因理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③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模拟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
本文标题:2017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1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