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的三种含义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行政管理定义: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特点:行政管理是一种以政府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管理,政府行政机关扮演者管理者的角色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管理社会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总和运用,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略)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原因与形成形成阶段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形成(1)威尔逊行政管理学创始人188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行政学研究》提出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管理指出行政学的主要内容是文官制度、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等。(2)古德诺和怀特的贡献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创立了政治、行政两分法,为行政管理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怀特:《行政学导论》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3)泰罗“科学管理”的促进作用泰罗---法约尔---韦伯: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引进到国家行政管理中来,促进行政管理学学科的形成。当代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c末20c初至20c30s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古典学派的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2)20c40s——70s年代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行为科学学派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霍桑试验”,提出“社会人”的理论假设,进而建立了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说:人不仅仅具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具有多方面的其他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学说,人的需要时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样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多层次需要组成的需求结构。管理者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各种需求来激励管理对象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学说指出决策时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研究了行政组织决策程序问题,而且还对传统的理性决策准则进行了修正,也就是后来的最大化决策准则(满意决策准则or有限理性决策理论)2系统理论学派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探讨了新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问题。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情影响并塑造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使该国形成特有的行政模式。卡斯特的权变理论,管理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变化的,根本不存在对所有管理者都适用的管理模式。行政组织模式以及行政领导模式,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模式。(3)20c80s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学及其发展①新公共管理学源于20c70s末80s初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代表人物英国前首相“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以市场取代官方组织,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②政府治理理论创造一种“最少限度的国家”、“按照私营企业模式进行管理”,是一种“有效地管理”、“良好的管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政府放松规制,让给多的服务有市场、社会团体来提供,自己承担更多的协助服务。③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基本思想:强调公共服务应更具有针对性,满足公民个性化的公共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替公民办实事。其实质是强调公共性是一种针对特定时间的特定行为,强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普遍参与(政府、其他社会单元),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个性化的公共产品or公共服务。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和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方法规范方法建立行政管理学的学术规范,即一般理论和基本原则,用其对所出现的行政现象进行解释,并用于对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经验方法也叫做实证方法,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即注重研究“是什么”,而忽视“为什么”的研究。案例方法与规范的方法相对应,规范的方法重视研究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的研究;案例的方法则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的特殊性的研究。比较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or地区的社会现象(横向比较or共时性比较)、同一国家or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对比(纵向比较or历时性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规律和特殊性。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3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行政环境环境:处在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边界指的是主体与环境的间隔,是系统环境这两个概念产生的理论前提,其作用在于说明组织的特性及了解组织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边界有无渗透性性是判别封闭与开放组织理论的重要标志,若边界是刚性、不可渗透的,则该组织or系统是一个孤立的、自我封闭的系统,与外在环境无任何关系;反之,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行政环境:处于特定行政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or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与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行政环境的类型从研究角度出发,可以将行政环境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自然行政环境;人造行政环境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宏观行政环境;中观行政环境;微观行政环境以行政区划or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国际环境、国内环境行政生态模式1.高斯与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最早把行政问题与其外部环境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3.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1961年,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农业社会社会结构式混沌未开的社会组织是融合型而不是专业化的,缺乏明确细致的社会分工,社会交往时特殊主义or是人情取向的工业社会社会结构有明确而细致的分工,专业化程度高,社会组织从事不同的专业化功能,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而社会交往中则为普遍主义(平等理性的取向)过渡型社会:(社会结构)①形式主义特性:表现为正式的法律与政策规定不能付诸于事实,形同虚设②存在法律制度的同时也存在“人情大于法”的现象③异质性:同一社会中不同的制度、行为规范与观点并存,传统与现代并存。重叠性:不同性质的社会结构or组织上相重叠。雷格斯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它的行政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①融合型行政模式: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是融合型行政模式在农业社会中社会结构是混沌不分的,如同折射前的自然光是一道白光一样。它以农业为经济基础,没有明确、细致的社会分工,与之相适应,行政行为与其他行为,如政治行为、立法行为、司法行为、战争行为等是混杂一起的,没有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因而行政效率低下。其权力来自君主,官吏来自特殊阶层,实行世卿世禄制度;政府与民众沟通很少,官僚职位重于政府政策,行政风范带有浓厚的亲属主义色彩。②衍射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相适应的是衍射型行政模式白光经过棱柱体的折射后,衍射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这如同现代工业化社会,整个社会有着明确的、细致的分工,故政府职能也是明确的,有着分工极细的行政机构,执行着不同的行政职能,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民众与政府沟通较多,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取向。4③棱柱型行政模式:与过渡社会相适应的是棱柱型行政模式里格斯将介于农业社会和现代化工业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成为过渡社会。由于其过渡性,故既保持着传统社会的一些特征,又具有现代社会的一些因素。在行政方面,行政行为已经渐渐与其他社会行为区分开来,但还未完全分化;专业化的机构已经建立起来,但还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行政过程仍受着各种传统势力的制约等等,因而行政效率低下。第二节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经济环境及其构成经济环境: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力量、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统称,是特定行政系统所处的国家or地区经济力量与经济活动的总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经济力量行政系统所处社会系统的总体经济实力,包括总体社会生产能力与财富总量。经济力量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及行政管理对其反作用(略)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国or一个地区国民经济中的一系列相关经济结构性因素的集合,包括:不同所有制经济(公私经济力量比例关系)、国民财富在全体国民中的分配情况、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社会经济结构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及行政管理对其反作用(略)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or地区以社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经济制度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核心:社会资源调配制度(以市场机制为主还是以政府调节机制为主)经济体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及行政管理对其反作用(略)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or地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的发达晨读,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or地区的生产能力。影响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行政效率的提高,不仅需要良好的组织功能、结构、运行程序与规则等制度化保障,也离不开高效技术系统的支持反作用行政系统对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也会产生重要的推动or阻碍作用。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行政管理的影响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公有制经济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受限市场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节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政治环境及其构成政治环境: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产生直接or借鉴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集合。狭义与广义的政治环境区别是:是否将法律制度看成政治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广义: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含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权力的排列组合方式)国家权力在政府横向各部门及纵向各层政府间具体划分方式、互相关系及其制度体现。影响:(略)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政党:在某种政治体系中,通过控制or影响政府决策,以期取得和行使政治权利的社会政治组织。5(2)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①议政②参政③执政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社会团体:两个以上的社会成员基于资源,为实现某种共同利益要求而结成的一种社会组织。(2)社会团体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略)反作用:行政系统也促进or制约社会团体的发展(3)社会流通性与发达程度与社会团体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流通性:社会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可能性及其发达程度。封闭式行政系统:流通性削弱;开放式行政系统:流通性加强→社会流通性=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对行政系统影响非常之大社会流通性较强的社会中,人们有可能积极参政,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与制约着行政行政系统的功能结构、运行程序及规则的形成,推动行政系统最终按照符合社会民众整体利益的方向运行和发展第四节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文化环境及其构成文化:指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的总和。文化环境:(作为一种与经济、政治环境因素相并列的行政系统的社会环境因素类型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心理与意识层面的环境因素。行政文化:在特定社会里,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行政系统的成因、结构、运行方式,及其与公民间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是公共行政系统及其运行方式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稳定反映与沉
本文标题:自考行政管理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6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