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标准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学科备课组长时间参与人员语文****2018年10月年级记录、材料整理一年级****备课中心问题过程描述文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书写指导过程中,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或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同异进行认字、写字,并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朗读指导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结合,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进而激发学生朗读和说话的兴趣。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己练读课文、互检认字、当小老师讲字、自主识字写字、你发现了什么、互评生字等活动。***:通过朗读文字来想象画面,学生很快体会到课文中描述的画面之美。通过比较“一片”和“一片片”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多表达。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促进学习思维的扩展。同时也通过观察和描述图画,感受秋天这个季节的特点。***:上一环节是由文字想象画面,这一环节是由画面引入文字,培养了学生文字与图像互相转化的能力,注重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双标准过程描述向性。***: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多种方式识字,渗透识字方法。定稿讨论***认为初稿的教学上,问题问得太细太繁,应该用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统领全文,以“阅读提示”中的四项要求作为讨论自学的核心焦点。教学时,尽量加强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在讨论时,时间要根据学情而定,时间要充分,不能使各环节成为“花架子”,不能落到实处。讨论结果从几方面进行设计:1、激情导入揭题,激发学习兴趣。2、根据阅读提示的几个问题,迅速进入教学重点。3、运用“互助互动”模式,创设情境,摸拟网上聊天,开拓思路。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但我们明白到,集体的智慧,并不是个人智慧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相互切磋,摒弃陈旧低效教法,学习先进反思文案标准教法,也避免热热闹闹而不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明白,集体备课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同一模式。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承载的智慧就不再是单薄或片面的,而是充实和相对全面的。在利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让集体的智慧焕发光彩。《秋天》一、教学目标(初议稿)1.1试教:***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日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文案标准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三、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季是哪几个季节吗?2.你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去学一篇和季节有关的课文,题目就叫──《秋天》。(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师范读课文。下面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2.生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猜一猜。(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3.认读生字词语。(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秋天、天气凉、树叶、一片片、只有、大人、南飞、一会儿、一个。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词语,指生领读,齐读,猜词游戏,开火车读。(2)生字。文案标准课件出示: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个人读,同桌互读,互相说记字办法,全班交流,相机认识木字旁、日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5.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学习“了、子、人、大”4个字。指导: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指导学生写好横撇和弯勾,弯钩处是圆的;“人”和“大”的撇和捺要撇高捺低,撇出尖、捺出脚。(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生字学完了,再来读一读课文。(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2)学生自由回答想象中的画面。(3)比较句子。读一读: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文案标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用“一片片”,而不用“一片”?2.学习第二自然段。(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置身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课件出示书上的配图,大家看看图上还有什么?(2)多美的画面啊,作者忍不住又写了一段话呢,快去读读第二自然段。自读,指名读。3.语言训练。(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小松鼠那么____那么____。松果那么____那么____。(2)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呢?先和小伙伴说一说,点名说。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试着背一背。6.学生表演读。(五)课后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2.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有关秋天的资料。文案标准秋天(审定稿)一、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日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三、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季是哪几个季节吗?2.你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去学一篇和季节有关的课文,题目就叫──《秋天》。3.齐读课文标题。文案标准4.“秋”还是生字宝宝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师范读课文。下面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2.生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猜一猜。(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3.学习标自然段。(1)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和之前的课文不一样,每个段落前面都空了两个格子,这就叫自然段。(2)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标自然段吧。4.认读生字词语。(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秋天、天气凉、树叶、一片片、只有、大人、南飞、一会儿、一个。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词语,指生领读,齐读,猜词游戏,开火车读。(2)生字。文案标准课件出示: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个人读,同桌互读,互相说记字办法,全班交流,相机认识木字旁、日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5.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学习“了、子、人、大”4个字。指导: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指导学生写好横撇和弯勾,弯钩处是圆的;“人”和“大”的撇和捺要撇高捺低,撇出尖、捺出脚。(2)学生练写。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再写字。(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生字学完了,再来读一读课文。2.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3.同学互评。(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文案标准(1)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2)学生自由回答想象中的画面。(3)比较句子。读一读: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用“一片片”,而不用“一片”?(4)喜欢这样的景色吗?为什么?(5)学生自由谈对秋天景色的喜爱,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置身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课件出示书上的配图,大家看看图上还有什么?(2)多美的画面啊,作者忍不住又写了一段话呢,快去读读第二自然段。自读,指名读。(3)老师听出来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真美。可爱的大雁好像在做着游戏呢。(4)指导朗读。女生读,男生读。3.语言训练。(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文案标准小松鼠那么____那么____。松果那么____那么____。(2)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呢?先和小伙伴说一说,点名说。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试着背一背。6.学生表演读。(五)课后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2.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有关秋天的资料。文案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集体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3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