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专题十种群_群落_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DOC40页)
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11专题十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11年大纲版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2011年安徽卷)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3.(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9.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A.ⅠB.ⅡC.ⅢD.Ⅳ4.(2011年浙江卷)5、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年龄(年)012345678910111213存活数(只)10008017897767647346886405714392529663死亡数(只)199121312304648691321871569033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III)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22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5.(11年北京卷)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6.(11年四川卷)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7.(2011海南生物卷)23.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8.(2011海南生物卷)2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9.(2011年福建卷)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3310.(2011海南生物卷)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11.(2011海南生物卷)2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A.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12.(2011年江苏卷)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3.(2011年江苏卷)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14.(2012福建卷)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44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15.(2012广东卷)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16.(2012北京卷)3.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17.(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55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8.(2012全国卷大纲版)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水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19.(2012全国卷大纲版)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20.(2012重庆卷)4.题4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1.(2012浙江卷)5.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66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22.(2012海南卷)1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23.(2012海南卷)1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24.(2012海南卷)21.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25.(2012上海卷)21.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26.(2012海南卷)1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77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7.(2012海南卷)20.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28.(2013浙江卷)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29.(2013福建卷)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30.(2013江苏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高中生物专题徐老师88列分析合理的是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31.(2013新课标Ⅰ卷)5.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32.(2013四川卷)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33.(2014新课标卷Ⅰ,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
本文标题:专题十种群_群落_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DOC4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8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