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05T 089-2005 杂交粳稻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规程
B05苏农业标州市地方准DB3205DB3205/T089-2005杂交粳稻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规程2005-12-31发布2006-01-01实施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前言常优1号是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育成的杂交晚粳组合,200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性,近年来推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太湖晚粳稻区的主栽组合。但是,由于杂粳推广涉及制种环节,技术要求较高,年度之间产量、质量差异较大,这对杂粳的大面积推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为了更好地规范杂粳种子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种子质量、提高产量,为常优1号的顺利推广提供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在编写结构、内容和格式等方面均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制订时有关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使用规范结合苏州实际情况。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苏州市种子管理站、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一波、端木银熙、何建华、孙菊英。食品伙伴网杂交粳稻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优1号制种技术的育苗管理、父母本移栽、大田管理、病虫草防治(除)、花期调节、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种子收获、种子加工包装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本地区常优1号制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DB3205/T036-2003无公害农产品常优1号稻谷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父本常优1号制种所利用的恢复系。3.2母本常优1号制种所利用的不育系。3.3亲本父本与母本的总称。3.4播差期父本与母本播种相隔的天数。3.5行比父本与母本大田移栽时行数间隔比例。3.6食品伙伴网花期调节通过观察发现父本与母本幼穗分化进程有差异,抽穗时间可能不相遇时,采取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灌溉或搁田等手段进行调节的方法,以求改变父母本花期不遇的境况。3.7去杂去劣在制种过程中,特别是在花期,在母本田中拔除异株,提高种子纯度的手段。4优质高产制种指标4.1优质通过人工授粉,收获的母本(杂交F1代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4.2高产(产量与构成)每667m2收获母本(杂交F1代种子)175kg以上,产量构成指标为:每667m2有效穗数15万~16万,每穗总粒数105粒~110粒,异交结实率40%以上,千粒重27.0g~28.0g。5制种技术5.1亲本选用不育系武运粳7号A与恢复系R254。种子质量执行GB4404.1。5.2育秧5.2.1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田块作为苗床。5.2.2苗床制作一般畦宽1.4m~1.5m,沟宽为25cm~30cm,沟深15cm~20cm。畦面要精翻细耙,达到畦平泥熟。5.2.3种子处理晒种1d~2d后用25%“使百克”2ml兑水5kg~6kg,浸种48h~60h,再用清水漂洗后,常温催芽,露白播种。5.2.4播期与播量每667m2用种量母本为1.5kg,父本为0.6kg(其中第一期父本0.25kg,第二期父本0.35kg)。父本采取分期播种,第一期父本播期5月8日~10日,每667m2秧田播量为15kg;第二期父本播期5月16日~18日,每667m2秧田播量为25kg;母本播期5月22日~24日,每667m2秧田播量为20kg~25kg。按畦定量均匀播种,播后用木板塌谷盖没。5.2.5秧田管理每667m2秧田施纯氮15kg-18kg(其中父本秧田施纯氮10kg~12kg),其中基肥每667m2施45%复合肥20kg(播前一星期深施),面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20kg~30kg(播前3d施,父本秧田不施),追肥二叶一心每667m2施尿素10kg~12kg(父本秧田施7.5kg~10kg),移栽前3d~4d每667m2施尿素7.5kg~10kg。播种后至三叶前保持秧板湿润,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三叶后秧板建立浅水层。食品伙伴网病虫防治执行DB3205/T036-2003。5.2.7秧田除草执行DB3205/T036-2003。5.3大田制种5.3.1隔离区设置制种田空间隔离200m以上,或相邻品种的抽穗期应相差20d以上。5.3.2耕翻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耕翻晒垡。大田基肥每667m2施45%复合肥20kg和碳酸氢铵50kg,旋耕后上水耙田平整等待插秧。5.3.3大田移栽5.3.3.1移栽日期移栽期掌握在6月18日~22日,移栽时先栽父本,分行插,当天或隔天移栽母本。移栽时母本叶龄7叶左右,单株平均带蘖1.5个~2.0个,父本叶龄7.5叶~8.0叶,单株平均带蘖2.5个~3.0个。5.3.3.2移栽规格制种田父母本行比以2:8为宜。母本株行距为13.3cm×16.7cm,每穴插2株种子苗,父本株行距为13.3cm×20.0cm,第一期每穴插1-2株种子苗,第二期每穴插2株种子苗。每667m2母本移栽密度1.8万-2.0万穴,父本移栽密度0.35万-0.40万穴。5.3.4大田管理5.3.4.1追肥施用分蘖肥移栽后5d~6d每667m2施碳酸氢铵15kg~20kg,隔一星期每667m2再施尿素5kg和45%复合肥10kg~15kg(重点施在母本中间6行),掌握在7月10日前结束氮肥施用,7月15日-20日每667m2施氯化钾10kg,每667m2大田施肥总纯氮控制在18kg~20kg。7月10日前后达到够苗期,母本苗数每667m216万以上,父本苗数每667m24.5万以上,7月20日左右母本高峰苗控制在每667m223.0万~25.0万。5.3.4.2水浆管理分蘖期保持田间浅水层,母本达到穗数苗即开始搁田,搁田采取多次轻搁。孕穗抽穗阶段保持田间水层,后期灌浆阶段以湿润灌溉为主。5.3.4.3化学(人工)除草执行DB3205/T036-2003。5.3.4.4病虫防治执行DB3205/T036-2003。5.3.5花期预测及调节从8月初开始每隔3d对不同类型田块定点进行父母本幼穗剥查,观察其穗分化进程,掌握在父本比母本早1d~2d。如发现父母本群体发育出现较大偏差,应及时采取调节措施,控快促慢,使父母本食品伙伴网发育平衡,调节花期以幼穗分化Ⅰ-Ⅲ期用肥水控制为好,如父本偏快,应放水搁田,同时母本每667m2喷施10gKH2PO4(兑成7500倍液)或者喷施6g~8g“喜丰收”等促生长剂;如果母本偏快,可偏施氮肥于母本中间6行,一次每667m2施尿素2.5kg~4.0kg。5.3.6人工辅助措施5.3.6.1割叶始穗期(破口10%)及时割去父母本剑叶长度的2/3-3/4。5.3.6.2喷施生长调节剂割叶当天或隔天,每667m2父母本同喷“九二O”(粉剂)8g,预先溶解后兑水50kg小机喷雾。5.3.6.3人工授粉始穗后,每天应认真观察父母本开花时间,待母本开花10%时,及时采用塑料软管(绳)赶拉花粉,一般第2次与第1次间隔时间稍短,为15min~20min。此后,每隔20min~25min拉一次,直至母本全部闭颖为止。赶拉花粉时,应掌握“同步、轻压、快拉”要领,并且要正反两个方向交替进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5.3.7去杂去劣秧田应多耕翻,防止上年残留种子萌发成株,秧田期要及时拔除株、叶形不同的杂株。分蘖期拔除高大株和形态不同杂株。割叶前去除一些异形株、早抽穗株(包括母本行间的父本植株)。始穗后,拔除有芒株和花药成白色的散粉株,以及后期晚抽穗植株。灌浆期拔除先沉头,结实率畸高,颖壳花色、粒型偏圆的植株,同时拔除异形株。父本收获后,再对母本全面去杂2~3次,并拾净散落在母本中的父本株(穗),待检验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收获母本。6种子收获、加工、包装和存放10月上中旬,先收获父本,对母本全面去杂去劣,验收合格后,籽粒黄熟时及时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母本。收割后直接进种子低温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精选、包装。种子专库存放,防止机械混杂,并密切关注仓库内温、湿度,以及种子质量状况。7种植鉴定种子收获后取样送海南进行种植鉴定,质量达到GB4404.1后方可用于生产。8制种档案8.1气象资料档案记录制种全过程每天温、湿度,风向以及特殊天气状况。8.2投入品档案食品伙伴网记录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种类、用量、施用时间及方法等。8.3技术档案记录制种过程中各项田间管理、调节措施、去杂去劣、穗分化进程、苗情动态等。食品伙伴网《杂交粳稻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近年来,杂交优势的利用是水稻品种利用的一个方向,常优1号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等优良特性,生产上应用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常优1号制种产量、质量年度之间不平衡性很大,这对该组合的顺利推广是不利的。我市杂交粳稻推广起步较早,但针对杂粳制种技术的研究则很少。为此,我们在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下,承担了本标准的起草工作。在此之前,从2002年起,我们连续多年开展了常优1号小区制种试验、小面积试制以及大范围制种实践工作。通过试验示范,我们已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方案,并对移栽密度、肥料运筹、花期调节等关键环节措施进行了深入地试验研究与分析,形成的技术方案已在生产中得以验证和应用。在接受本标准制订任务后,我们对以前的试验示范数据再次进行斟酌与推敲,并征求了育种单位、品种推广部门、制种基地等的意见,在综合各方意见基础上,根据以往制种实践,形成了本标准草案。在本标准制订过程中,我们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真正使制订的标准能应用于实践。食品伙伴网
本文标题:DB3205T 089-2005 杂交粳稻常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8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