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行政案例分析》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改变灌输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以模拟政府功能运行的体例,顺应案例教学的特点,立足于全面传授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行政机关是怎样对行政事务进行实践管理的,尤其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体的案例背景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尤其对现实行政事件的行政分析方法和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行政问题的能力。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应用性强,需要一定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做基础,因此该课程应该在《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同时,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这几门课程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训练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来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公共事务中的参与者来系统分析已发生的真是而典型的行政实践的过程、行政行为和方法等,总结公共行政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从而加深对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把握和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网上教学与辅导的设计和要求行政案例分析课程网上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主要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平时作业布置、典型案例及分析、综合练习题、期末考试说明或复习指导、疑难问题解答等。各教学班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习,重要教学信息要及时下载印发。2.实践性环节的设计和要求本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实践环节。学习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主要是:(1)独立思考: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后,发给每个学员,并给予一定时间由学员独立完成分析的准备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学员要认真阅读案例,仔细研究每一个细小的情节。在阅读的基础上,学员要独立地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或结论,准备好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2)课堂讨论:在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由学员围绕行政案例中案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发表各自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员各抒己见,互相揭示矛盾,向别人提出挑战,以便引起争论。通过争论,个人在吸收其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时,还要安排专人做记录。课堂讨论以口头发言为主,书面发言为辅。(3)角色扮演:任课教师可根据行政管理案例的情节,适当指定学员扮演一定角色。每一个学员都应当自觉地进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案例情节中,扮演好主要角色。(4)小组讨论: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案例或作业进行分析、讨论,完成小组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行政案例教学是一项比传统教学方法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又有其本身的特殊要求。因此,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首先应做好理论准备。课程教学应对案例分析法的概念、行政案例的特征、类型与功能、行政案例的教学与分析做详细的说明,令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行政案例分析教学的基础是行政管理理论,因此在实施案例分析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准备。这样安排,有利于学员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分析、理解实际问题和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深度。理论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的具体情况,或繁或简,既可采取讲座的形式,也可以规定书目让学员自学。第二,结合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课程教师切忌子说自唱,应采取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每一个案例讨论结束后,应由教师进行实时的总结。主要任务是归纳、评析学员中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对讨论的情况作出评价,同时就讨论中的各种代表性意见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作出分析。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行政案例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案例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一、什么是行政案例分析法二、行政案例的基本特征三、行政案例的类型第二节行政案例的功能一、提供实际知识的功能二、为案例使用者提供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出决策的能力四、有助于加深对行政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及运用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六、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互动的敏锐性和适应性七、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改进行政工作八、有利于促进行政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学界与政界的联系(二)教学要求了解:行政案例分析法的概念;行政案例的基本特征和类型;行政案例的功能二、行政案例的教学与分析(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职责一、教师的角色二、学生的职责第二节行政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方式一、行政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二、行政案例分析的几种方式第三节行政案例分析的一般步骤一、行政案例的阅读与准备二、行政案例的课堂讨论与发言三、行政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二)教学要求了解:行政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职责。掌握:行政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方式;行政案例分析的一般步骤。三、行政案例的编写(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案例编写的程序和要求一、行政案例编写的一般程序二、行政案例编写的几个要求第二节行政案例的编写格式一、行政案例的标题二、行政案例的说明三、行政案例的正文四、行政案例的附件五、分析思考题第三节行政案例编写的基本步骤一、确立行政案例主体二、搜集行政案例素材三、撰写行政案例内容(二)教学要求:了解:行政案例编写的程序和要求;行政案例编写的基本格式;行政案例编写的基本步骤。三、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局长的失误案例二:1460个公章与机构的“增长”案例三:分分合合几时休案例四:机构设置与工作效率案例五:徘徊中的某市政府机构改革案例六:“盖章承包”的启示案例七:非常设机构为何撤而复增案例八:城建工作应该由谁来管案例九:投资公司的机构该如何设置案例十:火宅的教训案例十一:海南省“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案例十二:无锡县政府职能的转变案例十三:佛山市的体制改革案例十四:陕西省的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案例十五:该机构应如何设置:(二)教学要求运用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本章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行政组织的建设和行政职能的转变等有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和行政职能的转变。五、人事行政(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案例二:他是怎样当上副局长的案例三:两易局长案例四:能力与岗位案例五:应当让谁受奖励案例六:干部培训的新路子案例七:这批奖金该如何处理案例八:干部考核应如何搞好案例九:新任处长的“三把火”案例十: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任命方式案例十一:实行新任干部试用制的争议案例十二:一名副站长的人选案例十三:他是否应该提拔为科长案例十四:谁任组长更合适(二)教学要求运用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本章案例,熟练掌握职位分类、考试考核、升降奖惩、转任培训等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环节,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六、行政领导(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市长们在忙什么案例二:他应何去何从案例三:怎样才能提高领导者的威信案例四:一名基层领导者处理“两难”事件案例五:年轻局长的苦恼案例六:这位厂长是去还是留案例七:前任留下的难题案例八:他为什么打不开工作局面案例九:这个领导班子应如何搭配案例十:新任局长的工作思路案例十一:领导班子应如何合理组合案例十二:副局长谋杀正局长案例十三:新港船厂的指挥管理(二)教学要求运用行政领导的基本原理分析本章案例,进一步深入了解行政领导的特点、作用和行政首长的基本素质要求,熟练掌握行政首长职位、职权、职责三者有机统一的原则和具体的领导方法。七、行政决策(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葛洲坝水电工程方案的由来案例二:应如何实现决策科学化案例三: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案例四:大李的意见为何得到一致赞同案例五: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何以失败案例六:某市机场选址的失误案例七:行政领导如何进行决策案例八:花钱买来的灾难案例九:让班组去做主案例十:某市市区竟有高尔夫球场案例十一:中南海情系大三峡(二)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行政决策的基本理论,运用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分析本章案例,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八、行政执行与行政监督(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各自有道理,道路仍依旧案例二:一起一触即发的水事纠纷的妥善处理案例三:“中华路”建设的风波案例四:市长专线电话的设立案例五:施科长没有解决的难题案例六:市长讲评下级,市民讲评政府案例七:责任该由谁来负案例八:公道自在人心案例九:突破就在凌晨案例十:由四幅新闻照片引出的一连串新闻案例十一:对领导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制度案例十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的实行(二)教学要求运用行政执行与行政监督的基本原理分析本章案例,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行政执行的特点、原则和行政执行的过程及其要求;加深对行政监督的意义、任务、作用和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了解,提高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自觉性。九、行政法制(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陈鹏之死的教训案例二:故意刁难,被迫卖车案例三:一场侨房的纠纷案例四:且看他们是怎样执法的案例五: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机关的侵犯怎么办案例六:只有法的强制性才有法的严肃性案例七:公安处长曝光记案例八:绑架小人质事件说明了什么案例九:诽谤他人者要受处罚案例十:考绩制与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案例十一:农民状告县政府案例十二:三毛钱的官司(二)教学要求运用行政法制的有关理论分析本章案例,进一步了解政府管理法制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性,掌握制定和实施行政管理法规的原则、要求,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十、行政机关管理与改革(一)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二、基本原理三、案例分体案例一:会费大减,奥妙何在案例二:他们是怎样加强政府机关建设的案例三:如此“秘书”案例四:两位文印科科长案例五:是“考察”,还是游山玩水案例六:发票使用之混乱触目惊心案例七:项目审批何其难案例八:放权的教训案例九:人员增加了,为什么效率反而降低案例十:一个科级单位的改革实验案例十一:党政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案例十二:公安局里的承包制(二)教学要求运用行政机关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本章案例,进一步了解机关管理的任务和影响机关管理的诸因素,掌握会议管理、文书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促进机关管理的改革和机关管理的科学化。第三部分实践环节以下提供3个行政案例范例,供课程实践使用:案例11992年春,安徽省阜阳地区政府根据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作出了《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召开万人动员大会,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迅速按照《决定》精神行动起来。此后,各部门各单位都纷纷行动起来:大众媒体的宣传,各种形式的动员会、座谈会,还有干部培训班等。所有这些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接着组织落实。下属各部门各单位分别成立了有主要领导人亲自参加的“改革开放领导小组”或“改革开放办公室”。有的单位甚至将领导人员分为两套班子:一套抓改革开放,一套抓日常工作。绝大多数单位能做到办公地点落实,办公人员落实。在思想认识统一和组织落实之后,便着手制定具体方案。很多单位(如太和县、蒙城县、利辛县)都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改革开放工作做得好的单位考察参观,学习取经,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以供制
本文标题:行政案例分析教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8196 .html