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健康小屋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的作用探讨
有利于规范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营造和谐【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小屋对推广现代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在社区建立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了近距离的健康服务,所有居民都被纳入了健康管理范围。结果:通过建立健康小屋,不仅有利于对慢性病进行自我管理,还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结论:推进健康小屋建设,的就医环境;有利于完善基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关键词】健康小屋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作用【正文】前言:卫生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指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如何解决庞大的慢性病人群的医疗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分布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其致死率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慢性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偏低,在防治方面普遍存在被动应对问题,由此导致有限的卫生资源和经费大都集中应用到慢性病的后期治疗和康复上,花费高、效率低,实际效果可想而知。1.健康小屋现状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89号)》文件要求,全国多个城市从2007年开始都积极试水社区健康小屋工作。据了解,目前已经建设的健康小屋内设备虽然很多,但大多是体重仪、身高仪、血压仪、肺功能仪、心电图、血糖监测仪等体检仪器,而如何将健康小屋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慢性病综合防治,控制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还较少,健康小屋严然成了免费“体检小屋”。目前健康小屋的使用者通过各种测量设备,虽然可以获得个人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数据,但对这些科学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不够。其原因主要是健康小屋的初衷之一就是自助化,专业医务人员的介入不够,未及时跟踪居民的生理状况走向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提供健康生活、健康观念的指导。健康小屋对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的作用探讨2.XX健康小屋模式为强力推进我市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在前期对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目前我市建设健康小屋采取的是以医院主建、专家指导、居民参与、标准化管理、特色化服务的模式。2.1医院主建。建设方式由市疾控中心统筹规划,制定建设标准,并根据乡镇和村(社区)人口数量对小屋建设数量和布点进行合理分配。建设健康小屋的医院按照市疾控中心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安排辖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到健康小屋进行健康指导,提供适用医疗检测设备和干预指导配置等基本设备和宣传资料;村(社区)居委会负责提供场地。2.2专家指导。专家下沉,关口前移,与全科医生一起构筑防病治病体系。医院联系上级对口支援单位安排相关专家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定期在健康小屋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每月工作时间不少于4天,具体活动时间由上级对口支援单位、医院和村(社区)居委会商定。2.3居民参与。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组织辖区居民参与到健康小屋活动中,开展对慢性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0至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和健康群众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干预指导。2.4标准化管理。市疾控中心制定健康小屋规范标准。对健康小屋的室内布局、设备配备、专家人员的组成等制定统一要求,定期组织小屋专家健康小屋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监管与考核,建立完善健康小屋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2.5特色化服务。一是服务有特色。健康小屋工作重心瞄准的服务人群是社区居民,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疾患等发病率靠前的慢性病为主要防控目标,结合各医院的专业特色,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变群众的健康理念和就医观念,开展以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为核心内容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授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烟等慢病预防控制知识,提高人们慢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是形式有特色。健康小屋活动日,上级专家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到小屋进行现场健康宣讲和指导;非活动日,则由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人员负责小屋的日常管理、向辖区居民宣传小屋活动计划、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病随访工作等;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慢性病防控指导和提供宣教资料。大家分工协作,主动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三个结合”,即防治结合、上级与基层结合、全科与专科结合,建立起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实现从“以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医患关系良性互动,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三是运行机制有特色。医院利用健康小屋与辖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通过与社区(乡村)内家庭签约的形式,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3.健康小屋现代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的作用3.1加强了慢病管理。由于专家和全科医生服务医生团队下沉到健康小屋,而且健康小屋都是建设在村(社区)人口密集点或者重要活动场所,并且开展服务时间较为固定,这样专家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一起对慢病人群的管理变得方便而有效,现在参加健康小屋活动的社区人群,实践表明已经成为慢病管理的主要对象。健康小屋活动使得这些人的居家治疗、居家护理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3.2推广了健康生活方式。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在健康小屋积极开展以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群众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向辖区居民传授合理膳食、科学用药、适当运动、控烟等慢病预防控制知识,提高人们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促其掌握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的技能。在探索现代自助式健康管理运行机制的同时,逐步形成现代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3.3服务职能得到了改变。健康小屋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从“发病后管理”向“发病前管理”转变,从“单纯服务”向“全程健康干预”转变,是对百姓健康管理的有益尝试。为进一步丰富健康小屋的内涵,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在做好免费体检、健康评估、保健咨询、预约就医等服务项目同时,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健康小屋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居民自助式健康管理,实现居民健康的自我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社区居民的体检信息通过网络技术,自动归档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而这些健康数据将会作为开展社区疾病筛查、确定高危人群、对指标异常的居民进行健康干预的依据。结束语:健康小屋的所有工作内容实际上就是要在公众中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现代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引导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城市农村医疗机构一体化,也是用中国式办法着力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探索。【参考文献】[1]张红叶,李申生,符英英,等.社区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48-2152.[2]傅东波,傅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5.[3]冯汀祥.基于社区慢病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2013(08).[4]刘向红.社区慢病管理初探[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70.
本文标题:健康小屋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的作用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