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目的: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4.代表人物:中央以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5.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3)军事: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4)教育: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6.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7.评价:(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积极性: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b.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请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除此之外洋务运动还有哪些内容?答:⑴类别口号代表企业时间地点创办人军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安徽曾国藩事自江南制造总局(最大)1865年上海曾国藩工强李鸿章业福州船政局1866年福州左宗棠民轮船招商局(最大)1872年上海李鸿章用求湖北纺织局1888年武昌张之洞工业富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厂)1890年汉阳张之洞⑵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有人认为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你值得肯定。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答: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理由:洋务运动从目的来看,它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是为了增强清政府镇压革命的实力,也是为了提高抵御外国侵略的能力,最终目的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从客观后果来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发展了近代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李鸿章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派别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说说李鸿章的什么主张?答:洋务运动的观点。“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这是洋务运动前期提出的口号。⑵这一派别的主要活动有哪些?答: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开办一些民用工业。③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⑶材料一反映了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答:前期口号是“自强”。⑷材料二是谁在什么事件后发表的感慨?他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的“海军”你认为指的是哪支海军?答:李鸿章。甲午战争。因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随之破产。这里的“海军”指“北洋舰队”。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一批年龄在10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材料二据国家教委公布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留学人员累计于30万人。材料三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唐纳荷的采访时说到:“中国在爱尔兰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叫萧伯纳,他说过:我们是朋友,如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每个人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也给你一种思想,那么我们都得到两种思想。开放,学习会使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⑴材料一中提到的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一事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重大运动中的举措?答:洋务运动。⑵这一举措“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封建统治阶级顽固派的封闭、无知、落后和腐败。⑶材料二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答:材料中数字说明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举国上下重视知识、尊重人才,深刻意识到“知识就是生产力”。⑷说说你读完材料一、二、三后的感受?答“中国的近代化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绝不能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它的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开放、学习,学习一切人类优秀的文化为我所有。第七课戊戌变法1.序幕: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3)目的: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图强。(4)影响: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3.高潮:“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9月(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3)内容:a.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军事:训练新式军队。(4)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材料二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材料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⑴这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领导这一历史事件的是哪一阶级派别?答:⑴戊戌变法,资本阶段维新派。..⑵这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⑶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为什么?答:进步的。因为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请列表说明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列举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3.我们应该向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学习什么精神?答: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他们不甘落后,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谨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勤奋读书以振兴中华。4.阅读下列材料:(1898年9月)谭嗣同的许多日本朋友苦苦劝说谭嗣同东渡日本,以躲避慈禧太后的搜铺,谭嗣同不听。他说:“世界各国的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现在中国没有听说因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就是国家之所以不强盛的原因。如果有愿意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请从我谭嗣同开始。”最终,谭嗣同被杀。⑴上述材料表现了谭嗣同怎样的决心和精神?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载撒冗军,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答: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决心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⑵有人认为谭嗣同坐以待毙,舍生赴死太愚蠢,死的不值得。你怎样看?答:不值得,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或者值得,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但是,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牲者。第八课辛亥革命1.组织准备:(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东京召开,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2.指导思想: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第二天占领了武汉三镇。4.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请列举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领导人、主力军、指导思想、目的、性质及结论?答:⑴爆发标志: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因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因此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辛亥革命”)。⑵领导人:孙中山。⑶主力军:倾向革命的新军。⑷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⑸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⑹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结论: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2.请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请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或历史影..响。)答: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辛亥革命使民族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盗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尚未完成。3.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这种说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是成功的。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革命又是失败的。4.阅读下列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2.“改良主义运动”指-------(戊戌变法)3旧式的农民战争指------(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辛亥革命)5.阅读下列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⑴此段话是谁说的?答:是孙中山说的。⑵材料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各指什么内容?答:民族革命是指推翻满洲贵族清王朝的统治;政治革命是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本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也可以答“三民主义”。民族革命是指民族主义;政治革命是指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是指民生主义.第九课新文化运动1.背景:(1)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袁世凯宣扬尊孔复古思想,使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3)旗帜:“民主”和“科学”。(4)阵地:《新青年》杂志。(5)主要内容: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发展:(1)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内容: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3)代表:李大钊:a.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1.列表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人物作品意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说..2.请列举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口号、主要阵地,活动基地,目的及主要内容?答:⑴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⑵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⑶口号:“民主”“科学”。⑷主要阵地:“新青年”。⑸活动基地:北京大学。⑹目的:为了反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2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