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科室工作计划(1)
教科室2009年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局2009年教育工作意见,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围绕学年度工作目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研究,创新教育研究管理机制,拓展教育研究领域,增强教育研究服务功能,提高教育研究质效,扩大教育研究影响,使教育研究更加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智力支持。二、创新工作1.组建“如皋市微型课题项目中心”。为了使“微型课题”研究制度化、组织化,提高“微型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增强“微型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09年,将根据学段和研究的主题组建4至6个“微型课题项目中心”。项目中心是以微型课题为纽带的结盟研究实体,也是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管理的主体力量。项目中心以教育科研条件较好的学校为龙头,以特色项目为抓手,以微型课题为平台,积聚学段或学科的教科研骨干,合力攻克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项目中心负责选题、确定研究的项目,整合、统筹、组织同一类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到有总体计划、实施规范、过程管理和质量承诺,确保所研究的项目在如皋市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建立新型的教育研究管理、成果评比制度。根据市局2009年教育工作意见,整合教育科研管理力量,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及研究成果评比的管理,避免多头组织、重复劳动,减轻基层负担,降低工作成本,营造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一是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鉴定、成果评比等工作,健全、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做好组织、管理、评比、推广的统筹工作;二是牵头管理、统筹如皋市级及以上各级各类部门组织(条块)的教育类论文及科研成果评比工作,严格控制论文评比的类型、范围和次数,健全组织及运行机制,规范评比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职称评定,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比等工作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制度依据和事实依据。三、重点工作3.总结、提升“活动单导学”教改经验,推介教改名校名师。(1)深入研究“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认真总结模式构建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建立、完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为形成一套相对系统的、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供理论支撑。(2)深入中、小学校调研,熟悉、了解有效教学推进的整体情况,在总结、提升金盛初中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做法、挖掘新经验、树立新典型,花大力气推动和促进以“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为平台的教改向纵深发展。(3)上半年邀请《人民教育》杂志社等有关教育的主流平面媒体来我市调研、指导教改工作,下半年与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教育家论坛”,通过开展高层研讨,集思广益,推进教改,提升品位,扩大影响。4.建好“雉水名师工作室”。健全、完善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机制,保障工作室的运行条件,加强对工作室活动的督查,做好对工作室的年度考评工作,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建立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雉水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送教到校、结对交流等形式,为教师、尤其是农村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建桥铺路”,通过以点带面、专兼结合,精心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科研队伍。四、主要工作5.启动“如皋市校本研究示范学校”及“如皋市优秀学校教科室”的创建与评选工作。在逐步规范、完善、深入推进微型课题及省、市级研究的同时,拓宽校本研究的途径,逐步建立以学习型研究、教学型研究、科研型研究为主体的校本研究体系。2009——2010学年度将推出首批校本研究制度健全,组织到位,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的典型学校(两学年度教育科研考核平均得分,分别列市直学校、中心初中前五名的学校方可入围参评“如皋市校本研究示范学校”,每两学年评一次,中心初中从2008——2009学年度开始,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等从2009——2010学年度开始)。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科研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增强基层学校教科室的组织力与战斗力;切实提高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的教育科学素养和地位,充分发挥教科室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狠抓教育科研制度落实,加强学校教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水平。研制“如皋市优秀学校教科室”的创建与评优指标,推出一批示范教科室。6.加强对省、市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建立课题电子身份档案,通过平时抽查与集中检查等方法,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重点做好省、市课题的中期检查评估(年检)工作,3月份,将对“十一五”第一、二批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管理规定和研究要求的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进行整顿,对无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无研究过程、无中期研究成果的“三无”课题将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将提请有关部门撤销立项;引导学校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借助课题研究,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切实增强省、市课题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预防、杜绝省、市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假、大、空等形式主义问题。做好“十一五”省、市课题2009年度增补工作。7.强化教科研阵地建设。(1)办好《如皋教育研究》杂志及电子版,不断提升刊物层次和品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办刊制度;使《如皋教育研究》不仅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名师,打造品牌,创建特色,推介如皋教育的平台和窗口。(2)办好《如皋教科研简报》,及时发布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介绍、推广教改、教科研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的经验。(3)维护好教科室网页、微型课题研究网,不断扩大教育科研信息量,及时更新内容,做到新、快、准,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8.做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年度考评工作。完善考评制度,突出年度考评重点,优化考评手段,运用考核杠杆,推动和促进基层学校自觉、自主地提高教科研水平。做好第九次如皋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工作,对教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优秀研究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做好微型课题研究的总结评比工作,评选优秀课题主持人,编印2008年度如皋市微型课题研究优秀成果集。9.加强德育工作研究。举办如皋市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优秀主题班会课评比活动;做好年度班主任征文的评选工作;《如皋教育研究》德育研究专栏及时介绍我市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做法、新经验。四、月度工作安排1月份1.做好2008年度工作总结,制订2009年度工作计划。2.做好部分微型课题结题的组织工作。3.做好参加2008年度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年会的组织工作。4.调研金盛初中的教改工作。5.做好《如皋教育研究》第一期组稿及编务工作。6.配合南通市教科所到薛窑中学调研。2月份1.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部署年度工作。2.制订《如皋市微型课题项目中心管理办法》,做好筹建项目中心的准备工作。3.承办南通市2008年度教育科研年会。4.编辑出版2009年第一期《如皋教育研究》。5.制订省、市课题年检工作计划。6.做好部分微型课题结题的组织工作。7.审核2009年度微型课题申报表,确定备案课题并做好归档工作。3月份1.完成2008年度微型课题的结题工作,评比2008年度优秀微型课题主持人和优秀研究成果。2.做好《如皋教育研究》第二期组稿及编务工作。3.调研高中、初中、小学推进教改的典型学校。4.做好省、市课题集中年检的组织工作,召开现场推进会。5.举行如皋市微型课题项目中心挂牌仪式。6.公布2008年度班主任征文评比结果。4月份1.召开微型课题项目中心工作研讨会。2.建立第二批雉水名师工作室,招收第二批培养对象,组建雉水名师工作室活动基地。3.编辑出版2009年第二期《如皋教育研究》。4.做好2009年度微型课题研究的督查、指导工作。5.编印《如皋教科研简报》。6.《如皋教育研究》作者、读者座谈暨写作培训会。7.邀请《人民教育》杂志社来我市调研、指导教改工作。5月份1.组织微型课题项目中心研究观摩活动。2.做好《如皋教育研究》第三期组稿及编务工作。3.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培训、指导工作。4.召开《如皋教育研究》读者座谈会。5.开展教改专题调研。6.研制“如皋市校本研究示范学校考评细则”“如皋市优秀学校教科室”6月份1.编辑出版2009年第三期《如皋教育研究》。2.组织微型课题项目中心研究观摩活动。3.编印《如皋教科研简报》。4.名师工作室工作交流研讨活动。5.“修订如皋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研制“如皋市教育研究成果评比管理办法”。6.为《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等杂志组稿,推介如皋名校、名师。7月份1.做好学校教科研综合考核评估工作。2.编写微型课题研究指导材料。3.组织微型课题项目中心研究观摩活动。4.做好《如皋教育研究》第四期组稿及编务工作。2009年元月
本文标题:教科室工作计划(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0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